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名义:最强省四赵达功 > 第103章 尘埃落定

第103章 尘埃落定(2/2)

目录

紧接着,赵达功代表汉东省政府,向全国乃至全球正式发布了《汉东省关于吸引集聚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若干政策措施》。这份被称为“汉东人才新政”的文件,力度空前:对顶尖人才团队提供最高上亿元的项目资助;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给予充足的科研经费和极具竞争力的薪酬待遇;解决人才住房问题,提供高品质人才公寓或丰厚的购房补贴;甚至细致到为其配偶就业、子女入学提供“一站式”服务和绿色通道……

赵达功的宣讲条理清晰,数据详实,承诺具体,通过媒体直播,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引发热议。“汉东抢人”一度冲上网络热搜榜前列。国内外主流媒体也纷纷报道,认为汉东省此举展现了其转型升级、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决心和魄力。

这次招商引资大会,不仅吸引了商界的目光,更引来了国内外以及来自帝都有关领导的高度注视。

汉东省,在沙瑞金病休、高育良即将去职的敏感时期,以刘长生和赵达功为核心,向外界展示了一个依然稳定、充满活力、大步向前的形象。

仿佛是与这场经济盛事相呼应,在帝都,中组部的部委会议也在严肃的氛围中召开,重点研究汉东省的人员任职安排。

关于高育良的职务调整,几乎没有悬念。

经过会议研究,决定免去高育良同志汉东省委副书记、常委、委员和省政法委书记的职务,调任汉东省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

这一决定,在参会众人心中早已是预料之中,程序性地一致通过。

一个时代,在红头文件的字里行间,正式落幕。

然而,关于谁接任汉东省委副书记这一关键职位,会议讨论却显得有些激烈。

首先发言的两位副部长,几乎同时倾向于由汉东省纪委书记田国富接任。他们列举了田国富在纪委系统的工作经历,认为其原则性强,由他出任副书记,有助于加强省委班子的纪律监督和党风廉政建设。

但这一提议,遭到了副部长张海洋的明确反对。他扶了扶眼镜,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国富同志到汉东担任省纪委书记以来,其工作能力和成效,是有待商榷的。在前期一些关键问题的处理上,显得犹豫不决,甚至一度陷入被动。比如对汉东省检察院反贪局的行动问题的调查,就未能及时把握方向。我认为,田国富同志目前尚不具备担任省委副书记这一要职所必需的宏观驾驭能力和处理复杂局面的魄力。”

张海洋的反对理由直接且尖锐,让会议室出现了短暂的沉默。

这时,中组部常务副部长李江山清了清嗓子,开口了。他提出了不同的人选:“我建议,考虑由汉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赵达功同志兼任省委副书记。”他接着详细阐述了理由,“赵达功同志到汉东后,在政府经济工作方面表现出色,思路清晰,魄力十足。他与省长刘长生同志紧密配合,成功推动了静海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落地和快速发展,近期主导的汉东省全球招商引资大会和汉东人才引进政策宣讲,在全国范围内都产生了积极影响,为汉东省的经济发展和未来竞争力提升,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当前汉东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由熟悉经济工作、能力突出的同志担任副书记,有利于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符合汉东发展的最大利益。”

李江山的发言,有理有据,紧扣汉东发展的实际需要。

最终,主要领导一锤定音:“江山同志的意见很有道理。汉东现在的发展势头很好,稳定压倒一切。赵达功同志熟悉情况,有能力,有成绩,可以压更重的担子。我同意由赵达功同志任汉东省委副书记,兼任常务副省长。”

会议最终还决定,调赣西省政法委书记孙彦霖同志,跨省交流至汉东省,担任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填补高育良留下的空缺。

孙彦霖在政法系统口碑不错,由他出任此职,也体现了中央对汉东政法系统拨乱反正、重塑形象的期望。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