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铁骑初成(1/2)
翌日,早朝方散,赵佶便换上了一身便于骑射的窄袖戎服,在皇城司精锐的护卫下,策马出城,直奔城西新设的骑兵大营。
营地位于一片开阔之地,旌旗招展,栅栏森严。尚未靠近,便能听到阵阵马嘶人沸之声。得知陛下亲临,新任骑兵统制折彦质早已率领一众将领在营门外恭迎。
折彦质年纪不过二十七八,出身西北将门折家,自幼弓马娴熟,更难得的是通文墨,晓兵法,是种师中大力举荐的骑兵将领人才。此刻他甲胄在身,英气勃勃,但眉宇间却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
“臣折彦质,叩见陛下!”
“平身。”赵佶下马,目光越过众将,投向营内。只见校场之上,数千骑兵正在紧张操练,队列变换,弓马驰射,烟尘滚滚,煞是壮观。然而,以赵佶如今的眼力,也能看出些许问题——马匹的体型、毛色参差不齐,不少骑兵的控马技术也显生疏。
“彦质,辛苦你了。这五千军马,凑齐不易吧?”赵佶一边走向点将台,一边问道。
折彦质跟在身侧,闻言苦笑道:“回陛下,何止不易,堪称艰难。臣与种老将军、张指挥使多方筹措,几乎掏空了京畿各牧监的底子,又重金从吐蕃、回纥商人手中购得一批,甚至……甚至不得已,从一些将门世家‘借调’了不少私养好马,方才勉强凑足此数。其中堪为战马者,约三千余匹,余下只能充作驮马或备乘。”
他指着校场上的马匹:“陛下请看,这些马匹来源不一,习性各异,驯服、编练皆需时日。骑士亦是如此,虽多从西军及禁军善骑者中遴选,但协同作战,尚需磨合。”
赵佶默默点头。这就是大宋的现实,缺马,更缺系统化、成建制的骑兵训练体系。能在短时间内拉起这样一支五千人的骑兵队伍,折彦质和种师中等人已是尽了全力。
赵佶登上点将台,台下五千骑兵、近万辅兵杂役迅速集结列队,鸦雀无声,无数道目光聚焦于这位身着戎装、亲临军营的皇帝身上。
赵佶深吸一口气,运足中气,声音借助特制的铁皮喇叭,清晰地传遍校场:
“大宋的将士们!”
“朕今日站在这里,看到的是一支新生的铁骑,是我大宋未来的希望!你们可知,为了凑齐你们胯下的战马,朝廷耗费了多少心血,花费了多少银钱?你们可知,北方的金人,此刻正磨刀霍霍,觊觎我大宋的万里河山,锦绣家园?!”
他声音陡然拔高,带着金石之音:“他们以为我宋人只会吟诗作画,不识刀兵!他们以为我宋军羸弱不堪,可任其宰割!你们告诉朕,是不是这样?!”
“不是!!”台下爆发出雷鸣般的怒吼,将士们的血性被瞬间点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