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荒村辣媳 > 第201章 丰穗惊京华

第201章 丰穗惊京华(1/2)

目录

“巾帼织星”的煌煌荣光尚未在赵家集的秋风中完全沉淀,一道更为急切、承载着帝国根基希望的诏令,已随着快马加鞭的驿使,跨越千山万水,抵达了安县。

并非为了锦缎,而是为了粮食。

“丰女一号”粟米。

此乃赵小满在缔结“大地契约”、身体稍有好转间隙,凭借那玄妙莫测的“大地之心”感知,结合王嫂子、张寡妇等老农数十年经验,于那十亩核心田产中反复筛选、优中选优,最终培育出的全新粟米品种。其穗粒较寻常粟米更长更密,秆茎粗壮抗倒伏,更难得的,是它对水肥的要求相对宽容,且成熟期略短。

此品种在赵家集小范围试种时,虽也引人注目,但在“凤纹锦”和贡品光环的掩盖下,并未引起过多轰动。然而,这份详实的记录与少量作为样品的谷种,却随着“巾帼织星”的奏报,一同呈递到了御前。

深居九重的皇帝,或许对华丽的锦缎只是欣赏,但对于能直接影响国计民生、关乎社稷安稳的粮食品种,其敏锐度远超常人。尤其是在历经旱蝗之灾后,任何能提升粮食产量的可能,都值得倾注最大的关注。

诏令简洁而有力:命安县即刻选派精干人手,护送“丰女一号”粟种及熟知其性的农人,火速进京,于皇庄专属试验田播种,由司农寺亲自督导勘验。

圣命难违,亦是无上机遇。

赵小满的身体状况显然无法承受长途跋涉,此番进京的重任,便落在了心思缜密、又全程参与“丰女一号”选育过程的孙巧儿,以及几位经验最丰富的农妇身上。王嫂子留守,总揽全局,张寡妇协理,确保后方无虞。

临行前夜,窑洞内灯火昏黄。

赵小满倚在榻上,将一只小小的、以特殊药液浸泡过的布袋交给孙巧儿,里面是精心筛选出的最饱满纯净的“丰女一号”原种。

“此去京城…龙潭虎穴…”她的声音比往常更显虚弱,左臂衣袖下的印记隐隐传来沉闷的悸动,已悄然蔓延至更深处,“…种,是希望…亦是…靶子…”

“…多看…多听…少言…”

“…遇事…可寻…李大人…”她指的是那位曾因嘉奖“女农正”而与她们有过一面之缘的州府李通判,此番亦奉命协理此事,算是朝中难得对她们抱有善意之人。

孙巧儿紧紧攥着那种子袋,重重点头,眼中既有对未知京华的忐忑,更有一种肩负使命的坚定:“小满姐,你放心,巧儿定不辱命!”

一路无话,车马劳顿。当孙巧儿一行人风尘仆仆抵达京城时,已是初冬。京城的繁华与威严,让久居乡野的她们目眩神迷,却也倍感压力。

“丰女一号”被播种在皇庄内一片向阳、土质中上的试验田里。与此同时播种的,还有司农寺珍藏的几种所谓“优良”粟种,以及来自其他几个以产粮闻名的州县进献的品种。这既是对比,更是无形的较量。

负责此事的司农寺少卿,是一位姓董的中年官员,面容古板,眼神中带着惯有的、对“奇技淫巧”和“妇人之见”的轻视。对于这几个来自偏远之地、还是以织布出名的村妇带来的粮种,他内心颇不以为然,只是碍于上命,例行公事般安排下去,并未给予过多关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