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家族企业覆灭启示录 > 第44章 伞齿轮加工成功

第44章 伞齿轮加工成功(2/2)

目录

“加工一个要多长时间?”

“熟练的话,大概20到30分钟吧。”吴宏擦了擦额头的汗,语气里带着几分谨慎,“这个我做了40分钟,毕竟是头一个,还不能保证加工量够不够标准,先做个试试水,我再琢磨琢磨优化的办法。”

廷和接过齿轮掂量了两下,指有划过齿牙的边缘,沉吟道:“这样也好,反正是试制阶段,多试多改总能找到门道。”

3.27试验再次受挫

说着,他转头看向一旁的永明:“永明,你拿着这个齿轮,去拖拉机厂做个试验,看看实际运行效果怎么样。”

永明立刻应声,小心翼翼地接过齿轮,找了个小木箱将其装好,快步走到院子里,把木箱放进摩托车的前车筐。跨上摩托,引擎一声轰鸣,他便朝着拖拉机厂的方向疾驰而去。

一路风驰电掣,没过多久,拖拉机厂的大门就出现在眼前。永明急刹车停稳摩托,拎起木箱直奔实验车间,实验台前,苏达成早已等候多时,桌面上的传感器整齐排列,显然一切都已调试妥当。

“齿轮来了。”永明说着,将试制品从箱中取出。

“正好,就等它了。”苏达成点点头,两人立刻投入到紧张的试验准备中。

永明熟练地将齿轮安装到试验台的卡盘上,检查固定无误后,启动了设备。他先将荷载设定在30%,齿轮缓缓转动起来,运转平稳,显示屏上的各项参数稳定在正常范围。随着荷载逐渐提升至50%,数据依旧没有明显波动,两人脸上都露出一丝期待。

当荷载达到100%时,屏幕上的齿根应力数值跳至500MPa,齿轮运转的声音里开始夹杂着细微的噪音,油温计的指针也攀升到了70℃。永明没有停手,继续缓慢增加荷载。

荷载达到120%时,噪音陡然加大,隐约能听到齿轮啮合时的“抗齿”声,油温已飙升至120℃。这样的状态持续了不到5分钟,油温表的指针突然急剧上扬,永明当机立断按下了停止按钮。

停机后,两人凑近观察,发现齿轮的齿面有几处已经明显变色。永明松开卡盘,用专用卡具将齿轮取下,拿出探头式温度计一测,齿轮表面的温度竟有400多度。

他们耐心等待齿轮完全冷却,永明仔细检查后,发现齿面肉眼可见地出现了软磁现象——这显然不是理想的结果。他没有立刻给齿轮厂打电话,而是将试验后的齿轮小心收好,转身离开了拖拉机厂。

返程的路似乎比来时更快,不到一个小时,永明就回到了齿轮厂。此时正值午饭时间,厂区的食堂方向传来碗筷碰撞的声响。廷和在门口看到永明带回的齿轮,目光落在那些变色的齿面上,心里已然有了几分判断,他拍了拍永明的肩膀:“先去吃饭吧,填饱肚子,下午到办公室详细说。”

刚吃过午饭的永明带着几分匆忙走进来,径直来到廷和与仲明的办公桌前,脸上带着几分试验失败的阴影。

“两位,刚做完伞齿轮的测试,过来跟你们说下情况。”

永明拉开椅子坐下,郑重汇报:“这个伞齿轮现在加工方面基本上没有问题了,载荷加到百分之百时,齿轮运转正常。”

他稍作停顿,话锋微微一转:“只是油温有点高。不过更关键的是齿根应力,测出来是500MPa,这说明齿轮受力大约是2956号齿轮的两倍。”

“为什么应力这么高?”一旁的廷和眉头微蹙,忍不住插了话,显然对这个数据有些意外。

永明当即解释道:“因为这是输出齿轮。发动机所有的能量经齿轮箱多次传递,从高速转为低速,最后都要靠这个齿轮输出,它的齿条受力自然是最大的。”

他在桌面上轻轻点了点,强调着对材料的要求,“这就对合金钢的性能提出了更高标准。”

为了让两人更明白,他举了个例子:“譬如东风厂的2956号齿轮,他们用的合金钢不如咱们的,所以载荷加到180%时就出现了软齿现象。咱们现在这个软齿现象,目前看材料出了问题。”

办公室里一时安静下来,廷和与仲明对视一眼,显然都在琢磨这组数据背后的技术细节。

永明汇报完毕,转身离开,渐渐消失在铸造车间的方向。办公室里,只剩下廷和与仲明,空气仿佛被刚才的汇报内容凝固了,两人都没说话,眉头微蹙,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廷和目光落在窗外灰蒙蒙的天空上,仿佛要穿透云层,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齿轮加工的进度、试验的失败、材料的瓶颈……一个个问题在他脑海里盘旋。仲明则端坐在椅子上,双手交握放在膝头,眼神专注,显然也在为齿轮的难题绞尽脑汁。

许久,仲明像是突然抓住了什么灵感,猛地抬起头,看向廷和:

“爸爸,我明天去机械局资料室查查资料,寻找新的齿轮钢配方。”

他的声音打破了办公室的寂静,廷和转过头,看着儿子眼中的认真,点了点头,没说话,算是默许了。

就在这时,“吱呀”一声,门被推开,仲昆走了进来,脸上还带着几分旅途的疲惫。他先是冲两人笑了笑,然后看向廷和问道:“爸爸,我们捎的‘全兴大曲’,你喝了没有?那可是清朝皇帝的御用酒,300多年的历史呢。”

廷和收回思绪,脸上露出些许温和的笑意:“我还没来得及喝,你们这一趟辛苦不少,回来好好休息两天。”

“嗨,没有什么辛苦的。”仲昆摆了摆手,语气轻松,“主要的活都是仲伟干的,我陪着跑跑龙套罢了。”说着,他话锋一转,终于切入正题,“对了,齿轮加工的怎样了?”

提到齿轮,廷和脸上的笑意淡了些,语气也沉了下来:

“加工现在看来问题不大。今天上午,仲伟指导吴宏加工了一个齿轮,送到拖拉机厂做了破坏性试验,结果还是失败了。”

说完,他抬手指了指桌子上那个静静躺着的齿轮。仲昆脸上的轻松也收敛了,他走上前,伸手拿起桌子上的齿轮,翻来覆去地看着,眉头也皱了起来,问道:

“问题出在哪里?”

“可能是齿轮钢出的问题。”廷和回答道。

仲昆闻言,脸上露出不解的神情:“咱们的齿轮钢不是没有问题吗?之前用着都挺好的啊。”

廷和解释道:“咱们的齿轮钢做2956号齿轮确实没有问题,但这次做伞齿轮,可能强度还是达不到要求。”他顿了顿,看向仲昆,“你先到马媛那里,把出差的账交接了,然后早早带马媛回家吧。明天是正月十五,厂里放假一天,好好过节。”

仲昆点了点头,将手中的齿轮轻轻放回桌上,心里却也开始琢磨起这齿轮钢的问题来。办公室里,再次陷入了无声的沉思。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