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篮球与江湖:十八岁那年的城西 > 第64章 城西黑道三巨头1(必读)

第64章 城西黑道三巨头1(必读)(2/2)

目录

因为他肯钻研、力气大、为人豪爽,很快成为车间里的骨干师傅,大家都叫他“秦师傅”。如果不是时代变革,他或许会像父辈一样,在这个岗位上干到退休。

九十年代中期,国企改革浪潮席卷全国,城西纺织厂效益急剧下滑,最终难逃破产改制的命运。华子和父母两代人同时下岗,一夜之间,赖以生存的铁饭碗碎了。

拿到的微薄买断工龄的钱很快用完。

他拉过三轮车,去建筑工地当过小工,但微薄的收入难以支撑家庭。目睹了昔日风光的工人阶级在社会底层挣扎,巨大的落差感让他内心充满了迷茫、愤怒和不甘。

在困顿中,他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同样下岗的工友们的核心。

大家没事就聚在一起喝闷酒,发泄对命运不公的愤懑。华子的仗义和领导力在这一时期凸显,工友们信任他,愿意听他说话。

一次,一个工友的亲戚借了高利贷还不上,被放贷人逼得走投无路。工友求到华子这里。

华子带着几个最铁的兄弟,找到放贷人“讲数”。对方仗着人多想动手,却被秦旭华和这些工友一顿狠揍。

放贷人反而看中了他们的战斗力,提出:“以后有难缠的债,你们帮我去要,抽成三成。”

为了生存,华子接了这第一单“生意”。他们这群穿着工装、看着朴实的汉子往债务人门口一站,那种沉默的力量感,比一般混混更有威慑力。事情办得出乎意料的顺利。

从此,华子找到了“再就业”的门路。他不再单干,而是有选择地吸纳那些身手好、信得过的下岗兄弟,形成了一个核心团队。

他们专接“黑吃黑”或者催收烂账的活,口碑逐渐在道上传开,“秦师傅”变成了“华子”。

2000年前后,恰逢城市扩张和旧城改造启动,拆迁成了最暴利也最棘手的行业。开发商遇到了漫天要价的“钉子户”和地头蛇的阻挠,常规手段无效。

地产开发商经人介绍,找到了华子。

华子带着他的工友团队,不像一般拆迁队那样一味强推。他们先讲道理(工人阶级的身份甚至能博得一些同情),讲不通就“驻场”,遇到硬茬子才会展示肌肉。

他们深知底层百姓怕什么、要什么,往往能高效地解决问题。

在一次硬仗中,一个由当地混混支持的“钉子户”纠集了几十人对抗开发商。

华子带队,以少打多,他本人一把大扳手舞得虎虎生风,一战成名。从此,“华子”的名号彻底打响,成为城西拆迁领域无人敢惹的王牌。

他以体育馆(曾是厂区体育场)和几个大型倒闭厂矿的生活区(都是下岗工人,是他的基本盘)为核心,建立了自己的地盘。

在这里,他既是令人畏惧的“华哥”,也是很多下岗工人眼中的“自己人”。

目前,华子团伙的业务范围仍处在扩展期,事业仍处在上升期。

除了核心的拆迁业务,他也顺势而为,开始涉足土方项目。他还在体育馆附近新开设了地下赌场,甚至据说还开设了地下黑拳擂台。

因此华子团伙急需吸纳大量年轻人才,鲍雨龙显然是华子手下的当红炸子鸡,而我作为鲍雨龙新收的小弟,也在此刻真正的一只脚踏入了黑道江湖中。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