首页 > 女生言情 > 宋骑天下 > 第78章 军工集结 明镜惊魂

第78章 军工集结 明镜惊魂(2/2)

目录

一道道命令发出,整个将作大营如同上紧了发条的巨钟,即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度开始运转。赵佶看着眼前这些即将肩负起帝国战争机器运转重任的臣子和匠人们,沉声道:“诸位,尔等手中所出,关乎万千将士性命,关乎国朝兴衰!朕将倾国之力支持尔等,望尔等亦能竭尽所能,助朕,助大宋,铸就克复故土之基石!”

“臣等(卑职)必竭尽全力,不负陛下重托!” 众人轰然应诺,声音中带着沉甸甸的责任与一丝兴奋。他们明白,这将是一次彻底改变大宋军工生产模式的壮举。

“具体迁移与整合细则,尔等下去后立即商议,商议好后便将章程呈报于朕。”赵佶最后吩咐道,“记住,燕云之战,不仅前线将士在准备,尔等在此处的每一分努力,每一次产能的提升,都是在为最终的胜利,添砖加瓦,铸造基石!大宋的锋芒,需由尔等率先砺出!”

当夜,赵佶宿于将作大营的行在。白日里“分段专作”与军工迁移的宏大规划在脑中盘旋,兴奋之余,看着窗外朦胧月色下琉璃工坊方向隐约的反光,他忽然想起了另一件足以改变人们认知的器物——镜子。

此时的宋人,所用铜镜虽已工艺精湛,但照影终究模糊昏黄,且易氧化失真。既然纯净透明的琉璃已然制成,那么清晰如真的玻璃镜,便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幻想。

他当即唤来梁师成,备好纸笔,就着烛光,开始写写画画。他回忆着银镜反应的大致原理,虽无法精确到化学方程式,但关键步骤却清晰无误:需要极为平整光滑的玻璃板,在其一面覆上用硝酸银溶液在还原剂作用下析出金属银银层,最后加以保护。他将所需要最纯净的琉璃板、尝试用锡箔或银粉、以及可能需要“硇砂”即氯化铵等物参与反应的材料、大致流程即清洁琉璃、附着银层、防止氧化一一勾勒描绘,虽显简略,却指明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方向。

第二日一早,赵佶便将这叠满是图示和注解的纸张交给了宇文恺。

“宇文卿,琉璃通透,可观外物。然,若能使其如静水,将人影清晰映照于内,毫厘毕现,该当如何?”赵佶指着图纸,“此乃朕设想的一种‘银镜’制法,你与孙妙手依此思路,先行试验。初期不求大,先制一小块成功即可。”

宇文恺接过图纸,只看几眼,便觉匪夷所思,却又隐隐觉得其中蕴含着某种至理。能让琉璃照出清晰人影?这简直如同仙法!他不敢怠慢,立刻召集了孙妙手和几位心腹巧匠,封闭了琉璃工坊内一间静室,严格按照皇帝提供的思路和注意事项,开始了小心翼翼的尝试。

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首先是对琉璃板平整度的极致要求,稍有弧度或瑕疵,映照便扭曲失真。工匠们耗费了巨大心力,才打磨出数片近乎完美的平板琉璃。接着是镀银的关键步骤,硝酸银的制备纯属摸索,还原剂的选择和用量更是反复试验。最初几次,不是银层无法均匀附着,形成斑块,就是附着后迅速氧化发黑,前功尽弃。静室内充满了各种药剂的气味,失败的琉璃片堆了一角。

宇文恺和孙妙手几乎不眠不休,带着工匠们一遍遍调整配方、改进工艺。赵佶虽未亲临,但通过梁师成每日了解进展,适时给出一些模糊的提示,如“清洁至关重要”、“隔绝空气或许可防变黑”等,引导着他们的方向。

终于,在不知第几次试验后,当工匠们将那片处理好的、背面覆盖着一层均匀致密、光洁如崭新银币的琉璃板从特制的木架上取下,小心翼翼地将其翻转过来时——所有人都愣住了。

没有模糊的黄铜色反光,没有扭曲的倒影。呈现在他们眼前的,是另一个纤毫毕现、色彩真实得令人窒息的世界!

一名参与试验的老匠人,下意识地凑近了些,想看得更清楚。下一刻,他猛地发出一声短促的惊呼,如同被烫到一般向后踉跄退去,手指颤抖地指着那镜中的影像,脸色煞白,嘴唇哆嗦着,竟说不出完整的话来!

那镜中,一个满脸皱纹、饱经风霜,连额角汗珠和鼻翼两侧粗大的毛孔都清晰可见的老者,正带着同样惊骇欲绝的表情,直勾勾地“看”着他自己!

“妖……妖怪!里面……里面有个人!” 旁边一个年轻些的学徒也吓得魂不附体,几乎要夺门而逃。他们习惯了铜镜中模糊朦胧的自我,何曾如此赤裸、如此真实地面对过自己的容颜?那每一道皱纹,每一根胡须,甚至眼白中的血丝,都无比清晰地映射出来,带来的不是认知,而是一种近乎被窥破灵魂的惊悚!

还是孙妙手胆子稍大,他强压住心头的剧烈跳动,缓缓走上前,深吸一口气,对着那镜面抬起手。镜中那熟悉又陌生的“自己”也同步抬起了手。他眨了眨眼,镜中人也眨了眨眼。他尝试着扯动嘴角,镜中人报以一个同样僵硬古怪的笑容。

“不是妖怪……” 孙妙手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他猛地回头,看向宇文恺和周围惊魂未定的匠人,“是……是我们自己!这镜子……这镜子把咱们照得……照得连汗毛都看得一清二楚!”

宇文恺此刻也终于从巨大的震撼中回过神来,他挤开众人,几乎是扑到那面镜子前。当他看到镜中那个因连日劳累而眼窝深陷、胡子拉碴,却又因极度兴奋而双目放光的自己时,一种难以言喻的感觉涌上心头。他下意识地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脸颊,镜中人也做出了同样的动作。

“鬼斧神工……简直是鬼斧神工!” 宇文恺喃喃自语,声音嘶哑,“陛下……陛下真乃神人也!此物……此物一出,天下铜镜,尽成废铁矣!”

消息立刻被严密封锁,但这面小小的“银镜”还是在极小的核心工匠圈子里引起了持续的地震。每一个首次见到它的人,无不被那清晰到可怕的影像所震撼,从最初的惊恐,到逐渐适应后的痴迷,仿佛第一次真正“认识”了自己。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