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家族企业覆灭启示录 > 第122章 仲昆沈阳采购机床

第122章 仲昆沈阳采购机床(1/2)

目录

5.21 仲昆沈阳采购机床

下半夜的雨就没停过,细密的雨丝织成一张灰蒙蒙的网,把天蒙得发沉。清晨推开窗,凉意顺着袖口往里钻——南下的冷空气果然没留情面,气温像是被人猛地按下了开关,骤降得让人打了个寒颤。

马媛摸了摸女儿小燕的额头,孩子感冒刚好,鼻尖还带着点未褪的红。她和仲昆对视一眼,没多犹豫便商量好:今天给小燕请一天假,有爷爷奶奶在家照看着,总比在幼儿园受了凉强。客厅里,廷和正按着胸前的刀口皱眉,他原本盘算着去厂里转转,可这阴雨天作怪,刀口就隐隐作痛。老伴在一旁劝,仲昆两口子也跟着搭话,你一言我一语,总算把他劝住了,拉着小燕在八仙桌旁摆开了跳棋,棋盘上的玻璃球倒成了驱散凉意的工具。

早饭后,仲昆开车载着马媛,先绕到幼儿园给小燕办了请假手续,又把她送到齿轮厂门口,自己则调转车头往火车站去。售票窗口前,售票员的话让他稍作迟疑:当天去东北方向的车次里,只有上海发往哈尔滨的列车还剩软卧票,下午三点半发车。没别的选择,仲昆付了钱,捏着票看了眼时间——离上车还有七八个小时,总得找些事打发。

第一个念头便是苏达成。仲昆驱车直奔拖拉机厂,销售科里,苏达成正对着账本核对数据,见他来,忙起身泡了两杯热茶。仲昆说明来意,苏达成立刻给莱阳拖拉机厂的钟科长打了电话,不仅要来了家的地址,还特意叮嘱对方,仲昆大概四天后从东北回来,会顺路去莱阳拜访。两人捧着热茶闲聊,从厂里的生产进度聊到最近的天气,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午。

“走,去门口那家烤鱼店,我请你。”苏达成拍了拍仲昆的肩膀,两人并肩出了厂门,烤鱼的焦香混着雨水的湿气,倒也吃出了几分暖意。

从烤鱼店出来,仲昆想起马骏开的澡堂,索性把车停在巷口,走了进去。热水池里泡去一身寒气,搓背师傅的力道恰到好处,再加上一套按摩,两个多小时耗下来,浑身的筋骨都松快了不少。他在休息大厅的躺椅上眯了会儿,直到墙上的挂钟指向两点半多,才慢悠悠地起身,开车往火车站赶。

候车大厅里人不少,空气中弥漫着泡面味和行李箱滚轮的咕噜声。仲昆没等多久,广播里便响起了上海至哈尔滨列车开始检票的通知。他随着人流往前挪,剪票、进站,很快找到了自己的铺位。窗外的雨还没停,铁轨在雨雾中延伸向远方,随着列车缓缓启动,仲昆靠在铺位上,望着窗外倒退的街景,他的沈阳之旅,就在这冷雨连绵的午后,正式启程了。

仲昆是被车厢里的骚动惊醒的。睁开眼时,晨光正透过车窗斜斜地洒进来,落在对面铺位叠得方方正正的被子上。他揉了揉眼睛起身,推开包厢门的瞬间,一股清冽的寒气扑面而来——火车恰在此时缓缓驶入锦州车站,站台地面上积着一层薄薄的雪。

旅客们早已换上了棉衣,袖口和领口裹得严实,连呼吸都带着白雾。仲昆拢了拢身上的外套,忽然意识到,越过山海关,这里已是实实在在的冬天了。他没多停留,退回车厢坐下,望着窗外掠过的白杨树,枝桠上挂着残雪,倒比家乡的秋景多了几分凛冽的意趣。

上午十一点,火车准时抵达沈阳站。走出出站口,广场中央的坦克雕塑先撞进眼里,墨绿色的装甲上落了层薄雪,依旧透着当年的硬朗。仲昆摸出胸前的照相机,拦住一位路过的青年,笑着递过去:“小伙子,麻烦帮我拍张照,就以这坦克为背景。”青年爽快地应了,等他站定在雕塑前,抬手按下了快门,将他裹着外套、略带拘谨的身影,定格在了沈阳的冬日里。

拍完照,肚子适时地叫了起来。仲昆顺着路人的指引,在车站附近找了家“附迎饭店”,推门进去时,满屋子的热气裹着面香扑过来。他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冲服务员喊了声“一碗打卤面”。面条端上来时冒着热气,卤汁里卧着鸡蛋、木耳和肉片,拌开后每根面条都裹着酱汁。他呼噜呼噜吃下去,热流从喉咙滑到肚子里,连带着手脚都暖和了过来,旅途的疲惫消去了大半。

付完账,仲昆走到路边叫了辆出租车。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叠得整齐的字条,递给司机:“师傅,麻烦去这个地址。”字条上写着“铁西区井工街4-1号”。司机扫了眼字条,脚下的油门顿了顿,扭头问他:“知道了,是机床一厂。不过你得说清楚,去哪个部门?那厂子大得很,光厂区就绕好几圈,没个准头,你得转一天。”

仲昆心里一紧,赶紧补充:“销售部九处,麻烦您了。”司机这才松了口气,方向盘一打汇入车流:“早说嘛,这个地方我熟,你坐好。”

出租车在街道上穿行,从热闹的市区渐渐驶向工业区。路边的建筑从商铺变成了高大的厂房,烟囱里冒着淡淡的白烟,偶尔能看到穿着蓝色工装的工人骑着自行车经过。一个多小时后,车子拐进一处朱红大牌坊,门楣上“沈阳机床一厂”几个鎏金大字虽有些褪色,依旧醒目。司机抬抬下巴:“到了,这就是机床一厂。”

车子又往里开了一公里,最终停在一栋米白色的四层小楼前。“销售部大楼到了,车费十六元。”仲昆付了钱,拎着随身的包跨进大楼大门。门卫室里的老师傅正戴着老花镜看报纸,见他进来,放下报纸递过登记本:“同志,登记一下。九处在四层右手边,顺着楼梯上去就行。”

仲昆一笔一划填好信息,顺着楼梯往上爬。四层的走廊很安静,右手边“销售九处”的木牌挂在门楣上,红漆字格外醒目。他深吸一口气推开门,迎面的接待员抬起头:“同志,您找谁?”

“我找王处长。”仲昆话音刚落,接待员便起身领着他往里走,在一扇办公室门前敲了敲,推门进去说:“王处长,山东来的同志,点名找您。”

仲昆赶紧迈步上前,握住王处长伸过来的手:“王处长您好,我姓杨。我哥哥之前和您通过电话,上个月他派人来订了十台机床。我和我哥都开着生产齿轮的厂子,他说你们的机床比南京产的性能好,我正好需要四台,就赶紧赶过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