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星海共同体(2/2)
人类了解到,这个自称“森之民”的文明,极度依赖他们星球上一种特殊的“灵能水晶”来维持精神稳定和发展生物科技。而战争的起因,正是另一个城邦“磐石”试图垄断所有水晶矿脉。
人类并没有直接提供武器或军事支持,那样只会加深仇恨和依赖。相反,“青鸟”号提供了一份详细的、关于如何高效、可持续培育和合成“灵能水晶”的初级技术方案——这基于人类在生物能量领域的深厚积累,对他们而言是尖端科技,对人类而言只是基础应用的变种。
同时,“青鸟”号也向“磐石”城邦发出了严厉的警告信号,展示了其足以瞬间蒸发他们最强“巨兽”的能量武器级别(只是展示,并未真的攻击),并传达了“外部威胁(模糊提及‘收割者’的存在)大于内部纷争”的概念。
恩威并施之下,“磐石”城邦被迫坐回了谈判桌。
在“青鸟”号的见证下,两个城邦达成了暂时的停火与资源分配协议。
“森之民”文明对人类的感激之情无以复加。他们将人类视为来自星海的“智慧引导者”和“和平守护者”。虽然双方文明差异巨大,但面对宇宙的共同危机(人类谨慎透露了部分)和发展技术的渴望,让他们迅速产生了共鸣。
“青鸟”号在留下一个小型通讯中继站和继续交流的承诺后,悄然离去。
这次成功的接触案例,如同第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
消息很快在人类内部传开,极大地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文明自信心。他们不仅能战而胜之,更能以高等文明的姿态,播撒和平与进步!
紧接着,第二个、第三个接触计划被提上日程…
目标是一个生活在气态巨星卫星海洋中的硅基流体智慧生物… 一个擅长引力操控、却因母星磁场异变而陷入生存危机的矿物文明… 甚至还有一个试图逃离“先驱者”奴役的、残缺的附属种族…
过程并非总是一帆风顺。有的文明极度排外,第一次接触险些演变成冲突;有的文明思维模式迥异,沟通理解耗费了巨大精力;还有的文明背后,似乎隐约存在着其他星际势力的影子…
但在人类展现出的(部分)强大科技实力、相对公允的外交原则以及“收割者”这个共同威胁的潜在压力下,大多数接触最终都取得了积极进展。
一个以人类为核心、初步互信的、松散的“星海文明交流网络”逐渐形成。虽然远未到“联盟”的程度,但已经实现了初步的信息共享、有限的技术交换和最基础的危机预警机制。
地球,昆仑指挥中心。
楚月看着星图上那些被点亮的新坐标和建立连接的文明标识,脸上露出了疲惫却欣慰的笑容。她对身旁的雷战和林风说道:“看,我们不再孤独了。虽然前路依旧艰难,但至少,我们开始有了可以互相守望的邻居。”
雷战抱着胳膊,哼了一声:“邻居?谁知道里面有没有喂不熟的白眼狼?老子只信手里的炮和身边的兄弟!”
林风则目光深邃:“信任需要时间。但这个开端至关重要。我们需要朋友,哪怕只是潜在的朋友。‘收割者’的威胁,不是任何一个文明能够单独面对的。星海共同体…或许将是未来我们最坚实的盾牌。”
人类的视野,从此超越了太阳系,投向了更加浩瀚、复杂也更具希望的星辰大海。
一个属于多个文明的、共同应对未来挑战的新时代篇章,正在缓缓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