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家族企业覆灭启示录 > 第111章 廷和去上海

第111章 廷和去上海(2/2)

目录

“杨先生,你们可算来了,301房给你留着呢。”仲昆走到台前,笔尖在登记本上顿了顿:“这次得麻烦你,我父亲只住今晚,明天就转去中山医院。剩下我和我爱人,301今晚得加张床,两人挤一张实在不方便。”

“没问题。”服务员说着,转身从里屋拖出一张折叠床,“你先把床扛上去,被褥我稍后给你送上来,加床每天10块钱。”仲昆点点头,接过折叠床靠在肩上,又拎起地上的旅行包:“马媛,你陪爸在这儿等会儿,我先上去开门,马上下来拿箱子。”

301房在三楼,仲昆踩着吱呀作响的楼梯上去,开门、放行李、撑开折叠床,动作一气呵成。等他再下楼时,马媛正扶着父亲慢慢往上走,老人的脸色还有些苍白,每走几步就要歇一歇。仲昆赶紧上前接过父亲的胳膊,两人一左一右地搀着,把人慢慢扶进了房间。

夜色渐深,旅店里的灯光变得柔和。301房里,三张床安静地挨着,窗外偶尔传来几声汽车驶过的鸣笛,很快又归于沉寂。这一夜,没有人多说话,只有疲惫过后的安稳。

10月4日的清晨,天刚蒙蒙亮,仲昆洗漱完毕后的第一桩心事,便是父亲廷和即将在医院做的抽血检查。为了确保检查结果精准,他一早便反复叮嘱父亲,暂时不能吃饭也不能喝水,连平日里父亲习惯喝的温水都按捺着没给倒。

妻子马媛收拾妥当准备出门时,想起昨天早晨母亲煮的茶鸡蛋还剩四个,顺手装进了袋子里;走到小区一层的小餐厅,又特意买了六个还冒着热气的肉火烧——这几样都是廷和平时爱吃的,想着等检查做完,老人肯定饿了。

一行人赶到医院,径直上了二层的心外三科病房护士站。仲昆快步上前,将廷和的住院证递交给护士。“早晨吃饭、喝水了吗?”护士一边接过住院证,一边例行询问。“没有,一直空腹着呢。”仲昆连忙应声。确认无误后,护士立刻为廷和安排了抽血取样,又递过来几个贴好标签的试管和塑料杯,嘱咐这是留取大小便样本用的。

抽完血,护士领着他们往病房走,最终停在了4号病房09号床前。这间病房不算局促,角落里还带着独立卫生间,总共摆着两张病床。

“旁边那张床的病人刚做完手术没多久,恢复得挺好,你们住着也清净。”

护士简单介绍了一句便转身离开。廷和刚坐下没一会儿,便想起护士交代的样本留取,起身走进卫生间。等他将样本递出来,仲昆接过便匆匆往检验室送,马媛则借着病房里的热水,把带来的四个茶鸡蛋仔细烫了一遍,肉火烧揣在保温袋里,倒还维持着温热。等仲昆回来,三人便围着病床,简单地把早饭吃了。

早饭刚吃完没多久,一位大夫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仲昆上次转院时提交的病历夹。他拉过椅子坐在廷和床边,一页页翻看着病历,耐心又细致地询问起来:从发病时的具体症状、持续时间,到过往有没有其他慢性病,甚至连有没有对某种药物过敏的情况,都一一确认清楚,时不时还在病历上做着标注。

大夫走后没几分钟,护士又过来了,这次是把仲昆叫到了护士站。她从柜台下拿出一个蓝色的包裹,里面是一套病号服,旁边还放着两个一次性的大小便盆。

“这些都是包含在住院费里的,不用额外花钱。”护士一边把东西递给仲昆,一边仔细交代着住院期间的注意事项,“平时吃饭直接在食堂订就行,住院期间医院有专业陪护,男陪护每天15块,女陪护12块。除了病危的情况,晚上家属得离开医院,陪护人员晚上没床,只能坐着照看。明天手术后,医院会安排陪护,到时候你们家属定好要男的还是女的就行。你先回病房,让病人把病号服换上,下午还有几项检查要做,晚上医院不留家属,有事随时按床头的呼叫铃,值班护士都在。”

仲昆点点头,抱着病号服和大小便盆回到病房,帮父亲换下身上的衣服,换上了宽松的病号服。他看了眼墙上的挂钟,这才发现已经过了食堂的午饭预订时间,看来中午的饭,还得自己想办法准备了。

正午的阳光透过病房窗户,在地板上投下暖融融的光影。同室的中年病友推门进来,他刚在小花园晒完太阳,脸上带着术后恢复期特有的、淡淡的倦意,却难掩轻快——今天是他手术后第五天,大夫说再观察两天,就能出院了。他不用人陪护照顾,自己端过床头的午饭,安静地吃起来,饭后便按习惯躺下,很快就有了轻微的鼾声。

仲昆和马媛没在病房多等,先去附近给廷和选午饭,回来时正巧赶上医院的送饭车。白色的餐车上层层叠着保温食盒,打开一看,两荤一素配着杂粮饭,汤品也温热,竟不比外面买的差。仲昆一边帮廷和把饭菜摆到小桌上,一边顺手订好了他晚上的餐食,连口味偏好都仔细跟食堂师傅交代清楚。

下午一上班,护士推着轮椅停在病房门口,递来三张检查单。第一张是CT扫描,马媛推着廷和往CT室走,把单子交给医护人员后,便在走廊的椅子上等候。这一等就是一个多小时,直到廷和被缓缓推出来,她连忙上前掖了掖他身上的薄毯。接着是X光透视,这项快得多,推进检查室不过十分钟,就完成了。最后一张是心电图,到了科室,马媛扶着廷和慢慢躺到检查床上,冰凉的电极片贴上皮肤时,她还轻声安慰了两句,全程不到十分钟就结束了。

回到病房的廷和明显累了,眉头微微蹙着,脚步也慢了些。仲昆赶紧上前扶住他的胳膊,小心地帮他挪到床上,拉过被子盖到胸口,又掖了掖被角:“快睡会儿,养养精神。”廷和点了点头,闭上眼睛,没一会儿呼吸就平稳下来。病房里又静了,只有窗外偶尔传来的鸟鸣,和病友均匀的呼吸声交织在一起。

廷和这一觉,直睡到暮色漫进病房,送餐车的声响才将他从混沌里拽出来。他撑着床头坐起身,缓了片刻才去卫生间,回来时仲昆和马媛已将晚餐摆好,白瓷碗里的粥还冒着热气。两人细致地照料他吃完,又替他掖好被角,才轻手轻脚带上门离开。

医院门口的路灯刚亮,仲昆提议就近吃点,两人拐进街角一家小饭店,点了两菜一汤——一盘青椒肉丝,一盘番茄炒蛋,再加一碗紫菜蛋花汤,配着两碗冒着热气的米饭。店里人不多,电视里放着嘈杂的新闻,两人没怎么说话,只偶尔夹菜时碰一下碗筷,沉默里藏着照料病人的疲惫。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