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白絮破碱(2/2)
整个过程中,赵小满虽无法亲至,但她通过王嫂子每日的详细汇报,以及自身那微弱却精准的“大地之心”感知,远程指导着每一步。
“…东北角…翻得不够深…盐气未散…”
“…西南边…水漫灌时间…再延长半日…”
“…施肥…需更均匀…尤其是…地块中心…”
她的指引,往往能直指要害,避免了许多无用功。
而最重要的,是棉种。赵小满让李青山设法从南边商人手中,高价换来了几小包不同品种的棉花种子。她将这些种子放在身边,每当精神稍好,便集中意念,用那源自“大地之心”的、玄妙而痛苦的力量,去感受每一粒种子的内在生机,引导它们向着更耐寒、更耐贫瘠、纤维更长的方向,发生着极其细微的蜕变。
左臂上的墨黑印记,在她进行这种精细操作时,会散发出灼热与冰寒交替的刺痛感。
准备工作持续了将近一个月。当一切就绪,选在一个春风和煦的清晨,被精心筛选和“滋养”过的棉种,被女户们小心翼翼地播撒进那片经过初步改造的盐碱地里。
所有人都屏息凝神,带着期盼与忐忑。
日子一天天过去。每天都有女户轮流去地头查看。起初,地里毫无动静,只有灰褐色的土坷垃。一些参与劳作的男户私下里已经开始摇头,觉得这纯属瞎折腾。
然而,就在播种后的第十天,当清晨的阳光再次洒向这片土地时,最早去查看的快嘴刘发出了一声惊天动地的尖叫:
“出来了!绿芽!冒出来了!!”
人们蜂拥而至。只见在尚且贫瘠的土壤上,一点点极其脆弱、却无比倔强的嫩绿色,破土而出!它们星星点点,分布得并不均匀,有些地方稀疏,有些地方稍密。
但,它们确实活下来了!在这片曾经的不毛之地上!
“活了!真的活了!”女户们激动得热泪盈眶,相互拥抱。就连那些原本不看好的男户,也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情。
赵小满在窑洞中得知消息,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嘴角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能模糊地感知到,那些破土的嫩芽,正以一种顽强的姿态,与脚下这片改良中的土地,建立起微弱的联系。
白絮破碱,希望萌生。
这片盐碱滩上的点点新绿,不仅仅代表着一种新作物的试种成功,更象征着女户们乃至整个赵家集,在打破传统、开拓新生存道路上,迈出了坚实而富有象征意义的一步。一条通往“织富一方”的可能之路,就此在脚下延伸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