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血债血偿(1/2)
赵霆的遗体被安置在皇城司衙署内,清洗整理,换上了崭新的御前侍卫统领官服。赵佶亲自前往,在灵前静立良久。这位悍勇的西军汉子,跟随着自己不过月余,却用最决绝的方式证明了忠诚。
“厚葬。”赵佶的声音在寂静的灵堂中响起,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追封赵霆为忠勇侯,授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绘像于凌烟阁。其父母妻儿,由内帑赡养终身,其子成年后,荫补入皇城司或太学,由其自择。”
这道恩旨,通过皇城司和官方渠道迅速传开。尤其是对遗孀孤儿的优厚抚恤,以及“绘像凌烟阁”这一对武人而言至高无上的荣耀,在军中引起了巨大震动。许多原本对裁汰冗员心存不满的军官士卒,闻之亦不禁动容。
葬礼在皇陵左侧新辟的“忠烈园”举行。这是赵佶特旨划出的陵区,专为安葬为国捐躯的皇城司人员。赵霆是第一座入葬此地的坟茔。
葬礼当日,赵佶亲率文武百官至忠烈园。春寒料峭,气氛肃穆。一座高大的石碑立于墓前,正面是赵佶亲笔题写的“忠勇侯赵霆之墓”,背面则刻着简述其舍身救驾事迹的墓志铭。
赵佶立于碑前,面对黑压压的送葬人群,沉声开口,声音传遍四野:
“赵霆,为国捐躯,为朕尽忠!其志可嘉,其勇可佩!自今日起,凡我皇城司将士,凡我大宋忠勇之士,为国征战,因公殉职者,皆可入此忠烈园,受后世香火供奉,与国同休!朕在此立誓,绝不令英雄流血又流泪!尔等之功,朕铭记于心!尔等之家,朕养之终老!”
这番话,与其说是悼词,不如说是誓言,是宣言。它明确告诉所有皇城司成员和军队将士,忠诚与牺牲,将获得前所未有的回报与尊荣。这是一种直击心灵的利益绑定与荣誉收买。
在场的皇城司官兵,无不热血沸腾,眼眶泛红。种师中等将领,亦深感震撼。官家此举,无疑将极大提升近卫军和边军的士气与忠诚度。
梁师成适时带领全体皇城司人员单膝跪地,齐声怒吼:“愿为陛下效死!愿为大宋尽忠!”
声浪震天,回荡在皇陵上空。
葬礼的肃穆气氛尚未完全散去,一场冷酷无情的清洗,便借着遇刺案的由头,迅猛展开。
垂拱殿内,赵佶面前摆放着厚厚一叠卷宗,都是皇城司近期收集的,关于那些反对新政、且在私底下有“悖逆”言行官员的罪证。有些证据确凿,有些则带有推断成分。但在此刻,这些都不重要了。
“开始吧。”赵佶对肃立一旁的梁师成、李纲、顾锋淡淡说道,眼神冰冷,“就从这份名单开始。”
第一波清洗,主要针对的是与旧盐引、花石纲利益集团勾连最深,且在私底下非议最为露骨的官员。皇城司的人马如同暗夜中的幽灵,在汴京各坊同时行动。
致仕太傅余深的府邸被连夜包围,这位曾位高权重的老臣,被从床上拖起,罪名是“勾结奸商,侵吞国帑,诽谤君上,图谋不轨”。其家中搜出的大量金银珠宝与田产地契,远超其俸禄所能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