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我用马克思主义改变大明世界 > 第175章 绿茵逐梦融文旅 府城联赛聚民心

第175章 绿茵逐梦融文旅 府城联赛聚民心(1/2)

目录

均平三十二年十一月,苏江省的冬风带着江南水乡的温润,吹得京南府的乌桕树红了枝头。这个月,整个苏江省都透着一股热闹劲儿——首届“文旅府城足球联赛”要在京南府、州常府、州苏府三府轮流举办,从省内各地赶来的百姓,有的扛着农具,有的提着织篮,有的揣着商队账本,都想亲眼看看这场“属于百姓的球赛”。

十一月初十清晨,京北高铁站的候车大厅里,朱静雯、朱悦薇、赵麦围已经背着行囊等候。赵麦围依旧穿着那件蓝布棉袄,怀里揣着南河省新烤的麦饼,说是要给苏江省的乡亲尝尝;朱静雯的帆布包里装着联赛赛程表,上面用红笔圈着每场比赛的重点——京南府对州常府的揭幕战、州苏府对京南府的半决赛,都标注着“需关注文旅展台落实情况”;朱悦薇背着工具包,里面装着检测赛场设备的仪器,还特意带了两双苏省织的防滑袜,“听说赛场是泥地改的,怕球员滑倒”。

“姐,这高铁比去年快了十分钟!”朱悦薇看着检票口的电子屏,上面显示“G102次,京北→京南府,全程1小时20分,准点率100%”,“苏省机车厂改的新轨道就是不一样,上次去川省,晃得我手里的图纸都掉了,这次稳得很。”

朱静雯笑着点头,目光扫过候车大厅里的球迷——几个穿京南府球衣的小伙子,正围着一个穿州常府球衣的老汉争论,老汉手里拿着个织梭,说是要给州常府球队当“幸运符”。“你看,这联赛还没开始,百姓就先热闹起来了。”她指着那伙人,“礼部广播电视台的记者也来了,就在那边,正采访那个老汉呢。”

顺着她指的方向,果然看到礼部广播电视台的记者小林,正举着摄像机,对着老汉提问:“大爷,您为啥支持州常府球队啊?”

老汉拍了拍织梭,声音洪亮:“俺是州常府的织工,球队里有六个球员跟俺一个织坊的!他们踢球厉害,织布更厉害,俺能不支持吗?”

周围的人都笑了,赵麦围忍不住走过去,递过一块麦饼:“大爷,尝尝南河省的麦饼,垫垫肚子,到了京南府,还得喊加油呢!”

老汉接过麦饼,咬了一口,眼睛亮了:“赵皇帝?您也去看球赛?”

“俺们是去给百姓加油!”赵麦围坐在老汉身边,“这联赛不是官办的,是三府百姓一起凑钱办的,球员都是农民、织工、商人,俺们得去给他们鼓劲。”

说话间,检票口开始检票。三人跟着人流登上高铁,车厢里满是球迷的欢声笑语。邻座的小伙子是州苏府的商队伙计,怀里抱着一面丝绸做的球队旗帜,上面绣着“州苏府商队队”五个字。“俺们商队凑钱给球队做了十面旗帜,”小伙子兴奋地说,“每场比赛都要举着,让全省都知道州苏府的商队不仅会做生意,还会踢球!”

朱悦薇摸了摸旗帜,材质是苏省最好的云锦:“这丝绸真结实,踢完球还能当纪念品,比那些花里胡哨的旗子实用。”

“可不是嘛!”小伙子说,“俺们商队的掌柜说了,要把‘文旅’融到球赛里,旗帜用丝绸,球员球衣上绣着州苏府的商队船帆图案,连啦啦队的姑娘们,都穿着织坊做的花布裙,又好看又接地气。”

第一站:京南府赛场——揭幕战里的“麦香与绿茵”

上午九点二十分,高铁准时抵达京南府站。刚走出车站,就闻到一股麦香——车站广场上,京南府的百姓摆了十几个麦饼摊,免费给球迷送麦饼;几个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正举着“联赛指引牌”,用苏江方言和普通话双语引导方向;礼部广播电视台的转播车,已经停在广场中央,摄像机对准了来往的百姓,要把这热闹的场景传到全省。

“赵皇帝,静雯议事长,悦薇副皇帝!”京南府知府周正明快步迎上来,他穿着一身便服,手里拿着个麦秆编的足球模型,“俺们三府商量好了,每场比赛前都要展本地的文旅特产,京南府展麦制品,州常府展织锦,州苏府展丝绸,让百姓看球的同时,还能了解各地的好东西。”

赵麦围接过麦秆模型,摸了摸:“这编得真精致,比宫里的琉璃摆件还好看!京南府的麦农手真巧。”

“都是百姓编的!”周知府笑着说,“村里的老人们,没事就编麦秆画、麦秆模型,这次联赛,他们编了两百多个足球模型,要送给球员当礼物。”

跟着周知府往赛场走,沿途的街道上满是联赛的氛围——家家户户的门上挂着球队旗帜,墙上贴着球员海报,海报上的球员有的扛着麦种,有的拿着织梭,有的提着商队账本,全是百姓熟悉的模样。“您看那个海报,”周知府指着一张京南府球队的海报,“左边那个高个子,是京南府第三公社的麦农,去年种的麦亩产一千二百斤,是村里的‘麦王’;右边那个矮个子,是公社的农技员,踢球的时候还想着给麦种浇水呢!”

