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说好的编剧呢?你怎么成曲爹了? > 第73章 会议

第73章 会议(2/2)

目录

“现在找我的本子不少,大多是类似的偶像剧或者仙侠剧,片酬开得很高。但我心里有点……没底。”

周鹏斟酌着词句,“演多了同类角色,感觉自己像是在重复。我想试试更有挑战性的,像您拍的这种,能扎到人心里的戏。”

林墨看着他,能感受到这个年轻人内心的挣扎和对进步的渴望。

他给周鹏倒了杯水,缓缓道:“想突破是好事。但你要想清楚,走更艰难的路,意味着可能失去眼前的一些东西,比如热度,比如商业价值。而且,真正的挑战不在于角色类型,而在于你是否能真正理解并成为那个人物。”

他指了指白板:“比如我写的这个李建国,他不是靠颜值或者耍帅就能撑起来的。”

“你需要去理解他为什么会在下岗通知下来后,躲在厕所里无声地流泪;需要去体会他面对儿子质问‘为什么我们家这么没用’时,那种无言以对的痛苦和愧疚。”

“这需要沉下来,需要生活阅历的积累,甚至需要‘毁掉’你现在光鲜的形象。”

周鹏认真地听着,眼神闪烁。他沉默了片刻,重重地点了点头:“林导,我明白了。谢谢您。我会好好想想,也会努力去争取这样的机会。”

送走周鹏,林墨的心情有些复杂。他欣赏周鹏的追求,但也深知这条路的艰辛。

他自己,不也正走在一条充满未知的“艰难之路”上吗?

几天后,花砚庭召集了一次小范围的高层会议,听取林墨关于《北方灰烬》项目的最新进展。

林墨带着初步完成的剧本梗概、部分精彩场景片段以及完善后的人物小传,走进了会议室。

他清晰地阐述了故事主线、核心冲突、人物弧光以及他试图通过这个项目表达的时代思考与人文关怀。

“……这不是一个歌颂或者批判的故事,它是一个记录,一种呈现。我想展现的是,在宏大的时代转折中,普通个体如何承载重量,如何寻找尊严,以及那些看似被抛弃的价值观,是否在灰烬中依然保有温度。”林墨的陈述冷静而恳切。

会议室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几位高管传阅着剧本片段,表情各异。

一位负责市场的副总率先开口,语气谨慎:“林导,剧本很有力量,文学性很强。但是……它的基调是否太过沉重?现在市场的主流是轻松、解压,或者是强情节的类型片。这样一部现实题材,偏文艺风格的影片,我们担心它的商业回报。”

另一位制作出身的副总则从另一个角度提出疑问:“场景和时代感的还原需要大量资金,下岗潮涉及的背景也比较敏感,审查层面是否存在风险?我们需要评估可控性。”

质疑声接踵而至,核心都围绕着商业与风险的平衡。

林墨耐心地听着,没有急于反驳。他知道这些担忧是合理的,是商业公司必然的考量。

等众人说完,他才开口,语气平和却不容置疑:“我理解各位的顾虑。关于市场,我认为观众的需求是多元的。

前有《英雄本色》的商业成功,后有《这个男人来自地球》的口碑积累,证明了我们有能力驾驭不同类型,也培养了一批认可我们品质的观众。”

“《北方灰烬》或许不会像商业大片那样爆发出惊人的票房,但它能夯实华星‘有品质、有担当’的品牌形象,这种无形资产的价值,长期来看至关重要。”

他顿了顿,继续道:“关于审查,我会在剧本阶段就与相关部门进行充分沟通,确保故事基调积极,展现的是人们在困境中的坚韧和对未来的希望,符合主流价值观。”

“至于制作成本,我们可以采取更灵活的制片方式,利用实景和本地资源,控制在不影响成片质量的合理范围内。”

他的回答条理清晰,既回应了质疑,也展现了对项目全局的掌控力。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