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家族企业覆灭启示录 > 第124章 汇报东北、莱阳之行

第124章 汇报东北、莱阳之行(2/2)

目录

说完,仲昆与卞会计道别,离开会计室,驾车返回了城里。

从配件厂出来时,日头已爬到头顶,暖融融地裹着一身奔波的尘土。想起这趟东北之行,满眼是钢铁机床,舌尖却总缺了口海味,脚步便不由自主拐向了蓬莱春饭店。找了个靠窗的角落坐下,点了份店里新添的海肠捞饭,再要一碟清蒸鲜贝,末了加一小瓶二两半的三鞭酒——独酌的惬意,正适合这片刻的松弛。

海肠脆嫩,鲜贝清甜,酒液入喉带着温厚的劲儿,不到一个小时,便已酒足饭饱。身子里的乏意还没散透,忽然想起表哥的澡堂,东北那几天忙着对接工厂,连好好泡个澡的空都没有。索性步行过去,推门便是蒸腾的热气,先泡得浑身毛孔舒展,再进蒸房闷上一会儿,筋骨里的疲惫像是被一点点蒸了出去。这一泡一蒸就耗了两个多小时,出来后在休息大厅的躺椅上一靠,竟不知不觉睡了近两小时。醒来时浑身酥软,酒意早散得无影无踪,连带着连日的奔波劳累都淡了,倒有几分脱胎换骨的清爽。穿好衣服,开车往杨家庄去,一路风都是轻的。

刚进家门,就听见小客厅里的笑声。父亲从厂里回来得早,正陪小燕下跳棋,棋盘上的棋子摆得满满当当,两人战得正酣。小燕盯着棋盘,连仲昆进来都没舍得抬头,直到几分钟后落下最后一颗棋,才猛地从凳子上跳起来,拽着仲昆的手兴奋地喊:“爸爸,我赢了!我今天手气真好!”仲昆笑着摸了摸她的头,故意逗她:“傻孩子,是爷爷让着你呢。”小燕嘴一撇,却还是忍不住笑,客厅里的暖意又浓了几分。

晚饭后,一家人坐在小客厅里,仲昆把沈阳和莱阳之行的事简单说了说。

“沈阳机床一厂是真的大,单一个三车间,规模就赶上南京机床厂了,二厂也差不了多少。以前总说东北是中国的重工业基地,这次去了才真有体会。”

他顿了顿,又想起莱拖的事,“莱拖的钟科长一个劲夸你发明的合金钢配方好用,临走时还给你发了了10箱莱阳梨,说让家里人尝尝鲜。”

父亲听着,点了点头,眼里带着几分欣慰。

这一夜过得平静,屋里的灯熄了,只剩窗外的月光轻轻洒在院墙上。可没人知道,马媛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她的直觉像一根细刺,总在提醒她:仲昆的身上,好像藏着她不知道的事,或许,是另一个女人的痕迹。

这一天,清晨的阳光漫过窗棂,在廷和家的客厅里铺下一层暖融融的光。廷和靠在沙发上,在家歇了四五天,骨头倒像松了劲,可心里头那股惦记却没断过,满脑子都是厂里土建的进度。早饭后,他实在按捺不住,让马媛扶着自己慢慢起身,脚步虽有些缓,眼神里却透着股急切。

“慢点儿,别急。”马媛小心地搀着他的胳膊,两人一步步走出家门,朝着工厂的方向走。刚进工厂大门,廷和的目光就投向了工地,土建进度比他预想的还快,二层的墙体已经砌到了一半,原本裹着圈梁的钢模板全拆了,露出坚实的水泥骨架,几名木工正围着木制大梁,手里的工具敲得“咚咚”响,忙着做最后的加固。他站在原地看了好一会儿。

等看完工地,马媛又扶着廷和往办公室走。推开门,永明和仲明正坐在桌前整理文件,见他来了,忙起身迎上来。“爸爸,你怎么来了?不多歇几天?”

永明说着就要去搬椅子,廷和摆了摆手:“歇不住,过来看看。永明,你把仲伟也叫过来,咱们开个短会。”

没一会儿,仲伟也到了。四个人围着办公桌坐下,廷和清了清嗓子,临时办公会就开了头。

“我好几天没来,刚看了工地,土建这边进度不错,大框架算起来了。”

他先定了调,目光转向永明,语气也认真起来,

“下一步你重点抓细节,把一层彻底完善好。争取11月底前,暖气片安装到位,门窗也都装上,外墙先抹好灰,等明年春天再做粉刷。”

话音顿了顿,他又想起件事,追问永明:

“一层车间中间加玻璃隔断,完,您放心。”“那就好。”廷和松了口气,又叮嘱道,“砌好后你赶紧通知机具站,让他们来把钢架焊上,价格就按120元一平方算。他们来焊的时候,记得让带合同,先给一半预付款,把事办利落。”

永明把话记在本子上,抬头应道:“没问题,明天我就联系机具站,合同和预付款的事一起落实。”廷和听了,轻轻点了点头。

廷和的目光又落向仲明,开口问:“你那边情况怎样?”

仲明应声回话,语气里满是踏实:“爸爸,我这里还好。17号我找了杨村长,想让他陪我去供电所解决增容的事。他当场打了电话沟通,供电所那边说,只要交上增容费,就能给咱厂再加一台200千伏安的变压器。我当天下午就去交了1万元增容费,到21号——也就是三天后,变压器就装好了,现在用电完全没问题。昨天玉良把第二台中频的线路也接好了,巧的是那台中频炉刚好检修完,下午试了一炉,一切顺利。”

话锋一转,仲明又说起了蜡型车间的进展:“对了,蜡型那边也有好消息。给小白添了4个本村的女工,她们学得快,才2天就能独立操作了。这几天小白还把车间里里外外收拾了一遍,现在整齐得很,他说月底前做到一天出800个砂模,肯定没问题。”

听完仲明的汇报,廷和的视线转向了仲伟,语气带着几分期许:“重头戏在你这里,刚招来的30个学员,情况怎么样?简单说说。”

仲伟早把情况捋得清楚,应声答道:“爸爸,我之前定的奖励办法特别管用。昨天就有两个学员主动要求独立上机,我考核后觉得合格,就同意了,还按规矩给他们和各自的师傅每人发了700元奖金。今天已经安排他们上白班生产,他们的师傅也转去带徒弟上二班了。今天又有3个学员申请上机,下午我会考核他们的成绩,要是合格,明天就能上白班。照这个势头,我估计不用等到月底,5天左右他们差不多都能上机,到时候咱就能实行三班生产了。”

听着三人你一言我一语的汇报,桩桩件件都是好消息,廷和这些天悬在家里的心,总算稳稳落了地。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