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鲤鱼跳龙门(1/1)
就在这时,他突然懂了李白“对影成三人”的孤独——原来那些漂泊在外的古人,为啥总写些寂寥的诗,因为当人孤零零一个,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时,也只能对着天地、对着酒,把心里的话倒出来。颜雨“腾”地站起身,挥舞着手臂,醉醺醺地喊:“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从吟诵到瞎唱,又从唱变成半吟半唱,他越喊越激动,抱着酒瓶直接往嘴里灌,没一会儿,一整瓶高粱酒就见了底。脑袋晕乎乎的,脚下跟踩了棉花似的,可心里那点清醒还在 —— 他知道自己醉了,可又没完全醉。
颜雨跌跌撞撞地从麻袋垛上滚下来,摔在雪地里也不觉得疼。他爬起来,从仓库门后扯了几片干得发硬的烟叶,又摸了盒火柴,转身又爬上了麻袋垛顶。雪已经积得很厚了,垛顶上白茫茫一片,可他半点不觉得冷,一屁股坐回原来的地方。
醉眼朦胧中,他把烟叶搓碎,刚想找纸卷烟,却发现没带卷烟的小纸片。他在身上的口袋里胡乱摸,指尖突然碰到个硬邦邦的纸包——掏出来一看,竟是傍晚林晓梅塞给他的那封情书,还被精心折成了个心形,棱角分明的。
看着这个“心”,颜雨突然觉得好笑——都要断了念想了,还折这么好看干啥?“少她妈扯犊子!”他吐了口带着酒气的唾沫,刚想把信扔了,又突然停住:这不就是现成的卷烟纸吗?
他伸手撕开封口,借着雪光,先瞥见开头“颜雨同志亲启”那几个娟秀的字,鼻腔里顿时泛起一阵酸涩。可手上的动作没停,他把写满少女心事的信纸撕成细条,捻了点碎烟叶放上去,用舌头沾了点口水,把纸条卷成一头粗一头细的烟卷。
火柴“嚓”地划亮,火光照亮了信纸上最后半句:“……成分问题实难违抗父母,望君珍重。”颜雨盯着那行字看了两秒,把烟卷凑到火苗上点燃,猛吸了一口,呛得直咳嗽。信纸烧成的灰烬,随着北风飘进雪夜里,没一会儿就没了踪影。
转过年春天,柿子树又发了芽,颜雨也彻底变了个人——以前还爱跟社员唠两句,现在却寡言得很,脸上总没什么表情。村民们常看见他独自站在仓库院子里,仰着头看墙上柿子树上的乌鸦,一看就是大半天,乌鸦“呱呱”叫得聒噪,他也不烦,就那么愣着。
可大队还得靠他——想多挣工分,就得让他给县广播台写稿;谁家想出名,也得来求他编点好事,比如谁捡了粮票上交了,谁扶着邻村老大娘翻山了。颜雨一开始懒得动笔,他们就拎着鸡蛋、揣着红糖来求,软磨硬泡的。
颜雨慢慢发现,以前他笑着应承,旁人倒不怎么当回事;现在他冷着脸,话也少,反倒没人敢怠慢他,还多了几分敬畏。久而久之,他也习惯了这种冷漠——没什么高兴的,也没什么难过的,日子就这么过,旁人的日子热热闹闹,他的日子安安静静,仿佛外面的变化都跟他没关系。
直到某个晌午,大队院里的喇叭突然“吱呀”响了两声,接着就传出公社通讯员的声音:“接公社通知!接公社通知!教育部宣布,恢复高考制度!今年冬天就举行第一次考试……”
当时颜雨正跟社员们一起装豆子,手里的搪瓷缸“当啷”一声掉在地上,豆子撒了一地。众人还没反应过来,这个平时总佝着背的仓管员,突然挺直了腰杆,朝着仓库就狂奔而去。衣角扬起时,藏在里面的残雪簌簌往下掉,像惊蛰前最后一场碎玉。
大伙儿看着他大步流星跨进仓库,反手轻轻带上门,“咔嗒”一声,门板关得严严实实。正纳闷呢,仓库里突然传出一阵狂笑,那笑声特别响,穿透门板,震得窗棂都嗡嗡颤。众人你看我我看你,都忍不住笑了——这城里来的小伙子,怕是高兴坏了。
可没笑一会儿,那笑声突然转成了撕心裂肺的嚎啕,哭得比上次在麻袋垛上还凶。场院里瞬间静了下来,社员们也都低下头,继续手里的活儿,没人说话。他们都懂,这哭声里装的不是难过,是积压了太多年的委屈——那些在北大荒熬的夜、受的冻、藏在心里的苦,终于有了个出口,有了个盼头。
等颜雨平静下来,第一件事就是找高考复习资料。他跑去大队小学,找同样是知青的王老师请教,可王老师挠着头,一脸茫然:“高考?这都多少年没考了,哪还有正经教材啊!我这儿就剩几本旧课本,还是教小学生的。”
颜雨没放弃,连着半个月都没睡好,翻来覆去琢磨了好久,终于咬着牙,拿出珍藏的信纸,给北京的父亲写了封信。信里的字写得工工整整,每一句都透着恳切:“爹,我想考大学,求您帮忙找些复习书寄来,不管多难,我都想试试……”
提笔的时候,他仿佛已经听见父亲在电话那头暴跳如雷的声音:“你小子疯了?就你这在北大荒混了这么多年的水平,还想考大学?也不掂量掂量自己几斤几两!”可他攥紧了笔,指节都泛了白——不管父亲怎么说,不管有多难,这一回,他都要搏一把,为自己搏个不一样的将来。
鲤鱼跳龙门,高考就是那让鱼儿飞跃的激浪。
1977年,在海南岛岭南九龙茶场十三队插队的黄白,正眼巴巴地盼着高考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每到夜里,他就翻来覆去地睡不着,心里直犯嘀咕:到底是哪个挨千刀的子弹,把自己本该像小鸟一样自由飞翔的青春给打死了呢?
说起来,那还是1968年的夏天,黄白刚从广州培英中学毕业。那时候,整个社会就像一个大熔炉,他一个小小的毕业生,根本就没办法抵抗,只能被这股无形的力量给卷进去,感觉自己就像一片树叶,在时代的大漩涡里飘啊飘,完全找不到方向。
记得离开广州那天,黄白胸前戴着“下乡光荣”的红绸花,其实他心里挺不是滋味的,但是周围的人都在敲锣打鼓地欢送,他也只能任由别人把笑容画在自己脸上。他稀里糊涂地跟着大家唱着那些激昂的歌曲,背上那个薄薄的行囊,被人群推来推去,就这么混进了去海南的队伍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