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重生三国之三造大汉 > 第245章 秦巴砺剑:东三郡归汉

第245章 秦巴砺剑:东三郡归汉(2/2)

目录

“夏侯霸匹夫之勇,欲效申耽故事,据城死守。”孟达观察敌情后道,“然其将兵力尽集城内,外围山险要隘反而空虚。我有一计……”

孟达早年经营东三郡时,曾为狩猎或避祸,探得一条可绕至上庸城后白马山的隐秘采药小径,极其难行,早已废弃多年,魏军定然不备。

“大将军可率主力,大张旗鼓,于正面佯攻,吸引夏侯儒注意。达愿亲率死士一千,由犬子孟兴引路,沿此小径,翻越白马山,奇袭上庸城北门!届时举火为号,内外夹击,上庸可破!”

刘封闻言,击掌称善:“此计虽险,然出奇制胜!便依孟将军之言!我必死死钉在城下,绝不让夏侯儒分心他顾!”

是夜,孟达、孟兴挑选千名善于山地攀爬的精锐,多带绳索钩爪,偃旗息鼓,悄然离营,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接下来的三日,刘封指挥大军,每日轮番向上庸各门发动猛烈佯攻!霹雳营将剩余火器几乎全部用上,轰击城墙,声势极大。夏侯霸果然中计,亲临城头督战,将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正面防御上,不断从城内抽调兵力补充防线。

第三日深夜,上庸城北,白马山方向,突然升起三支巨大的火箭,划破夜空!

“信号!孟将军得手了!全军听令!总攻开始!”刘封见状,大喜过望,立刻下令预备好的精锐部队,对正面城门发起真正的、也是最猛烈的冲击!

此时,上庸城北门已陷入一片混乱!孟达率死士如神兵天降,从背后突然杀出,迅速解决了守门魏军,打开城门,并四处纵火制造混乱!

“北门破了!汉军杀进来了!”

凄厉的喊声在城中响起。正忙于应付正面进攻的魏军瞬间腹背受敌,军心大乱!夏侯儒惊怒交加,试图率亲兵反扑夺回北门,却被入城的孟达部死命挡住。

与此同时,刘封的主力也趁势猛攻,终于撞开摇摇欲坠的正面城门!汉军如潮水般涌入城中!

巷战爆发,但失去统一指挥和斗志的魏军很快溃败。夏侯儒力战,被孟兴一箭射中肩膀,遭乱军擒获。

上庸,以相对较小的代价攻克。此战,孟达的奇谋和刘封的正面强压配合无间,堪称经典。

连下两城,汉军士气大振,但也疲惫不堪,尤其霹雳营的火器几乎耗尽。最后一个目标——西城,横亘眼前。

西城地处汉水之滨,是东三郡通往汉中、南阳的枢纽,城防最为坚固,守将郭淮之侄郭配,深通兵法,非申耽、夏侯儒可比。他吸取前两城教训,不再单纯守城,而是主动派兵控扼城外西城山、女娲山等制高点,构建了层次纵深的防御体系。

刘封、孟达深知,这将是最难啃的一块骨头。一面飞马向汉中请求增援和补给,一面稳步推进,与郭配争夺外围要点。

战斗变得异常残酷和胶着。双方在西城山麓反复拉锯,每一个山头,每一处隘口,都经过惨烈的争夺。汉军虽骁勇,但魏军凭借地利死守,寸土不让。战事陷入僵局,持续了近一个月。

就在刘封、孟达焦虑之际,汉中的援军和物资终于抵达!不仅带来了生力军,更关键的是,补充了大量的霹雳弹和火油!庞统对东三郡战事极为关注,优先保障了这里的火器供应。

得到补充的汉军,攻势再度凌厉起来。刘封决定,不再与魏军在山地纠缠,集中所有力量,直扑西城主城!

“将所有轰天炮、震天弩,全部推至西城山下!目标——西城城墙及城内箭楼!给我不计成本,轰!”刘封下了死命令。

霹雳营将所有家底亮出,进行了开战以来最猛烈、最持久的一次火力准备!震天雷如同冰雹般砸向西城,爆炸声连绵不绝,整个西城地动山摇,城墙多处出现裂痕,箭楼起火,城内浓烟滚滚,守军伤亡惨重,人心惶惶。

郭配虽竭力弹压,但在这种超越时代的火力打击下,军心士气已濒临崩溃。

火力准备后,刘封、孟达亲率精锐,发动总攻!汉军将士如同猛虎下山,顶着残存的箭矢,架起云梯,疯狂攻城!

郭配率魏军做最后抵抗,战斗进入白热化。关键时刻,孟达再次展现其敏锐的战场嗅觉,他发现一段被火器严重破坏、守军注意力被吸引的城墙段,亲自率一支敢死队,冒着箭雨,强行攀爬,终于第一个登上城头!

“汉将孟达在此!降者不杀!”孟达的怒吼在城头响起。汉军见状,士气大振,纷纷从这个缺口涌上城头。

城防终于被彻底突破。郭配见大势已去,试图突围,被刘封截住,战不数合,被刘封一刀劈于马下。

主帅战死,西城魏军抵抗彻底瓦解。历时近三月,大小战斗数十场,东三郡终于全部克复!

站在西城残破的城楼上,望着脚下重归汉家疆土的土地,刘封与孟达相视一眼,皆看到对方眼中的疲惫、欣慰与释然。这一路征战,艰难远超预期,但他们终究是凭着自己的谋略与血勇,啃下了这块硬骨头,洗刷了昔日的耻辱。

“速向长安、宛城报捷!”刘封下令,声音沙哑却充满力量,“东三郡,已复!”

捷报飞传,长安欢腾。刘禅下旨,嘉奖有功将士,敕令刘封、孟达妥善安抚地方,整修城防,将东三郡真正纳入大汉治下。

此战,不仅打通了汉中东出的战略通道,极大威胁了魏国魏兴郡及洛阳西侧,更重要的,是证明了刘封、孟达已彻底蜕变为可独当一面的汉室忠臣良将。他们的胜利,也为中路关平攻打宛城,提供了坚实的侧翼保障,使得曹魏在荆州方向的压力倍增。

秦巴山区的硝烟渐渐散去,但汉军的旗帜,已牢牢插在了东三郡的城头,宣告着这片失地的回归,也为诸葛亮的三路伐魏战略,奠定了西线的重要基石。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