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圈套(2/2)
3.01 明修栈道
小客厅里的茶香已经浸得很深了。廷和端起青瓷茶杯,舒心地喝了一口。对面的仲明刚剥完一瓣橘子,放到嘴里。
“今天仲昆来汇报了与拖拉机厂谈判价格的事,”廷和的声音打破沉默时,墙上的挂钟刚敲过八点,“我隐隐约约觉得这里面戏中有戏。他要把我们的销售齿轮的买卖转到他岳父的工业品贸易公司去,说是为了避税,不知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仲明把橘子瓣丢进嘴里,果肉的酸甜漫开时才开口:“咱们有损失吗?”
“没有损失,”廷和将茶杯轻轻顿在茶几上,杯底与玻璃面碰撞出轻响,“反而每个齿轮能多赚10块,一年算下来,倒多出30多万利润。”
“那不是好事?”仲明皱了皱眉,伸手去够茶罐,“你这眉头皱得能夹死蚊子。”
“我不懂那些弯弯绕绕的财务,只算得清大账。”廷和的指头在膝盖上敲了敲,“仲昆说正常缴税的话,每个齿轮要交30多块,一年下来100多万。经他这么一弄,每年只交30多万。剩下的60多万税,去哪了?”
“你说的那10块利润,不就是从税里省出来的?”仲明往茶杯里续着热水,白雾漫上他的眼镜片,
“这么算下来,还差30多万呢。”
茶烟在两人之间缓缓浮动,廷和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忽然想起下午和永明说话的情景。那时永明正蹲在车间里校对齿轮尺寸,手里的游标卡尺卡得咯吱响,可一提到仲昆,那孩子的肩膀明显顿了一下,眼睛瞟向墙角的废铁堆,像是那里藏着什么秘密。“或许是我多心,”廷和叹了口气,“他毕竟是我带大的徒弟。”
“二弟结婚后是变了不少。”仲明的声音低了些,“上回妈做了他爱吃的红烧肉,打电话让他回来,他说厂里忙。结果马媛发的朋友圈,那天他们在郊外摘草莓呢。”
爷俩的谈话像茶叶在水里浮沉,一会儿沉到具体的数字里,一会儿又飘到仲昆小时候的事上。
茶水添到第五次时,窗外的月亮已经移到了老槐树梢。两人收拾茶杯时,瓷碗碰撞的声音在静夜里格外清晰。
仲昆家,早餐桌的油条还冒着热气。岳父刚放下搪瓷碗,仲昆就把父亲的嘱咐说了出来。“这好办。”岳父从公文包夹层里抽出一张纸,纸边有些卷了,“工业品贸易公司的营业执照影印件,你拿给你父亲看。前些日子我已把法人改成你表哥的名字了。”
马媛正给女儿擦嘴角的豆浆,闻言抬了抬头。岳父转向她,语气轻快:
“那公司是以残疾人名义办的,第一年免税,第二年只交3%的营业税,没有所得税。法人是你表哥,招了几个残障员工在他那儿打杂,会计是你表哥的老婆。”
“转账的事跟她说了?”岳父又问仲昆。
“昨晚都讲清了,”仲昆往嘴里塞了半截油条,“只是会计是谁没跟他说。我们这就回齿轮厂。”
马媛把女儿抱下椅子,手指无意识地绞着围裙带子。她想起昨天晚上仲昆告诉她:
“这样咱们家能多些进项”。可她总觉得那数字里藏着寒气。
齿轮厂的办公室里弥漫着淡淡的烟味,墙上的石英钟跳过九点半,廷和捏着搪瓷缸,传来仲昆和马媛的自行车碾过厂门口碎石路的声音。
推门声响,仲昆风尘仆仆地闯进来,身后的马媛拎着帆布包,齐耳短发被风吹得有些凌乱。没等廷和开口,仲昆已经将一叠影印件放在办公桌上。
“爸,这趟没白跑。”仲昆扯过木椅坐下,拿起桌子上茶水咽下半杯,“贸易公司马经理正好在,一听是齿轮厂的事,当即就把底给亮了。”
他指着影印件上的字,“他们是残疾人组建的公司,头年全免税,次年起只免所得税。想跟咱合作,咱按60元把齿轮卖给他们,他们给90元——听着像吃亏?别急,他们转头卖给拖拉机厂106元,扣掉给苏大成的4元提成,自己落12元。”
廷和的眉头拧成个疙瘩,搪瓷缸重重磕在桌角:“12元里还要抽成?”
“营业税3%扣掉3块6,剩下的8块4才是真利润。”仲昆俯身向前,声音压得低了些,“这8块4里,60%得给商业局当活动经费,算下来5块零4分;最后落到贸易公司手里的,也就3块3毛6。”
他顿了顿,指头在桌面上划出三道杠,
“说白了,这叫三得利。咱齿轮厂是大头,一年稳稳落30万;商业局拿中头,20万;贸易公司得小头,10万。”
廷和的手指在桌面上无意识地敲着,半晌才抬起头,眼里蒙着层雾:“那国家呢?”
“国家亏了60万的税。”
仲昆的声音沉了下去,窗外传来车间里齿轮啮合的嗡鸣,像在应和这场沉默。廷和盯着桌上的影印件,纸页上的数字忽然活了过来,在眼前叠成工厂新盖的车间、工人涨起的工资,还有商业局那辆刚换的深蓝色小轿车。
“这账……我算是看明白了。”他喃喃自语。
马媛这时轻轻将帆布包放在桌沿,她从包里抽出个笔记本:
“爸,我今天就算正式回厂了。培训班那边14号毕业典礼,我去露个面就行。”她抬眼看向廷和,目光清亮,“下午我先去村委找李会计接账,咱们得开个独立账户,不然资金进出太麻烦。这事得您和杨村长一起找巩主任——毕竟信用社贷的款,他们要盯着资金流向。”
廷和忽然想起上周杨村长提过的事,信用社的贷款合同里确实有资金监管条款。
“行,明天上午我约老杨一起去。”他看向马媛,语气缓了些,“下午从村委回来,顺路去供销社挑点礼品,烟酒茶都备着点,不用太好,得体就行。”
仲昆在一旁插话:“要不我陪马媛去?供销社老王跟我熟,能便宜点。”
“不用,我顺路。”马媛合上笔记本,帆布包带在肩上勒出浅浅的印子,“村委的账估计得对到傍晚,正好赶上供销社关门前的折扣。”她望向窗外,齿轮厂的烟囱正缓缓吐着白烟,“等账户理顺了,下个月就能还贷款了”
仲昆已经起身往车间走,准备看一下热火朝天的生产车间。马媛理了理帆布包的背带,准备去村委的脚步轻快,几步就跨出齿轮厂那扇斑驳的铁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