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年关风波(2/2)
柳纤云见计划落空,心里恨得咬牙,却也只能装作感激地道谢。
就在玉佩风波看似平息之际,苏婉茹又递了帖子,说是得了几本难得的孤本琴谱,想邀林晏清一同品鉴。林晏清心知这又是鸿门宴,本想推辞,却听说陈月瑶和柳纤云也会去——显然是苏婉茹想把水搅得更浑。
林晏清略一思忖,便应下了。躲是躲不掉的,不如去看看她们又想唱哪一出。
赏琴宴设在苏府的一处暖阁里。除了苏婉茹、陈月瑶、柳纤云,竟连许久未见的贺兰筝也在座。四位风格各异的美人齐聚一堂,目光或明或暗地落在最后到来的林晏清身上。
苏婉茹作为主人,倒是热情周到,先是展示了琴谱,又亲自弹奏了一曲,琴技确实精湛。一曲终了,众人捧场地称赞了几句。
贺兰筝耐不住这文绉绉的气氛,率先发难,矛头直指林晏清:“安平郡主,听说你忙于王府庶务,于这些风雅之事上不甚精通?真是可惜了。女儿家,终究还是要有些才情雅趣,才能与夫君琴瑟和鸣。”她语气带着武将之女的直白,嘲讽意味明显。
林晏清尚未开口,陈月瑶便抢着道:“贺兰姐姐此言差矣,表嫂打理王府井井有条,那才是真本事呢!是吧,表嫂?”她看似帮腔,实则把林晏清架在“不懂风雅”的位置上。
柳纤云则柔柔弱弱地附和:“是啊,表嫂能力出众,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只是……偶尔也要放松些,听听曲子,赏赏花,也是好的。”她这话,听着是关心,细品却有点暗示林晏清过于刻板无趣。
苏婉茹笑而不语,显然乐见其成。
林晏清看着眼前四人或明或暗的夹击,心中只觉得好笑。她放下茶杯,目光平静地扫过众人,嘴角噙着一抹若有似无的笑意:“几位妹妹说得都有理。风雅之事,陶冶性情,自然是好的。只是各家有各家的过法,王府事务繁杂,王爷又时常与我说起朝政民生,这心思难免就多用在了实处。比起弹琴听曲,我倒是觉得,能让王府上下安稳顺遂,让王爷无后顾之忧,或许更是本分。”
她语气不卑不亢,既承认了自己“不精风雅”,又点明了自己参与的是“朝政民生”的更高层面,直接将格局拉开,反而显得其他几人拘泥于小情小调。
她顿了顿,看向苏婉茹手边的琴谱,话锋一转:“不过,苏小姐这琴谱确实难得。我虽不精于此道,倒也认得几个字。我瞧着这谱子上的注解,似乎与宫内珍藏的《广陵散》古谱上的笔法颇有相似之处,不知可否借我细看一眼?或许能看出些门道,回头说与王爷听听,他于音律倒是略知一二。”
她这话一出,苏婉茹脸色微变。这琴谱是她费尽心机得来的,若真被林晏清看出什么不妥,或者借机在宸王面前说道,反倒不美。她连忙笑道:“郡主说笑了,不过是寻常谱子,不敢劳郡主费神鉴别。”
一场精心准备的“才艺羞辱”,就被林晏清这般轻描淡写地化解了。回去的马车上,林晏清揉了揉眉心,只觉得心累。这年关,果然过得不太平。一个两个,都变着法儿地给她找不痛快。
然而,当她回到王府,看到萧煜早已在房里等她,桌上还放着温热的“暖玉汤”和她喜欢吃的点心时,那点疲惫和烦闷瞬间烟消云散。
萧煜接过她脱下的斗篷,触到她微凉的手指,眉头微蹙,将她的手拢在掌心暖着,低沉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意味:“往后这些无谓的应酬,不想去便不去。”
林晏清靠在他怀里,感受着他身上传来的暖意和令人安心的气息,舒服地叹了口气:“总得去看看她们又想出什么新花样嘛。不然,这后院的日子,岂不是太无聊了?”
萧煜低头看她,眼中是无奈又纵容的笑意:“你呀……”
只要有他在身边,这些牛鬼蛇神的伎俩,似乎也变得无足轻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