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家族企业覆灭启示录 > 第63章 制定伞齿轮生产计划

第63章 制定伞齿轮生产计划(1/2)

目录

4.06 制定伞齿轮生产计划

散会时,孔庆生走在最前面,脚步迈得又快又稳,工装口袋里的扳手撞着搪瓷缸,叮当作响。远处的煅打车间传来几声金属碰撞声,空气锤的锤头正被缓缓吊起,等着那记开天辟地的第一锤。仲明带着廷和、孔庆生往煅打车间走。远远就见机器周围擦得锃亮,50个坯料码得整整齐齐,全推到了电炉旁。晨光里,空气锤的锤头泛着冷光,像在等一声令下,就要叩响齿轮厂的新日子。

车间里的空气带着一丝期待的沉静,孔庆生问

“开始吧”,

打破了这份宁静。廷和郑重地点了点头,目光落在了一旁的孔庆生身上。

孔庆生深吸一口气,伸手打开了空压机的启动按钮。机器嗡鸣着运转起来,表盘上的指针缓缓爬升,十分钟后,储气罐压力表的读数稳稳停在了0.8MPa,空压机随即停止转动。他熟练地扳开阀门,“嘶——”的一声,空气锤充气的声音清晰地响起,像是在为即将开始的工作蓄力。

不敢耽搁,孔庆生立刻和徒弟一起穿上厚重的防护服。安全第一,他先让设备空转了几分钟,确认一切正常后,才打开了电炉开关。温度表上的红色指针开始缓慢地上升,孔庆生抬手将温度设定在了1150度。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大约20分钟后,指针终于指向了1150度的刻度。徒弟打开炉门,用夹具稳稳夹住5块圆钢——每块都是12厘米粗、10厘米高——逐一投入炉中。炉内温度因冷料的加入立刻降了下去,孔庆生却并不慌张,上次在翻砂厂实验时他就发现,10厘米高的料棒比15厘米的加工时间更短,成品质量却不相上下,这次选用这样的规格,正是为了提高效率。

又过了20分钟,炉温重新回升到1150度。孔庆生果断停止加热,迅速将烧得通红的坯料从电炉中取出,精准地放到空气锤的砧座上。随着他启动开关,空气锤“哐、哐、哐”连续击打了5次,坯料在重击下逐渐变形。这样的加热与击打反复了三次,十四次有力的锤击后,当坯料的高度被锻打到62毫米时,孔庆生才示意停下。

当炉内5块坯料全部加工完毕,一旁的仲明低头看了看表,轻声报出:“37分钟。”他在心里简单算了算,按这个速度,一班大约能加工60个坯料。“这还是第一炉,速度慢些很正常,等大家都熟练了,每班加工80个肯定没问题。”仲明笑着说。

孔庆生擦了擦额头的汗,脸上也露出了笑容:“行!那咱们就朝80个努力!”

车间里廷和与仲明蹲在料堆旁,目光落在脚边那个半旧的小铁桶上。

两人弯腰将刚煅打完毕的五个坯料挨个放进桶里,坯料上还带着淡淡的余温,碰撞时发出沉闷的“哐当”声。廷和拎起桶耳,两人快步往车床区走,鞋底碾过地面的铁屑,留下细碎的声响。

“晓芬,忙不?”

廷和在车床旁停下,桶放在地上,发出一声轻响。晓芬正擦着车床导轨,抬头见是他们,笑着直起身:

“刚歇下,这是新坯料,早晨开会讲的?”

“嗯,你车一个试试。”

廷和从桶里拿出一个坯料递过去。晓芬接过来,掂量了两下,转身就往卡盘上装。三两下固定好,她脚踩踏板,车床主轴“嗡”地转起来,车刀轻触坯料的瞬间,细碎的铁屑呈螺旋状飞出。

试了一刀,晓芬停下车床,俯身看了看切削面:

“感觉同上次车的样品差不多,虽然密度大了一些,但不粘刀。”

话落,她再次开动机器,车刀在坯料上灵活游走,铁屑簌簌落下,不过十二分钟,一个初具形状的伞齿轮就躺在了料盘里。

廷和拿起齿轮,没顾上擦手上的灰,径直往滚齿机那边去。刘大军早守在机器旁,见他过来,扬了扬下巴:

“滚刀换好了,就等你。”

廷和把齿轮坯递过去,刘大军接过来迅速卡进机座,滚齿机启动,齿轮与滚刀咬合的声音规律而紧凑。不过十几分钟,第一个齿形完整的齿轮就加工好了。

后续四个坯料也快,一个小时刚过,刘大军把五个滚好齿的成品摞在廷和手里:

“齐活了,拿去淬火吧。”

廷和捧着齿轮往热处理区走,老李师傅开完调度会回来,料框、夹具都已摆好,见他来,指了指淬火炉:

“第一炉给你留着呢。”

接过齿轮倒进料框,老李师傅打开炉门,橘红色的火光瞬间映亮他的脸,料框稳稳放进去后,炉门重新合上。

二十分钟后,炉门再次打开,热浪扑面而来。老李师傅用长柄夹具夹住料框,迅速放进旁边的油槽,“滋啦”一声轻响,油花微微跳动。十五秒后,他将料框捞出,冷却后的齿轮泛着暗沉的金属光泽,递到廷和手里:“好了,去珩齿吧。”

最后一站是珩齿机旁的吴宏。他早上开完会就守在这里,研磨轮已经调好——这活儿最费时间,此刻他正擦着机器,见廷和来,笑着接过齿轮:“这五个加工完至少要一个半小时。你忙你的,要是急着试验,40分钟后让永明来取两个就行。”

廷和点点头,看着吴宏将齿轮放进珩齿机,机器启动的低鸣声里,他抬手擦了擦额头的汗,向办公室走去。

廷和回到办公室,第一件事便是叫来了永明。他神色略显匆忙,直接安排道:

“你现在给苏达成打个电话,跟他说下午一上班,你要到拖拉机厂做伞齿轮试验,让他提前把准备工作做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