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家族企业覆灭启示录 > 第68章 小金佛和回扣

第68章 小金佛和回扣(1/2)

目录

4.11 小金佛和回扣

翌日早晨,王科长和夫人推开房间门时,仲昆正对着窗台上的兰草发愣。

“你难得来南京,今天让嫂子带你去夫子庙转转。”

走出旅社,王科长上班去了,王科长夫人带着仲昆穿过三条巷弄,秦淮河的水汽先漫了过来。仲昆跟着她踏上泮池码头的青石板,见沿岸的白墙黑瓦都浸在晨光里,廊下挂着的红灯笼还垂着昨夜的露水。

“这照壁可有讲究,”

王科长夫人停在双龙戏珠的砖雕前,手指轻点壁上的流云纹,

“民国时遭过战火,后来修了三次才复原成现在的模样。”

文德桥的石栏被游人摸得发亮。仲昆扶着栏杆看水里的画舫,船头的红灯笼映得河心一片暖红。

“小时候我爹带我来,总说‘桥影能分日月明’,”她望着桥洞下交错的光影,忽然笑了,“那时觉得是诗,现在看,可不就是半桥朝阳半桥阴嘛。”

巷口的蒋有记正飘着牛肉锅贴的香气。王科长夫人拉着仲昆找了个临窗的小桌,点了两盘锅贴、一碗赤豆元宵。

“你王科长最馋这个,每次路过都要打包。”

她用竹筷夹起一只锅贴,金黄的脆皮间渗着琥珀色的汤汁,

“小心烫,这汁水最是精华。”

仲昆咬开面皮时,见对面的玻璃窗映着贡院的飞檐。王科长夫人正用勺子搅着碗里的元宵,赤豆的甜香混着桂花的气息漫过来。

“往前数三百年,这里全是赶考的举子,”她抬手指着不远处的明远楼,“现在倒好,成了孩子们追着糖画跑的地方。”

转进花鸟市场时,仲昆被一串竹编的蝈蝈笼绊住了脚。王科长夫人站在卖雨花石的摊子前,正拿着块玛瑙红的石头对着光看。

“你看这纹路,像不像秦淮河的水波纹?”她把石头递过来,掌心还留着阳光的温度,“带块回去吧,比明信片实在。”

出夫子庙时已近正午,秦淮河上的画舫挂起了杏黄色的帘幔。王科长夫人解下丝巾扇着风,鬓角的珍珠在阳光下闪着微光。

“其实啊,”她望着往来的人流轻声说,“这地方的好,不在那些老故事里,在锅贴的油香里,在孩子手里的糖画里,在咱们现在走的这一步步里。”

仲昆拎着装着雨花石的纸袋,跟着她踏上回家的路。风从巷口吹过来,带着秦淮河的水汽,也带着方才没吃完的赤豆元宵的甜香。

近中午时,仲昆从夫子庙的人流中挤了出来。“嫂子,实在对不住,”仲昆侧身站定,脸上堆着歉意,“出来时忘了跟家里说准信,我得回旅社等着,万一老家来长途电话呢?您先逛着,改日有空再陪您细聊。”王科长夫人笑着应了,叮嘱他路上小心,两人便在路口分了手。

回到旅社房间,仲昆先倒了杯温水一饮而尽。旅途的奔波和这几日的周旋让他有些乏,他靠在椅背上闭了会儿眼。片刻后,他直起身,到前台拿起桌上的电话,拨通了岳父办公室的号码。

“爸,是我,仲昆。”电话接通的瞬间,他的语气沉了沉,“我到南京这几天事都办得差不多了。毕庶模那边,病休手续已经妥当了,没出岔子。还有2095齿轮的图纸,也拿到手了,他顺手影印了几份,回去能用上。估计这一两天就能启程回厂里。”

他顿了顿,手指在电话听筒上轻轻摸着,继续说道:“今晚我得去趟王科长家,他说把回扣给我。今年材料价格涨得厉害,回扣只给了六千。咱厂机床那笔回扣,我回去就交给宋会计,账目上不会出问题。明天机床厂一发货,我就动身回,不耽搁。”

说到这儿,他想起件事,补充道:“上次听夏师傅提过一嘴,他村里有个搬运队,说是干活利索。等机床到了,让他们来搬运,应该能省心不少。这几天您让马骏多盯着点发货的事,我回去就不用他跟着忙活了。”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传来岳父沉稳的声音:“办完事就抓紧回来,路上注意安全。还有,回扣的事,对谁都不能提,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跑这一趟不容易,你前前后后送了那么重的礼,该得的。”

仲昆“嗯”了一声,又应了几句嘱咐,才挂了电话。

给岳父挂完电话,他又给王科长去了电话,没等仲昆说话,王科长的声音隔着听筒都透着热乎,“你们家那两笔款,刚查了,都到账了!下午储运科那边已经安排装车,明天一早就出发,错不了。对了,我给你买了张明天早上七点的火车票,算着时间,下午五点准能到家,正好赶上晚饭。”

仲昆“哎哎”应着。王科长顿了顿,语气更显亲热:“今晚别自己凑和了,到家里来吃。你嫂子这两天还念叨你,说好久没见,正好聚聚。对了,顺便把之前那点账结了,省得你总惦记。”

仲昆知道这是暗语。下午四点,日头往西斜了斜。仲昆绕到街角那家新开的水果店。玻璃柜台里琳琅满目,他没犹豫,直接让店员装了个最大的果篮。香蕉选了最饱满的一串,柑橘得是带叶的,荔枝要剥着壳水灵的,又指着最上层的进口果:“美国蛇果来两个,还有那个台湾释迦,要熟得刚好的,再搭个泰国芒果。”店员手脚麻利地码好,用透明胶带把篮子缠得结实,拎起来沉甸甸的,足有十多斤,结账时正好一百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