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这马车未免也太过舒坦(2/2)
它的两侧镶嵌着巨大而规则的方形“窗户”,在明亮的灯光下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整个列车流线型的设计,
更是超越了他们对“车”的所有认知。
它没有马匹牵引,
没有车轮碾过地面的声响,却能以如此惊人的速度和沉重的体量,稳稳地停靠在他们的面前。
“这……这真是车?”
房玄龄喃喃自语,他的眼神中充满了不可置信。
他作为工部侍郎,
平日里对各种器械建造都有涉猎。
可眼前的这等奇物,却完全超出了他的理解范畴。那
不是木料和皮革能够承载的重量,更非寻常机关能够驱动的庞大。
长孙无忌也惊叹不已。
他的目光紧紧盯着列车侧面那巨大的“窗户”,隐约能看到里面透出的灯光和人影。
这让他对这“钢铁巨兽”的内部构造更加好奇。
李治则瞪大了双眼。
小小的脸上写满了震惊,他从未想过世间竟有如此奇特的“车”。
而李世民,
这位大唐的帝皇,此刻也完全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
他紧抿着嘴唇,
深邃的目光从列车的车头扫视到车尾,每一个细节都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这已经不仅仅是“奇技淫巧”所能解释的范畴,这分明是一种超越时代的力量展现。
列车稳稳停妥。
车厢侧面,一道光滑的门板无声无息地向两侧滑开,露出一个明亮的入口。
等候在站台上的黔州百姓们,有条不紊地拿出纸质车票,在入口处一个同样方正的黑色机器前轻轻一刷。
便听见“滴”的一声轻响。
那机器上方亮起绿灯,他们便鱼贯而入。
整个过程流畅而自然,没有丝毫的迟滞。
青年男子拍了拍仍旧处于震惊中的李世民几人的肩膀,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催促和善意:
“十五分钟一趟车,时间有限,几位抓紧上车吧。莫要错过了。”
上车?
这是车?
马车?
一想到要走进这钢铁巨物的体内,李世民几人就心生寒意。
一股莫名的恐惧涌上心头。
它庞大的体积、冰冷的金属质感,以及那种前所未有的运行方式,都让他们感到不安。
这不像他们熟悉的马车,可以随时停下,可以随时跳出。
一旦进入,
仿佛就被这巨兽吞噬,再无主动权。
然而,
那青年男子却已经十分从容地走向列车入口。
他取出车票,在机器上一刷。
机器发出“滴”的一声轻响,他便迈步走了进去,没有任何意外发生。
其他候车的黔州百姓也陆续进入,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那么寻常。
眼见男子轻松进入,
他们的紧张心情也就彻底平复下来。
这种未知带来的恐惧,在他人从容的行动面前,被大大削弱。
李世民收敛了脸上的震惊。
目光转向身后的李治、房玄龄、尉迟敬德和长孙无忌,沉声说道:
“购票上车吧。”
他的语气中带着帝王特有的决断。
虽然内心深处依旧充满了好奇和一丝忐忑。
但他知道,
此刻绝不能退缩。
李治有些担忧地看向李世民,小声问道:
“父皇,我们的行李和马匹怎么办?”
李世民沉吟片刻,目光望向来时的通道,那里还隐约可见侍卫们的身影。
他知道,
他们此行的目的不仅仅是到达黔州,更重要的是探索。
这些身外之物,不应该成为他们的羁绊。
他语气坚定地说道:
“那些侍从会看护好的。“
”我们此去黔州,终究还是要从这里返回。“
”待我们回程之时,再与他们汇合便是。”
众人闻言,都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这种“轻装简行”的体验,虽然出乎他们的预料,但似乎也更符合眼前这个神秘的黔州城的行事风格。
于是,
李世民在前,李治紧随其后,房玄龄、尉迟敬德、长孙无忌依次而入。
他们学着青年男子的模样。
取出各自购买的纸质车票,在闸机上轻轻一刷,听到“滴”的一声后,便踏入了这钢铁巨兽的内部。
列车的内部空间宽敞明亮,比他们想象中要舒适得多。
一排排整齐的座位,
表面覆盖着柔软的绒布,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车厢两侧镶嵌着厚重的玻璃,将外部的地下空间隔绝在外,使得车厢内温暖如春。
与外面的寒冷形成了鲜明对比。
车厢顶部也如同通道一般。
镶嵌着明亮的灯具,将整个车厢照得通透。
李世民带着大家,
径直走向了青年男子所在的那个车厢。
他们发现,
这里虽然是“二等座”,但其舒适程度,已经远超大唐最豪华的马车了。
座位宽大而柔软,靠背可以略微调整。
甚至还有供扶手的木质扶手,细节之处尽显考究。
这位大唐的帝皇,
此刻完全收敛了往日的威严,好奇地打量着四周的一切。
他看到车厢顶部有整齐排列的通风口。
让空气流通,
却感受不到丝毫寒风。
他看到座椅前方有一个小小的折叠板,可以用来放置物品。
他甚至注意到。
车厢的连接处,有厚重的密封装置,确保了车厢内部的宁静与温暖。
青年男子看着李世民等人眼中流露出的新奇与惊叹。
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他知道,
对于这些初次接触“现代文明”的人来说,眼前的一切都足以颠覆他们的认知。
他指了指车厢内略显朴素的装饰,笑道:
“这还只是二等座。看几位的样子,衣着华贵,气度不凡,想必是富家公子吧?“
”到时候到了黔州城,可以体验体验一等座和商务座,那才是真正的奢华享受!”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暗示和挑逗。
似乎在鼓励他们去探索更深层次的“享受”。
这无疑再次激起了李世民等人的好奇心。
他们对黔州城内的“一等座”和“商务座”又有了新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