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朝堂激辩(2/2)
“董少卿所言,不无道理。”
“是啊,农事乃国之根本,岂能儿戏?岂能寄托于一乡野妇人之手?”
“若其法不正,恐遭天谴啊!”
一时间,朝堂之上议论纷纷,支持推广与质疑保守的声音交织在一起,争论不休。
程维景听得心头火起,他深知董翰等人并非全然为公,其中不乏派系之争、以及对新事物本能的排斥,更有可能触及了某些依靠传统粮种牟利的集团的利益。他深吸一口气,强压怒意,再次朗声道:
“陛下!董少卿所言,皆是臆测之词!皇庄试种,数据确凿,此乃铁一般的事实!至于赵小满所用何法,只要于国于民有利,便是良法!莫非因其是女子,其所创之物便低人一等?因其法新,便一定是邪术?此等迂腐之见,岂是立于朝堂者应有之思?当务之急,是尽快验证此种在不同地域的适应性,逐步推广,惠泽百姓,而非在此坐而论道,空谈误国!”
“程尚书!你…”
“够了!”
龙椅之上,皇帝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凛然之威,瞬间压下了所有的争论。他目光深邃,扫过程维景和董翰,最终停留在那份记录着“丰女一号”产量的奏报上。
“程爱卿心系黎民,其情可嘉。董爱卿谨慎持重,亦是为国考量。”皇帝缓缓道,语气听不出喜怒,“然,粮食增产,关乎国运,确需慎重。”
他略一沉吟,做出了决断:“传朕旨意。擢升州府通判李云亭为巡农御史,专司‘丰女一号’推广事宜。即日起,于京东、京西、河洛三道,择水旱条件各异之二十州县,设立官营试验田,扩大试种‘丰女一号’。由司农寺选派得力干员协同,户部统筹钱粮支持。所需原种,由安县赵小满处优先供应。”
他没有立刻同意全国推广,而是选择了更为稳妥的扩大试种。但这道旨意,无疑重重打了董翰等保守派的脸,明确表达了对“丰女一号”的认可与期待,更将赵小满及其粮种,正式推向了更广阔、也更复杂的政治舞台。
“臣等遵旨!”程维景心中一块大石落地,连忙躬身领命。而董翰等人,虽心有不甘,却也不敢再言,只得悻悻领旨。
朝议散去,波澜暂息。
然而,所有人都明白,关于“丰女一号”与赵小满的风暴,才刚刚开始。户部尚书力主的全国推广之路,注定不会平坦。那沉甸甸的谷穗背后,牵动着无数双隐藏在暗处的眼睛,以及更加汹涌的暗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