赛场设在京南府的老校场,原本是片荒地,三府百姓一起动手,平整土地、铺细沙、围木栏,用了一个月改成了足球场。赛场周围,搭了十几个文旅展台:京南府的展台前,麦农们正在现场烤麦饼、编麦秆;州常府的展台前,织工们摆着刚织好的锦缎,上面绣着足球图案;州苏府的展台前,商队的伙计们展示着丝绸围巾,围巾上印着三府的地标——京南府的麦场、州常府的织机、州苏府的商船。

上午十点,揭幕战准时开始,由京南府队对阵州常府队。球员们穿着印着地方特色的球衣:京南府队的球衣是麦黄色,胸前印着麦穗图案;州常府队的球衣是深蓝色,胸前印着织梭图案。裁判是从百姓里选出来的——一个在州常府织坊当了二十年工头的老汉,手里拿着个织梭当哨子,吹得有模有样。

“开球!”随着织梭哨声响起,京南府队的“麦王”张磊一脚把球踢向中场,州常府队的织工李刚立刻冲上去抢球。看台上,百姓们的欢呼声震耳欲聋,赵麦围站在球迷中间,跟着喊“京南府加油”“州常府别慌”,手里的麦秆模型都快挥飞了;朱静雯则注意到赛场边的无障碍通道,几个坐轮椅的老人正顺利地往观赛区走,旁边有志愿者搀扶,“这通道修得好,考虑到了每一个百姓,比去年的农械展还周全。”

朱悦薇则绕到赛场后台,检查球员的休息区——桌上摆着热水、毛巾,还有京南府的麦粥,“球员踢完球能喝口热粥,比喝那些甜水强。”她还发现,休息区的医疗站里,医生是从百姓大学请来的,带着急救包和苏省产的止痛药,“万一球员受伤,能及时处理,这保障做得踏实。”

比赛进行到第二十分钟,京南府队的张磊带球突破,州常府队的李刚想铲球,却不小心滑倒——赛场边的志愿者立刻冲上去,递上防滑袜,“俺们苏省织的防滑袜,穿上就不滑了!”李刚穿上袜子,果然站稳了,还对着志愿者竖了竖大拇指。

看台上的百姓都笑了,礼部广播电视台的记者小林,把镜头对准了这一幕:“各位观众,您现在看到的,是苏江省文旅府城足球联赛的揭幕战,球员们来自百姓,保障也来自百姓,这就是属于大明百姓的球赛!”

最终,揭幕战以1:1平局结束。赛后,两队球员一起走到场边,给百姓分发麦秆模型和织锦挂件。张磊拿着麦秆模型,递给一个穿州常府球衣的小孩:“下次比赛,俺们还踢平局,一起给百姓带来快乐!”

小孩接过模型,笑着说:“张叔叔,俺明年也要踢球,跟你们一样厉害!”

第二站:州常府赛场——织锦与绿茵的“双向奔赴”

十一月十五,联赛转战州常府。朱静雯、朱悦薇、赵麦围坐着高铁,只用了四十分钟就从京南府抵达州常府站。车站广场上,州常府的百姓用织锦铺了一条“欢迎毯”,上面绣着三府的球队标志,踩上去软乎乎的;几个织坊的女工,正给过往的球迷系织锦围巾,“这围巾能挡风,还能当加油的旗子,一举两得!”

州常府的赛场设在织坊村旁边的空地,周围种着大片的桑树,桑叶的清香混着织机的哒哒声,别有一番风味。赛场的看台是用织坊的旧木架搭的,上面铺着织锦坐垫,“坐上去不硌屁股,比京南府的石凳舒服!”赵麦围坐上去,忍不住摸了摸坐垫,“这织锦的花纹真好看,是苏省的老手艺吧?”

“是俺们州常府的‘双面织’!”旁边的织工大妈笑着说,“一张锦能织两种花纹,正面是足球,反面是桑树,俺们织了五十个坐垫,给看球的百姓用。”

当天的比赛是州常府队对阵州苏府队。州苏府队的球员大多是商队伙计,球衣是天蓝色的,胸前印着商船图案;州常府队的球员则是织工和蚕农,球衣上绣着蚕茧图案。比赛开始前,织坊的女工们还表演了“织锦舞”,手里拿着织梭,跟着音乐起舞,引得看台上的百姓阵阵欢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