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求首订!!!】砸开了一扇被国外封锁的大门!(2/2)
盯着李怀德手里那张纸,完全不相信。
完了!这两个字在他脑子里炸开。
不!还没完!
一股狗急跳墙的狠劲,猛地冲上了易中海的脑门。
批条?有批条就能胡来吗?!他抬手指向那台摇床:
“批条?!有批条就能这么胡搞吗?!李厂长!郭科长!您二位看看!您们睁大眼睛好好看看!”
他痛心疾首叫着:“好好的一台机器——就算它报废了,那钢铁骨架还在啊!送到废品站还能回炉,还能有点价值!
可你看看何雨柱把它搞成了什么鬼样子?!摇面机不像摇面机,自行车不像自行车,这……这简直就是一堆胡乱拼凑的破烂!
这是糟蹋东西!是拿着鸡毛当令箭,胡作非为!我不信,厂里批条是让他这么胡乱改造的!这是对国家财产另一种形式的浪费和破坏!”
他这一番强词夺理,硬是把“合规的废物利用”扭曲成了“胡搞式的浪费”,试图把水搅浑,做最后的挣扎。
李怀德刚缓和的脸色又是一僵,易中海这话,虽然蛮横,但在一个注重“规整”、“秩序”的老派眼光里,那台怪模怪样的摇床,确实有点挑战审美和常识。
就在这时,何雨柱那慢悠悠的声音响了起来:
“易师傅,您这人啊,哪儿都好,就是有时候……跟那没发好的海蜇皮似的,看着个头挺大,一碰就碎,还齁咸。”
“噗嗤……”站在何雨柱身后的马华第一个没忍住,笑出了声,又赶紧捂住嘴。
何雨柱继续说着:“搞技术革新,就跟做菜一样,得有真材实料,还得懂规矩、走流程。火候不到,菜不熟;
火候过了,菜就老了。不能光靠鼻子闻见点隔壁厨房的味儿,就咋咋呼呼地说人家锅糊了,回头一看,是自个儿家灶台灭了。”
他伸出手,拍了拍那台:“您看,我们这盘‘硬菜’,手续齐全,火候正好。您要是真闲……呃,是真关心,欢迎常来指导工作,品鉴品鉴。
就别老费心盯着我们后厨,操心那块已经报了废、除了账、等着回炉的抹布是从哪个旮旯捡来的了。”
“哈哈哈!”这次连郑岩和王小军都憋不住了,发出了笑声。
梁东也推了推眼镜,也跟着笑了起来。
何雨柱看着易中海那副死不认输的样儿,心里跟明镜似的。
他没急着说话,反倒先不慌不忙先机摇床停下来。
何雨柱转过身,压根没搭理旁边脸色发青的易中海,直接对李副厂长开口了:
“李厂长,郭科长,既然易师傅对我们搞的这个‘破烂’这么感兴趣,甚至不惜惊动二位领导来‘打假’,那正好,也请二位领导,还有在场的各位,都来看看。”
他伸出手,轻轻拍了拍摇床。
“这东西,看上去是东拼西凑,是丑,是怪。易师傅觉得它是糟蹋东西,我能理解。毕竟,在很多人眼里,它可能还不如一块整铁值钱,拉去废品站还能多卖几分。”
他话锋一转,目光落在机器上那几个随着架子规律晃动的玻璃瓶上。
瓶子里装着浑浊的液体和一些沉淀物。
“但我要告诉各位,这台破烂,它不是废物!它是我和我们项目组,用一堆废铁和破零件,敲打出来的一个龙门!
一个能把我们国家在微生物培养这个领域,从小打小闹的小池塘,抬举到能养真龙大江大河的龙门!”
“龙门?”这个词让李怀德心头一跳。
“对,龙门!”何雨柱指着那几个晃动的瓶子,“大家看这几个瓶子。里面是什么?
是我们精心挑选、想要驯服——好氧菌。它们要长大、要繁殖、要干活,比如吃掉豆渣里的腥气、产生我们需要的东西,
光躺在瓶底睡大觉不行!它们得吃饱、得喘气、得暖和!”
“在以前,想大批量养这些小家伙,让它们成千上万倍地增长,那得是什么条件?”
何雨柱伸出一根手指,指向天花板,“那得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得是严丝合缝、密不透风、贵得吓死人的恒温摇床!
得是能自动控温、让瓶子在里面像这样恒温、均匀震荡、还能持续通入新鲜空气的精密机器!”
他每说一个词,就用力拍一下摇床的相应部位:粗陋但有效的保温层、嗡嗡运转的自行车轮变速传动系统、特意保留的透气孔和简易风扇。
“恒温!震荡!通气!这三样,缺一不可!缺了,那些娇贵的小家伙要么冻死饿死,要么憋死闷死,要么就挤成一团、干活效率低下!”
“而易师傅说的那种规整,那种把废铁原封不动送废品站的‘规矩’,能换来这三样吗?”
何雨柱看向易中海,“换不来!换来的只是一堆等待回炉的废铁!而我们,用这些废铁,用这点废旧电机烧出来的电,用这点土办法,硬是把这三样最关键的条件,给凑齐了!”
他指着摇床:
“你们眼前这个破烂,它不是什么摇面机,也不是什么自行车!它是我们轧钢厂,是我们这群人,用手搓出来的第一台能大规模、高效率培养好氧微生物的国产设备!”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我们不需要去求爷爷告奶奶,去买那些天价进口、被严格限制的设备!我们用自己的手,用厂里的废料,砸开了一扇被国外封锁的大门!”
他停顿了一下:
“这东西的意义,在微生物的世界里,就相当于……相当于咱们国家自己搞出了第一台小型计算机之于计算领域!
它看着简陋,但它代表的是一条完全自主、打破了垄断封锁的新路子!
是一个从零到一的突破!是能把实验室里那点瓶瓶罐罐的小打小闹,变成能供给千百万人、甚至支撑一个产业的基础!”
“国之重器?”何雨柱自问自答,
“在微生物生产的领域,它就当得起这四个字!它能让咱们自己养的菌种,成千上万倍地壮大!能让咱们的营养粉项目,从实验室走向车间!能让红星厂的菌种实验室,真正成为源头活水!
甚至……未来能让咱们国家在生物发酵、制药、食品这些关乎国计民生的领域,少看别人脸色,多一份自己的底气!”
“你们说,”何雨柱最后看向李怀德和郭振东,
“这样一件东西,是用废铁拼凑的破烂,还是咱们轧钢厂工人用智慧和汗水浇灌出来的国之利器?”
死寂!
过了半晌。
李怀德和郭振东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难以置信的震撼。
李怀德毕竟是分管领导,第一个反应过来。
他快步走到摇床跟前,围着转了两圈,越看眼睛越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