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配件厂试产失败(2/2)
苏达成抬眼望了望墙上的挂钟,果断回道:
“现在填申请报告还来得及!我马上写好报告,就能去检测科拿试验台钥匙,只要拿到钥匙,咱们今天肯定能把试验做了。”
话音刚落,苏达成迅速填好试验申请报告,一路小跑送往检测科。拿到钥匙后,两人立刻赶往车间实验台。苏达成手脚麻利,仅用15分钟就调试好位移传感器等设备,将齿轮稳稳固定在实验台上。
随着实验台启动,齿轮载荷被设定在50%,此时齿轮运转平稳,屏幕上各项监测参数均显示正常。然而,当载荷逐渐上升至70%时,实验台突然传出异常噪音,两人凑近一看,齿轮齿面磨损已十分严重,表面甚至开始出现变色痕迹。更让人始料未及的是,载荷刚达到80%,齿轮便“咔嗒”一声突然卡住不动,试验被迫中止。
仲昆和苏达成急忙取下齿轮检查,发现齿轮不仅出现了软齿现象,还有一个齿直接倒向一侧,正是这颗倒齿卡住了传动结构,导致齿轮停转。两人看着损坏的齿轮,都忍不住吓了一跳。
缓过神后,苏达成眉头紧锁地对仲昆说:“根据以往的试验经验,另一个齿轮不用再试了。我判断问题出在合金钢配方上,这颗倒齿一看就是‘钢火’不足,强度根本不达标。你先去找永明,让他确认下这次的合金钢配方是不是出了问题。”
仲昆站在拖拉机厂门口,眉头紧锁,到传达室拨通了岳父的电话。
“爸,我在拖拉机厂门口,有点急事,您在办公室等我一下。”电话那头应下后,他便开车往岳父的办公室赶去。
推开门,办公室里只有岳父一人,仲昆没有多余寒暄,直接上前汇报:“齿轮生产很顺利,从中频炉铸造到机加工、淬火,整个流程一气呵成。可没想到实验出了岔子,强度连80%的标准都没达到,用的合金钢甚至不如45号钢。这事儿传出去,实在太丢人了。同样的配方,齿轮厂的齿轮能扛过180%的载荷,我们却连一半都达不到,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岳父沉思片刻后开口:“配方应该没问题。你父亲的性子我了解,他要么不答应,答应了就绝不会给假配方。我猜是生产环节出了疏漏,你再去落实一下永明那边的情况。”
“好,我今晚就回齿轮厂找他核实。”
仲昆应声,转身告别岳父,匆匆回家换了摩托车,便往齿轮厂赶去。途中他没回家吃饭,只在路边随便买了点东西垫肚子,抵达齿轮厂后,他把摩托车停在厂外,径直走向传达室。
“葛叔,麻烦您把永明叫出来一下。”仲昆对传达室的葛叔说。
葛叔应声去了乒乓球室,很快就带着永明出来。永明一看到仲昆,连忙问道:
“这么晚找我,是有急事吧?”
“上次卖给毕庶模的配方出问题了,他们用这个配方做的齿轮,强度还不如45号钢。”仲昆直言。
永明一听,顿时急了,连连摆手:“不可能!上次卖了配方后,师傅就不再保密了,现在齿轮钢里的贵金属料全是我一个人称的,师傅和仲明都不插手,和给你的配方一模一样,半点差别都没有。是不是他们反悔了,想把钱要回去?我那笔钱可一分都没动啊!”他反复强调配方绝对没问题。
仲昆没再多说,只让永明去车间拿两个2956号齿轮。此时车间正上二班,永明很快到珩齿机旁取了两个齿轮,递给仲昆。
接过齿轮,仲昆转身就往摩托车走去,发动车子直奔配件厂。抵达时,配件厂的办公室还亮着灯,毕厂长、夏保管和卞会计都在。毕厂长正伏在图板上,专注地描着2095号齿轮的底图,抬头见仲昆进来,神色一凝,开口便问:
“实验失败了?”
仲昆点点头,语气沉重:“载荷刚到80%,齿轮就倒齿了。我刚从齿轮厂回来,和永明反复确认过,他说配方没问题,现在齿轮厂只有他按这个配方称料,从没出过差错。”
说着,他掏出实验失败的齿轮递给毕厂长,又拿出刚从齿轮厂取来的2956号齿轮,“您对比看看这两个齿轮,或许能发现问题。”
毕厂长反复对比两件齿轮,外观看不出毛病,最后他果断表示,让仲昆马上带他去火车站,他要去金华东风厂找原因。
仲昆攥着摩托车把手的掌心沁出细汗,后视镜里映着毕厂长微蹙的眉头,像压着铸造厂车间里那堆待解的难题。
火车站售票窗口的灯光刺破夜幕,当售票员报出“还有一张上铺卧铺”时,毕庶模紧绷的肩膀终于松了半寸。
“上铺好,上车就能睡,明天一早正好找陈工。”他说着,无意识摸着车票上“金华”两个字,那是眼下唯一的光亮。
仲昆陪着他在候车厅坐下,搪瓷杯里的热水冒着热气,却没挡住夜风吹来的凉意。直到广播里响起检票通知,毕厂长拍了拍他的胳膊:
“回去吧,厂里有夏师傅盯着,放心。”
火车开动的瞬间,仲昆看见车窗后那张脸仍望着远方,像盯着熔炉里未成型的铁水。
推开家门时,书房的灯还亮着。岳父放下手里的书,镜片后的目光沉静:
“毕庶模走了?”仲昆点点头,把“找陈工”“炼废钢”的安排一股脑说出来,语气里藏不住急意。
“急什么。”岳父手指轻轻叩着书桌,“毕庶模是把厂子扛在肩上的人,他比谁都怕停炉。让夏师傅炼管件,既是稳住人心,也是在等火候——好钢,总得经得住熬。”
仲昆望着窗外,忽然想起白天在车间里,毕厂长蹲在废钢堆前说的话:
“铁能熔成水,难题也能熬成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