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忠烈园·国葬(2/2)
他转向那墓穴,一字一句,如同誓言:“今日,朕以君王之身,亲送英灵入土!朕在此立誓:凡为我大宋战死之将士,朝廷必抚其家眷,育其子女,使其生有所养,死得哀荣!此‘忠烈园’,便是他们的永眠之所,亦是我大宋永志不忘之丰碑!他们的名字,将刻于石上,受万世香火供奉!”
他接过礼官奉上的第一抔土,缓缓撒入墓穴之中。
“英灵——安息!”
“大宋——万胜!”
种师中等将领率先振臂高呼,随即,三军将士、文武百官,乃至远处的百姓,都跟着发出了震天的呐喊,声浪冲破雨幕,直上云霄!这呐喊,既是送别,更是誓言。
仪式结束后,赵佶并未立刻回宫,而是在临时搭起的帷帐内,召见了部分阵亡将士的遗属代表。
一位白发老翁被儿子搀扶着进来,便要下跪。赵佶亲自上前扶住:“老丈不必多礼,您的儿子,是国家的功臣。”
老翁泣道:“官家……小老儿只求……只求我儿死得明白,死得值当……”
赵佶转头看向梁师成,梁师成郑重道:““骁骑营都头,陈五,河北东路沧州人士,于黄龙府外围阻击战中,为掩护主力转移,力战殉国!”。赵佶道:“他死得值当!朝廷绝不会辜负功臣之后。”他又转向对身旁的户部侍郎张克公,“张卿,抚恤事宜,当场落实。”
张克公立刻拿出文书,朗声道:“阵亡将士陈五,依其军阶,一次性抚恤钱五十贯,赐田二十亩,免赋三年!其子女,由州县蒙学堂优先收录,供给衣食至成年!其父母,由地方官府每月发放米粮,奉养天年!”
老翁闻言,激动得又要下跪,被赵佶牢牢扶住,只是老泪纵横,喃喃道:“皇恩浩荡……皇恩浩荡啊……”
张克公接着道:“陛下有旨:阵亡将士,依其军阶,家属一次性抚恤钱十贯至三百贯不等,另赐田十亩至五十亩,免赋三年!其子女,由州县蒙学堂优先收录,供给衣食至成年!其父母,由地方官府每月发放米粮,奉养天年!”
另一名年轻的寡妇抱着婴孩,只是垂泪不语。赵佶看了看那孩子,对随行的内侍道:“传朕口谕,香露工坊、将作大营下属适宜工坊,优先录用阵亡将士遗孀,按劳给予俸禄,使其能自立养育后代。”
这一幕幕,通过皇城司和随行官员,迅速传遍汴京,传向四方。皇帝亲祭、厚恤遗属,与那“忠烈园”的庄严肃穆一起,深深烙印在每一个大宋子民的心中。悲恸之后,一种同仇敌忾、凝聚一心的力量,在细雨中的汴京城,悄然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