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黑悟空:混沌纪元 > 第214章 道痕初现

第214章 道痕初现(2/2)

目录

就在忘忧川的情况暂时得到控制之时,新生悟空那完善治理的敕令与相关资源,也终于抵达了西牛贺洲。新任的西海龙王敖闰(敖烈代掌兵权后,敖闰更为谨小慎微)甚至主动派来了龙族工匠,协助修复水利。文曲星宫编纂的《新规释疑》初稿也开始在部分地区试发行。

制度的阳光,开始照耀这片土地。

九天凌霄殿。

新生悟空的神念,清晰地感知着忘忧川发生的一切。他看到了紫霞以“有情”之道化解个体心结的过程,也看到了玄瑛在其中的配合与转变。对于最终的结果,他并无不满,混乱被遏制,民心稍安,这符合他的预期。

然而,他更关注的,是整个过程所展现出的“效率”问题。

紫霞的方法,需要极高的个体修为与对人心细腻的洞察力,且进展缓慢,依赖于特定个体的长期投入。这对于需要快速稳定庞大三界的新生天庭而言,并非最优解。在他看来,完善的制度、清晰的规则、高效的执行、以及足以威慑任何越轨行为的力量,才是确保长治久安的基石。个体的温情与耐心,固然可贵,但不能成为维系秩序的主要手段。

“忘忧川之事,可为一地之法,难为天下之法。”他心中已有论断,“紫霞之道,适于修身,适于教化,然于定鼎乾坤、梳理阴阳之大业,其力有未逮,其效亦迟缓。”

他欣赏紫霞的善良与坚持,但也更坚定了自己以“绝对秩序”为核心的治理理念。他认为,只有先以铁腕奠定一个不容挑战的框架,将一切可能引发混乱的因素(包括过度的个人情绪与宗族势力)都约束在规则之内,才能为紫霞所追求的“有情”与“和谐”提供生长的土壤。顺序,不可颠倒。

而他对混沌尊者这“攻心”手段的评估,也再次提升。这不再是简单的力量对抗,而是对其统治根基的腐蚀。他必须加快完善天庭的基层治理体系,同时,也要开始着手研究,如何从法则层面,更有效地识别、隔离乃至净化这种与情绪共生的混沌“心毒”。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了那无尽虚空。他知道,混沌尊者一定在观察着忘忧川,观察着他与紫霞应对方式的差异。

“想以此等伎俩,动摇朕之心志,离间朕与同道乎?”新生悟空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可笑。”

他并未因忘忧川事件而对紫霞产生任何不满或猜忌,相反,他更加确认了双方道路的差异与互补的可能。但他绝不会因为这种差异,而改变自己既定的、以效率和规则为先的方略。

然而,就在新生悟空自信能掌控一切,认为理念差异不过是治理手段不同之时,他并未察觉到,那隐匿在无尽虚空的混沌尊者,所图谋的,远不止于制造基层的混乱。

混沌尊者的意念,如同无形的蛛网,在忘忧川事件之后,悄然缠绕上了几个看似微不足道,却可能引发连锁反应的关键点——一位在调解中认为紫霞仙子“偏袒”流民而心生不满的本地乡绅;一位觉得玄瑛仙子身为巡世使却对紫霞“言听计从”而暗自嘀咕的低阶仙官;甚至……是那位将忘忧川处理情况整理成文书、准备上报天庭的文吏,在书写时,笔锋不自觉地带上了对紫霞那“耗时耗力”方法的微妙质疑……

这些细微的念头,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看似微不足道,却可能在特定的环境下,被不断放大、扭曲,最终汇聚成影响大局的暗流。

道痕,已然初现。并非显眼的分裂,而是理念与实践的差异,在具体事件中留下的细微印记。这些印记,在混沌尊者有心的窥探与撩拨下,是否会逐渐演变成难以弥合的裂痕?而新生悟空那坚信“绝对秩序”可包容一切的理念,又是否能真正理解和容纳紫霞那看似“低效”却直指人心的“有情”之道?

平静的海面下,暗流的涌动,愈发复杂难测。新生悟空与混沌尊者的对决,在武力、制度之后,终于蔓延到了最难以捉摸的理念与人心层面。而紫霞仙子,则不可避免地,被卷入了这场漩涡的中心。她的道,她的选择,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未来三界的走向,是走向冰冷而高效的绝对秩序,还是保留一丝温情与弹性的平衡之道?抑或是……在两者的碰撞与磨合中,走出一条前所未有的新路?这一切,都还是未知之数。但风暴的气息,已然越来越近。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