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宋闲医 > 第47章 你的画风不对啊

第47章 你的画风不对啊(1/2)

目录

韩琦的声音不高,却像一只无形的手,瞬间扼住了大厅内所有的嘈杂与喧嚣。

方才还觥筹交错、谈笑风生的宾客们,齐刷刷地转过头,躬身行礼,口中称着“韩相公”。

苏哲也跟着苏轼有样学样地拱了拱手。

他抬眼打量这位北宋政坛的顶级大佬,只见韩琦年约五十,面容清瘦,下颌留着一丛打理得一丝不苟的短须。

他没有寻常高官那种盛气凌人的官威,眼神反而像一潭深不见底的古井,沉静,却又仿佛能洞悉一切。

这老狐狸,段位不是一般的高。

苏哲心里默默给出了评价。

“诸位不必多礼,今夜只是私宴,切莫拘束。”韩琦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目光缓缓扫过全场,在每一位重要宾客脸上都停留了恰到好处的一瞬,最后,他的视线精准地锁定了苏哲。

“这位,想必就是近日在京中声名鹊起,救人无数的苏哲,苏先生了吧?”

来了,来了,万众瞩目的“产品发布会”正式开幕,他就是那个被摆在c位展台上的“新品”。

苏哲心中警铃大作,脸上却不得不挤出一副“哎呀被您发现了真是荣幸”的表情,谦虚道:“韩相公谬赞,小子不过是懂点粗浅手艺的市井郎中,当不得一个‘先生’。”

“诶,苏先生过谦了。”韩琦迈步走来,他身边的官员们自动分开一条道路。

他走到苏哲和苏轼面前,笑道:“能得子瞻引为知己,可不是寻常的市井郎中能做到的。方才听闻二位从‘人体机械论’聊到‘文章边际成本’,新奇有趣,连老夫都听得入了神啊。”

这话一出,全场哗然。

人体机械论?

文章边际成本?

这都什么跟什么?

在座的都是大宋顶级的文化人,自问学富五车,却被这两个闻所未闻的词给砸蒙了。

他们看向苏哲的眼神,不由得又多了几分惊疑不定。

苏轼哈哈一笑,为好友解围道:“韩相公见笑了,都是苏先生的奇谈怪论,轼不过是听个新鲜罢了。”

苏哲则在心里疯狂吐槽:好你个韩琦,一上来就给我上强度!

这是捧杀啊!

把我架在火上烤,就是想看看我这只“新式武器”到底有多少隐藏功能是吧?

行,你想看,我就演给你看。

他清了清嗓子,对着韩琦一拱手,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韩相公明鉴。其实这万事万物,道理都是相通的。治病救人,讲究对症下药,一分钱的药材治一分钱的病,这是成本。治理国家,讲究因地制宜,量入为出,这也是成本。写文章嘛,看似不费一文,实则耗费心血精神,更是天底下最昂贵的成本。小子我生性怕麻烦,又贪财,所以算得比较精细,让诸位见笑了。”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解释了那些“怪词”,又把自己“贪财怕麻烦”的人设给死死焊住了。

韩琦深深地看了他一眼,眼中的赞许之色更浓,抚掌笑道:“好一个‘万事万物,道理相通’!苏先生之见,深得格物致知之精髓。来,入座,今日定要与先生和子瞻好好聊聊!”

随着主人家入席,宴会正式开始。

丝竹声起,歌姬舞女穿梭其间,气氛再次热烈起来。

苏哲被安排在了靠近主桌的席位,与苏轼相邻。

他可不管什么官场机锋,眼前的山珍海味才是正经事。

他一边跟苏轼低声交流着“这道东坡……哦不,这道红烧肉的火候差了点意思”,一边毫不客气地大快朵颐。

这副饿死鬼投胎般的吃相,与周围那些浅酌慢饮、故作风雅的文人士大夫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引来了不少鄙夷的目光。

终于,有人坐不住了。

酒过三巡,一名坐在中段,面容倨傲的年轻官员站了起来。

他先是向韩琦和满座宾客敬了一杯酒,随即目光一转,如利剑般直刺苏哲。

“韩相公,在座诸公,晚生何文远,有一言不吐不快。”

此人苏哲有点印象,似乎是右相李墨门下的一个得意门生,标准的守旧派,看自己不爽简直是写在脸上了。

苏哲嘴里还塞着一块蟹黄酥,闻言眼皮都懒得抬一下,心道:来了,KpI考核的第二道大题来了。

只听那何文远朗声道:“今夜韩相公设宴,群贤毕至,我等在此吟诗作赋,畅谈文章,实乃汴京一大盛事。方才听闻苏先生高论,将我等文人安身立命之本,说成是……‘一本万利’的生意,言辞虽奇,却未免,太过市侩了吧?”

他顿了顿,声音拔高了几分,带着明显的挑衅意味:“我辈读书人,讲的是‘文以载道’,是风骨,是气节!苏先生以医术闻名,想必是‘术’的大家。只是不知,苏先生在钻研‘医术’之余,可曾涉猎过‘文道’?今日此情此景,苏先生何不即兴赋诗一首,也好让我等见识一番,这‘生命组织精密修复术’的大家,笔下究竟是何等风光?也好让我等明白,这‘道’与‘术’,究竟有何不同!”

话音刚落,满场寂静。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苏哲身上,有好奇,有期待,但更多的是幸灾乐祸。

这招太狠了!

让你一个拿手术刀的跟一群玩笔杆子的比写诗?

这不是公开处刑是什么?

谁不知道苏哲是个市井出身的郎中,就算医术再神,那也是“百工技艺”的范畴,跟阳春白雪的诗词文章根本不是一个路数。

何文远这分明是想让他当众出丑,狠狠地折辱他一番,顺便也打一打举荐他的韩琦的脸。

苏轼的眉头立刻皱了起来,正要起身替苏哲说话,却被苏哲在桌下轻轻按住了手。

苏哲慢条斯理地咽下最后一口蟹黄酥,用餐巾擦了擦嘴,这才懒洋洋地抬起头,看向何文远,脸上挂着一副“你是不是有病”的表情。

“何……何公子是吧?”苏哲挠了挠耳朵,“你让我作诗?”

“正是!”何文远昂首挺胸,一副为你好的模样,“还请苏先生不吝赐教。”

“赐教不了,真的。”苏哲摆了摆手,一脸真诚,“我就是一个手艺人,你让我拿刀给人缝个双眼皮、切个阑尾什么的,我在行。作诗?你还不如让我当场表演一个胸口碎大石,那个我说不定练练还真能成。”

“噗——”邻座的苏轼一口酒差点喷出来,赶紧别过头去,肩膀一耸一耸的,憋笑憋得极其辛苦。

满厅宾客也是表情各异,想笑又不敢笑。

这苏哲的回答,简直是……胡搅蛮缠,偏偏又让人没法反驳。

何文远的脸瞬间涨成了猪肝色,他感觉自己一拳打在了棉花上。

他怒道:“苏先生!此乃韩相公的文会,不是你插科打诨的市井瓦舍!你如此推三阻四,是看不起韩相公,还是看不起我等天下读书人!”

好大一顶帽子!

苏哲翻了个白眼,心里的小人已经开始破口大骂了:我去年买了个表!

老子吃你家大米了?

非得逼我?

行,老虎不发威啊!

你不是要我作诗吗?

行,今天就让你们见识一下什么叫“中学生的文化储备吊打大宋文坛”!

他重重地叹了口气,脸上露出一副极度不情愿、仿佛被逼良为娼的痛苦表情,慢吞吞地站起身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