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数据如山,疑云尽散(2/2)
甚至有一本册子,专门记录不同月份、不同天气下的星辰位置、风向变化与作物长势之间模糊的关联性猜测!
字迹大多出自孙巧儿之手,娟秀清晰,但内容的核心,那些细致入微到可怕的观察、那些大胆的尝试与严谨的验证逻辑,却明显源自另一个更深邃、更贴近自然的意识——赵小满。
李大人越看越惊,越看越投入!他完全忘记了周围的赵富贵等人,忘记了官威,整个人沉浸在了这浩如烟海却又条理分明的原始数据之中!
这哪里是什么“种植笔记”?这简直是一部极其珍贵的、关于本地小气候、土壤改良、作物选育、病虫害防治的百科全书!其观察之细致、记录之严谨、尝试之大胆、验证之耐心,远超他见过的任何老农经验谈,甚至比州府农书库里的某些典籍更为生动实用!
尤其是其中关于“汰劣选优”的过程记录: “…‘珠选法’:收获后,取最饱满圆润、色泽金黄者单独晾晒储藏…” “…‘穗选法’:扬场时,择穗大粒多、无病害者另存…” “…‘代选法’:播种时,仅取‘珠选’‘穗选’之种,播于特辟优等地块,再于其收获后复行‘珠选’‘穗选’,如此循环,已历三代…” “…‘抗逆观察’:特留部分薄地、旱地,观察哪株苗耐瘠薄、耐干旱,取其种…”
一笔笔,一代代,清晰可循!根本不是虚无缥缈的“妖法”,而是实打实的、耗费了无数心血的“人工选择”!
所有的疑云,在这一刻,彻底烟消云散!
李大人猛地抬起头,再看赵小满时,眼神已经完全变了。那不再是看一个“妖妇”或“村妇”的眼神,而是带着一种难以置信的震惊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敬畏!
这需要何等的毅力?何等的耐心?何等的…与土地沟通的能力?难怪她如此枯槁病弱!这简直是在用生命熬心血!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激荡的心情,声音竟带上了一丝他自己都未察觉的郑重:“这些…都是你…你们记录的?”
赵小满剧烈地咳嗽着,脸色灰白,仿佛刚才那袋种子和这些笔记,已抽干了她最后的精神。她艰难地点了点头,嘶哑道:“…地…不骗人…” “…你待它好…它…就回报你…” “…只是…看着…记下来…罢了…”
她说得轻描淡写,但李大人却从那浩繁的记录中,感受到了难以想象的分量。
数据如山,疑云尽散。 这摞粗糙原始的“笔记”,以其无可辩驳的详细与严谨,彻底征服了这位专业的粮官。它不仅洗刷了污名,更展现了一种超越时代认知的、近乎科学的农事研究态度。李大人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