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重生三国之三造大汉 > 第360章 凤雏之殇

第360章 凤雏之殇(2/2)

目录

这个冬天,长安城格外寒冷。但帝国的气象,却并未因一位重臣的病危而黯淡。

岁末年初,连续不断的捷报和贡品涌入长安。

西域都护府传来消息,乌孙、龟兹等国遣使入长安,献上汗血宝马、玉器、地毯,并誓言永为汉臣,绝不敢再劫掠丝路商队。丝绸之路,这条连接东西的黄金动脉,在季汉兵锋的保障下,变得前所未有的畅通和安全。

跨海贸易的舰队也凯旋归来。他们在夷洲以及刚刚设立的都护府,携回了大量的白银、珍珠、以及许多中原从未见过的动植物物种。

万国来朝,八荒宾服。这是自光武中兴以来,大汉声威最盛的时节!

为庆贺这空前的文治武功,皇帝刘禅下旨,在未央宫前殿举行盛大的元日大朝会暨新年宴会。他要让天下,让那些远道而来的使臣,看看如今大汉的煌煌气象!

元日那天,长安城张灯结彩,万人空巷。未央宫前,旌旗招展,仪仗森严。文武百官身着崭新的朝服,按品秩肃立。来自西域各国的使者,穿着五彩斑斓的异域服饰,戴着高高的皮帽;来自邪马台国的使者,身着简陋的麻衣,神情敬畏而惶恐;还有南中、交趾、辽东等地的部族首领,济济一堂。

刘禅高坐龙椅,气宇轩昂,大汉天子的威仪尽显。诸葛亮率群臣山呼万岁,声震殿宇。

宴会开始,钟鼓齐鸣,雅乐奏响。身材婀娜的宫娥翩跹起舞,力士表演着角抵杂技。来自天南海北的珍馐美馔,被络绎不绝地呈上席案。西域的葡萄美酒,江南的醇香米酒,海外带回的奇异果酿,香气四溢。

在这极致的喧嚣与繁华中,一个消息悄然传开,让欢乐的气氛更添了一丝近乎神迹的感慨——病危的庞司空,今日精神竟奇迹般好转,由家人用软轿抬着,来到了宫门外!他坚持要亲耳听听这万国来朝的贺声,亲眼看看这大汉重光的盛景!

刘禅和诸葛亮闻讯,立刻命内侍将庞统的软轿抬至殿前廊下,赐座,并亲自离席敬酒。当庞统透过廊柱,看到那殿内殿外人头攒动、华服耀眼的景象,听到那不同语言汇成的、对大汉皇帝的称颂,他那灰败的脸上,竟真的泛起了一丝久违的红晕,浑浊的眼中,也闪烁起一点欣慰的泪光。

或许,正是这煌煌盛世的气象,这毕生追求终于得见的满足,化作了一股无形的生命力,硬生生拖住了他迈向幽冥的脚步。他,竟然真的撑过了那个被太医断言难熬的冬天。

爆竹声中,又过一年。春回大地,渭水破冰,柳梢绽出新绿。长安城的人们,渐渐从新年的狂欢中走出,重新投入到各自的生活中。然而,司空府门前悬挂的白色灯笼,以及府内终日弥漫的草药味,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人们,那位支撑起帝国半壁军工的巨人,已到了最后的时刻。

开春后不久,庞统的病情急转直下,大部分时间都处于昏睡状态,偶尔清醒,也只是望着窗外的春光,眼神空洞。

这一日,清晨。庞统突然精神了些,示意儿子庞宏扶他坐起。他看着窗外庭院中抽出嫩芽的桃树,沉默良久,忽然,他用尽全身力气,嘶声高呼,声音虽不大,却字字清晰,如同杜鹃啼血:

“北伐——!”

“北伐——!!”

“北伐——!!!”

三声呼喊,耗尽了他最后的气力。他猛地向后一仰,靠在枕上,双目圆睁,望着北方,气息渐渐微弱,直至彻底消失。

公元248年春,季汉司空、雒阳侯、霹雳营创始人庞统,病逝于长安府邸,享年六十八岁。

庞宏痛哭失声,旋即强忍悲痛,身着孝服,直奔未央宫报丧。

噩耗传来,举朝震悼!

刘禅亲自拟旨,追思庞统功绩:

“故司空庞统,识度恢弘,谋略渊深,佐先帝开基,助朕守成。定策于荆益,建功于雍凉,奇计破敌,霹雳惊夭。更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于军械之道,匠心独运,造‘神火’利器,铸北伐之基。勋劳卓着,国之柱石。今遽尔薨逝,朕心摧裂。”

追赠庞统为太傅,爵进封“宛陵侯”,赐谥号“武襄”(威强睿德曰武,甲胄有劳曰襄,亦取“襄赞”之意,肯定其辅佐之功),命以亲王规格治丧,其子庞宏袭爵,加封散骑常侍。

诸葛亮相府,闻听士元临终三呼“北伐”,再看到那黑匣中记载着“破山吼”最终数据的、密密麻麻沾着血点的稿纸,他独立庭中,仰望北方天空,久久不语。悲伤如潮水般涌来,却又迅速被一股更加坚定、更加炽热的意志所取代。

挚友用生命铺就了最后的道路,敲响了最后的战鼓。北伐,已不再是战略选择,而是使命,是承诺,是对所有逝去英魂的告慰!

他回到书房,铺开地图,目光如炬,落在了那太行山脊,那道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关卡——壶关之上。

“士元,你安心去吧。”诸葛亮低声自语,声音平静,却蕴含着雷霆万钧的力量,“壶关,必破!曹魏,必亡!天下一统,就在今朝!”

他提起笔,开始起草一道道调兵、运粮、督造军械的命令。帝国的战争机器,在短暂的沉寂与内部整合后,再次发出了低沉而恐怖的轰鸣,这一次,它的目标,是彻底碾碎北方的最后抵抗,完成华夏的终极一统。

凤雏陨落,龙旗北指。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更加辉煌的时代,即将在血与火中,磅礴开启。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