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家族企业覆灭启示录 > 第13章 浇铸齿轮毛坯

第13章 浇铸齿轮毛坯(2/2)

目录

仲昆嘴角扬起自信的弧度,认真回答道:“进展挺顺利,下周就可以出产品了。估计周六之前能生产出第一批齿轮。”

岳父微微颔首,神情严肃起来:“你们抓紧时间把拖拉机厂搞定,赵永明是关键。今天是星期天,你可以约赵永明去马媛表哥那个澡堂洗个澡。他喜欢打麻将,可以打打麻将。”

仲昆面露难色:“我不知道他家住在哪里,怎么找他?”

岳父转头看向马媛:“你刚才不是说,赵永明昨天给你电话,让你转告你同学,他今天要去机床配件儿厂拿什么东西?”

马媛连忙纠正:“不是东西,是蜡模。”

岳父眼中闪过一丝光亮,继续安排:“你挂个电话给你同学,说永明去后,让他给仲昆打个传呼,这样他们俩就能沟通了。另外,你马上去趟邮电局,给永明也办个传呼,这样以后找他也就方便了。”

多亏了岳父单位前几天安装的电话,让这一切沟通变得便捷起来。马媛迅速拨通同学电话,同学告知赵永明已经来过电话,约定9点半去取蜡模。时间在等待中缓缓流逝,不到十点钟,仲昆的传呼突然响起,显示是永明用机床配件厂电话打来的。仲昆立刻回拨过去,语气诚恳:

“永明,今天有没有时间?如果有时间的话,中午约个拖拉机厂的朋友到蓬莱春饭店吃个饭,探讨一下生产齿轮儿的事情。”

电话那头的赵永明没有丝毫犹豫,爽快地答应下来。放下电话,仲昆心中既有工作即将推进的喜悦,又有对家人帮忙牵线搭桥的感激。

岳父马上拿起电话,给马媛的表哥把电话打了过去,叮嘱道:

“下午。你妹夫要领两个客人去洗澡,洗完澡后,你找个人陪着打几圈麻将,一定要招待好。”

永明接到仲昆的电话后,约了好友苏达成如约来到了蓬莱春饭店。仲昆在大厅沙发上等着。见到仲昆后,永明把苏达成介绍了给他。三个人,握过手以后仲昆就把把他俩带到了二层包间。钟坤说:

“先喝点儿茶。”

仲昆三指捏起茶夹,将滚烫的茶汤注入杯盏,琥珀色的液体在薄胎瓷中流转,映得水晶吊灯的光斑都染上了醇厚的暖意。

“这是今年头茬的狮峰龙井。”

仲昆将茶盏推到永明面前,

“苏先生尝尝,和您平时喝的滇红比,滋味可不一样?”

苏达成执盏轻嗅,还未入口,喉间已泛起回甘。

此时包厢门被轻轻推开,服务员鱼贯而入。宫保鸡丁裹着油亮的酱汁,花生米在红椒间泛着琥珀色的脆光;松鼠桂鱼蜷成火焰状,浇上的糖醋汁滋滋作响,迸溅的甜香瞬间填满整个空间。最引人注目的是正中那道佛跳墙,青瓷罐揭开的刹那,瑶柱、鲍鱼与鸽蛋在浓汤中若隐若现。

仲昆拧开茅台酒瓶盖,酱香破瓶而出。

“岳父总说,这茅台要配足十二道热菜才不算暴殄天物。”

他往三人杯中斟酒,酒液沿着杯壁滑下。由于是初次喝酒,三个人喝的都不是太多。仲昆对永明说:

“旁边就是你嫂子表哥的澡堂,条件不错,咱们一块儿去。洗个澡,醒醒酒。”

3个人就到了澡堂。泡过澡后在休息室休息时,宗坤问苏达成:

“拖拉机厂一年生产多少拖拉机?每台拖拉机需要多少齿轮?”

苏达成说:“小四轮拖拉机全国年产在80万台左右。需要齿轮上亿个。我厂现在每年生产接近一万台,需要齿轮10万个左右,60%的齿轮,要求不高,国内生产现在基本能满足。占20%~40%的齿轮,国内产量不足,部分需要进口。如果你们厂每一年能生产3~4万个齿轮,基本可以满足我厂需要。如果三年内增加到3万台。你们厂的齿轮也要翻三番才能满足需要。”

仲昆若有所思的说:“那就要拜托你了。只要我们能满足你们厂生产的需要,就不要进别人的齿轮。”

苏达成说:“只要价格合适。我看问题不大。”

仲昆接着话题一转:“你麻将打的怎么样?”

苏达成说:“有时候休班,几个工友在家打几圈。”

“今天是星期天。也没有什么事,咱到3楼麻将室里。打一会儿。”

说完,仲昆就带着二人上了楼。来到贵宾棋牌室。

棋牌室里暖黄的灯光氤氲。仲昆、赵永明、苏达成和陪客四人围坐在麻将桌旁,一场牌局拉开帷幕。

仲昆用手摸着麻将,眼神锐利,沉稳地出牌,每一步都似在谋划全局,尽显老练;赵永明则不时咧嘴大笑,出牌干脆利落,带着股豪爽劲儿,仿佛胜券在握;苏达成眉头微蹙,目光在牌面与众人神色间游移,心思缜密,出牌谨慎;培客一边哼着小曲,一边不紧不慢地摆弄牌,看似随意,实则暗藏玄机。

牌桌上,麻将碰撞声清脆悦耳。随着牌局推进,气氛愈发紧张。赵永明摸到一张牌,眼睛一亮,猛地拍桌,“胡了!”得意之情溢于言表。仲昆微微颔首,思索着下一步策略;苏达成轻叹一声,重新码牌;培客笑着调侃,“这把算你厉害!”

小小的麻将桌,承载着四人的欢乐与较量,在你来我往间,时光悄然流逝 ,

赵永明抬手看了看手表,表盘上的指针已悄然划过十点,他拍了拍身旁仲昆的肩膀,说道:“10点多了,咱们好聚好散,明天一早还要早起赶路去齿轮厂。”

三人简单收拾一下,走出澡堂。晚风裹挟着凉意扑面而来,吹散了些许酒意。仲昆抬手一招,一辆出租车稳稳停在面前。

车在城市的街道上穿梭,不多时,出租车停在仲昆家楼下,他利落地掏出10元钱递给司机,豪爽地说:

“把两位客人送到家,剩的钱不用找了。”话语间带着几分商人的大气。然后又掏出一部传呼机,递给永明,:“这是我给你办的传呼机,号码贴在传呼机上。”

待仲昆下车后,车内只剩下赵永明和苏达成。苏达成按捺不住心中的兴奋,侧过身对赵永明说道:

“这顿饭划算,吃饭、喝酒、洗澡、打牌最后还赚了100多块钱。”

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仿佛占了天大的便宜。

赵永明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回应道:“我也赚了100多元。仲明输的也不多,我看就是那个陪客输的惨了。其实,醉翁之意不在酒,还不是为咱厂的齿轮。”

声音压得很低,像是在分享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原来,这场看似寻常的聚会,实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棋局”。仲昆是齿轮厂的关键人物,而那顿丰盛的饭菜、牌桌上的输赢,不过是为了拉近关系、为后续合作铺路。那个陪客,或许从一开始就成了这场交易中的“筹码”。

说话间,出租车缓缓驶入拖拉机厂家属宿舍区。昏黄的路灯下,两人匆匆下车,踩着满地树影,各自朝着家的方向走去。夜色渐深,一切又恢复了平静,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但齿轮厂合作背后的暗流,才刚刚开始涌动。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