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重生三国之三造大汉 > 第311章 许昌疑云

第311章 许昌疑云(1/2)

目录

汝阳城头,汉旗飘扬。诸葛亮并未在此多做停留,这座豫南重镇更像是一个跳板和诱饵。在稍作休整,安抚民心,并留下部分兵力驻守后,他再次展现出令人瞠目的战略机动性,如同一位最高明的棋手,在广阔的棋盘上同时落下数子。

“朱然听令!”

“末将在!”

“命你率两万兵马,自汝阳西出,沿洧水北上,做出威胁颍川腹地之态,并相机攻取新野!若遇魏军主力,不可浪战,以牵制袭扰为主,使其不能东顾!”

“得令!”朱然领命而去。他的任务是在西线制造压力,搅动颍川,让司马懿感觉蜀军的兵锋已然逼近洛阳外围。

“陆抗听令!”

“末将在!”

“命你率本部五千精锐,扫荡汝南郡其余负隅顽抗之魏军据点,肃清残敌,巩固我军后方,并保障粮道畅通!务必使汝南全境,尽归王化!”

“遵命!”陆抗沉稳应诺。这是巩固战果的必要步骤,也是锻炼年轻将领独当一面的机会。

最后,诸葛亮看向一直静立一旁的陆逊,语气郑重:“伯言,此战关键,在于许昌方向。需劳你亲自出马。”

陆逊心领神会:“丞相欲使逊为疑兵?”

“然也。”诸葛亮颔首,“命你率三万兵马,多带旌旗鼓乐,大张旗鼓,做出我军主力姿态,自汝阳北进,直逼许昌!沿途广布营垒,昼夜鼓噪,做出强攻之态!我要让司马懿确信,我大汉的目标,便是这中原心腹——许昌!”

诸葛亮内心:陆伯言演这出戏最合适不过了,气质沉稳,用兵老辣,由他冒充主力,司马懿想不信都难!

“逊,明白。”陆逊淡然领命,他深知此任务之重,关乎整个战略棋骗的成败。

与此同时,诸葛亮亦飞鸽传书,命令驻扎在宛城的关平、徐庶所部,立刻向当面之敌——由司马师与羊祜防守的叶县、昆阳一线——发动猛烈攻势!做出自西南方向夹击许昌,打通宛城与豫州联系的态势!

一时间,整个中原战局风起云涌!

西线,朱然兵锋指向新野、颍川;

西南线,关平猛攻叶县、昆阳;

南线,陆逊“主力”浩浩荡荡,直扑许昌!

三路大军,如同三支利箭,目标似乎都隐隐指向了同一个核心——许昌!一旦许昌有失,则洛阳东部门户洞开,魏国腹地将彻底暴露在蜀军兵锋之下!

蜀军这突如其来的、看似志在必得的三路攻势,尤其是陆逊“主力”直扑许昌的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魏国朝野引起了巨大恐慌!

许昌,乃魏国五都之一,汉献帝曾在此建都,政治意义重大,更是洛阳东面的重要屏障!此地若失,不仅洛阳震动,整个中原的人心向背都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告急文书如同雪片般飞向洛阳。刚刚因为“确认”诸葛亮在汝南而稍松一口气的司马懿,接到战报后,脸色瞬间变得无比凝重。

“陆逊率主力北上?关平猛攻叶县?朱然西进新野?”司马懿在太尉府中踱步,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案几,“诸葛亮……你到底想干什么?如此三面出击,兵力分散,绝非稳妥之道……除非,其志不在小,真欲一举拿下许昌,而后三面合围洛阳?!”

这个推断,符合逻辑,也符合诸葛亮以往“隆中对”中规取中原的战略构想。更重要的是,陆逊的动向太过逼真!斥候回报,蜀军队伍庞大,旌旗蔽日,营垒坚固,绝非佯动!而且是由陆逊这等名将亲自统领!

“父亲!许昌万不可失!孩儿愿率兵驰援!”司马昭在旁请战。

王昶亦沉吟道:“太尉,观蜀军态势,似倾力而来。许昌若仅靠现有守军,恐难久持。需太尉亲临,方能稳定局势。”

司马懿目光锐利,扫过舆图上那三支指向许昌的红色箭头,终于下定决心:“传令!点齐洛阳中央军五万,本太尉亲自出征,驰援许昌!洛阳防务,交由蒋济、司马昭等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