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中秋(1/2)
淮阳王刘冉,为了逼迫一名女子做妾,于是便将她夫家逼死,要抢她过门。
没想到那女子竟然十分机敏。
从淮阳王的魔爪中逃脱,愣是一路要饭,逃到了京城。
来到了应天府衙门,对着鸣冤鼓,就是一通猛敲。
这一下,便将这一件小事,捅上了天。
朝中众说纷纭。
有人说,“这女子分明是构陷!淮阳王身为王爷,什么样的女人没有,为何还要抢一个有夫之妇?”
又有人说,“世家贵族仗势欺人久矣!仗着自己的身份,欺男霸女不说,淮阳王还在封地,随意兼并农人田地。
弄得普通人失地之后,无以为生。要么,就是卖身为奴,要么就只能当个流民,逃窜到别处……”
于是,以魏汌为首的江南士族,纷纷上奏,奏请昭明帝,严查此事。
但以魏沨为首的世家大族,又上奏说明。
这女子越级告状,乃是诬陷,希望昭明帝将她斩立决,以儆效尤!
有人当朝甚至讽刺魏沨。
“安王还曾经与淮阳王争过姬妾,如今竟帮着他说话!”
魏沨却道:“我与他有旧怨,还愿意为他说话,可见我出自公心,并未徇私!”
·
昭明帝被吵得焦头烂额,把他们都赶出朝堂。
只留下魏渊一人。
“你怎么看?”
魏渊面不改色:“还未查明,不知真相,儿臣没有看法。”
昭明帝皱着眉头,叹气:“若是查明之后,真如那女子所言,你觉得又该如何?”
魏渊道:“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如果那女子所言非虚,依照大端律法,淮阳王犯了杀人之罪,该怎么判就怎么判!”
昭明帝看着他一本正经的样子,竟笑了出来。
“你竟觉得,朝中之事,都这么简单么?”
魏渊一直低着头,听到此言,竟抬头,直直地看着昭明帝。
“既然朝廷颁布了律法,难道不就是为了遇事之后,有个准则,可以按此行事?
若是不守律法,那还颁这个法做什么?若是那样,衙门口的登闻鼓,也可以撤了。三司衙门的官员,大可赋闲回家去……”
“你!”
昭明帝被魏渊堵的,竟然说不出话来。
想要骂他,但偏偏他又说得在理。
自己也不知在生什么气。
他憋了一会儿,把案卷扔了下去,冷声道:
“既然你说要按律法去审,那你就去审吧!朕倒要看看,你能审出个什么结果来!”
·
所有人都觉得,这事儿是个烫手的山芋。
可魏渊却不觉得。
在他看来,此事十分简单。
先是审了那名告状的女子,让人做了笔录。
又派人去淮阳王封地,找人查问实情。
甚至找到那女子丈夫的埋骨之地,将人从坟茔中,挖了出来。
虽然尸体已经化为白骨,但依旧让仵作认真查看了他的尸骨。
见骨头上有多处骨折的痕迹,让人记录在案后,便连夜将卷宗送回了京城。
而这时,魏渊却还在和淮阳王喝酒叙旧,十分闲适。
淮阳王以为,不过是走个过场。
然而魏渊回到京城,就把所有卷宗整合一处,当众呈送到朝堂之上。
·
这下,两派又开始吵个不停。
“杀人者死,如今不止杀人,还强占民女,此等伤天害理之事,若是不加以严惩,恐怕不能服众!”
“淮阳王并非亲手杀人,你们到底是想要严惩杀人元凶,还是想借此机会,党同伐异?”
昭明帝又一次把他们都轰出去。
将魏渊留下,问他:“你去淮阳一趟,以为如何处置?”
魏渊这次倒是十分恭敬:“父皇心中已有打算,何必再问儿臣。”
昭明帝叹道:“若是不处置,恐怕这群仕人,会一直上奏,对此事不满。若是处置,又恐伤了世族老人的心啊……”
魏渊却面容十分平静。
“他们做事之时,但凡有三分想过,父皇会有今日的为难,也不会有今日的局面了。
再者,世家大族,本就是百足之虫,不至于少一虫足,就伤其元气。若真有此奇效,更应该将这一足斩断,以绝后患才是!”
·
魏渊一句话,瞬间点醒了昭明帝。
昭明帝自认雄才伟略,一代明主。
向来杀伐决断,如今竟会被朝臣吵昏了头,听信他们那些胡搅蛮缠的鬼话!
他迅速下旨,将淮阳王抓至京城。
三司会审后,剥其王爵,流放至琼州,淮阳王之食邑田产,皆分给当地无地流民百姓。
一时间,昭明帝在民间声誉极高。
朝中那些寒门出身的官员,对昭明帝和魏渊,都赞不绝口!
这些人本来就出身一般,又没有倚仗,于是纷纷自发地聚集在魏渊周围。
浙江一事,魏渊把魏汌得罪了。
淮阳王一事,又与魏沨有了矛盾。
于是,三足鼎立之局面,就这样在朝中形成。
·
昭明帝虽然知道,三子之间,争得厉害。
他问全福:“你说,他们三人,到底谁能接手,这百年之后的千秋大业?”
全福恭敬回道:“老奴如何知道这些?不过,无论是谁,皆是陛下血脉。三位王爷如此上进,也是大端朝的福气啊!”
昭明帝叹道:“我以为,家中诸子,兄友弟恭,和气友爱。没想到,竟会是今日这般模样。我一直以为,家和万事兴,如今……”
全福劝道:“陛下多虑了!三位王爷不过是政见不同,私下里,还是十分有礼数的。”
昭明帝知道他不过是宽慰自己,只能叹了口气。
“这次中秋家宴,在宫中操办,让他们把家人都带来,好好团聚一番。”
“陛下这番良苦用心,想必王爷们,定然明白陛下深意。”
“但愿如此吧……”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