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老艺人的“不外传”(1/2)
李师傅站在阁楼门口时,晨光刚好漫过他的肩头。老人穿着件洗得发白的靛蓝短褂,手里攥着根枣木梭子,梭子上的包浆厚得能映出人影——那是常年与丝线摩擦的痕迹。
“这台腰机,”他的目光扫过织机上半完成的蜀锦,声音像阁楼的木门一样沙哑,“三十年没动过了。”
苏晚注意到他左手的小指有些弯曲,指节处结着层厚厚的茧,像老竹筘上磨平的棱角。陆时砚给的资料里提过,李师傅年轻时为救落水的织锦,被冲下来的石头砸伤了手,从此再织不了太复杂的纹样。
“李师傅,”她从设计本里抽出那张凤凰尾羽的草图,纸上还沾着昨晚的墨香,“我们想向您请教‘转经法’。”
老人的目光在草图上顿了顿,枣木梭子在掌心转了半圈:“我这手艺,不外传。”
小陈手里的相机差点滑落。老周刚要开口,被苏晚用眼神拦住了——她看见李师傅的目光落在草图角落的“活水纹”三个字上,瞳孔微微缩了缩。
“您看这里,”苏晚指着凤凰尾羽的第七道弯,指尖几乎要触到纸面,“我试着用陆老夫人的‘盘金绣’技法补了两针,您觉得……能不能让金线活起来?”
李师傅的喉结动了动,没说话。他走到织机前,用那只受伤的手轻轻抚过竹制综片,动作慢得像在数每一根经线。阳光透过窗棂落在他的白发上,照出藏在发丝间的靛蓝——那是织锦艺人特有的印记,染料渗进头皮,一辈子都褪不去。
“陆姑娘当年也问过同样的问题。”他忽然开口,枣木梭子在织机的经线上轻轻一挑,半根金线立刻从交错的纹路里探出头,像蛇吐信子,“她说,死的技法救不了活的手艺。”
苏晚的心跳漏了一拍。设计本里陆老夫人的笔记“蜀锦之困,在守而不进”,此刻忽然有了温度。
“可祖宗的规矩不能破。”李师傅的梭子重重敲在织机上,震得半空中的尘埃都落了下来,“我师父传我的时候说了,‘转经法’的口诀,要带进棺材里。”
阁楼里的空气一下子凝住了。张姐手里的线装册子滑到地上,其中一页散开,露出陆老夫人画的织机结构图,旁边用铅笔写着行小字:“李师傅的‘转经’,其实是借了水流的力。”
“您看这瀑布,”苏晚忽然指向窗外,晨光中的瀑布像条流动的银锦,“水撞在石板上会转弯,丝线绕着经线走,是不是也该顺着劲儿?”
李师傅猛地回头,枣木梭子“啪”地掉在地上。他盯着苏晚的设计本,老人斑遍布的手忽然按住其中一页——那是苏晚画的现代礼服草图,裙摆处用了蜀锦的凤凰纹样,却在尾羽处剪开了三道口子,露出里面衬着的杭罗水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