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我用马克思主义改变大明世界 > 第158章 东海困局牵省府 谋定民生破暗网

第158章 东海困局牵省府 谋定民生破暗网(2/2)

目录

李青院长也补充道:“食安院会派十名粮食检测员,带着明币鉴定仪和国营粮食盘点工具,跟陛下和林缚将军一起去,一是帮百姓公社盘点国营粮食,恢复计划供应;二是鉴定公社市场的明币,防止假币流通,安抚社员情绪。我们还会从省国营粮库调二十万斤粮食,以‘补充春季储备’的名义运到东海县,不让社员断粮。”

我看着静雯眼里的决心,又看了看桌上的档案和证词——林阿妹的信里夹着一张孩子画的画,画着一个拿着明币的小人,站在锁着门的百姓公社前,小人的肚子是瘪的,眼睛红红的,旁边还写着“要吃饭”三个字。终于点头:“好,就按你们说的办。但你们必须答应我,凡事以安全为先,明军护卫必须24小时跟着你们,不能单独行动;林缚将军,你记住,先稳民生,再查证据,社员的肚子比什么都重要;静雯,你要是发现保护伞有异动,立刻发电报回京,我会调动明军支援你们,绝不让你们出事。”

“我记住了!”静雯和刚走进来的林缚将军同时应道。林缚穿着笔挺的明军军装,肩上的将星在晨光里闪闪发亮,手里还拿着一本翻旧了的《百姓公社国营粮食调配手册》,显然是刚接到通知就赶过来了。他敬了个标准的军礼,声音洪亮如钟:“议事长请放心,末将到了东海县,第一步就去百姓公社盘点国营粮食,恢复计划供应;第二步秘密联系躲起来的林阿妹和公社老社员,收集王虎、张奎的证据;第三步配合陛下,稳住地方武装,不让保护伞搞破坏。绝不让社员饿肚子,也绝不让腐败分子逍遥法外!”

静雯立刻转身拿起对讲机,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果决:“兵事谈议会吗?立刻通知林缚将军,让他带着明军第五军的两百名士兵,三天内抵达海清省东海府,士兵全部乔装成国营粮食押运员,武器藏在粮车里,对外宣称‘奉食安院命令,运送春季储备粮’;另外,通知东海县武装司,我将兼任东海县武装司司长,让他们在两小时内整理好全县武装力量部署图,包括各巡逻点、武器库位置及人员编制,直接报送我的临时办公点,不许泄露给任何人,尤其是吴涛!”

对讲机里传来“收到,即刻执行”的回应后,静雯才放下机子,转身看向我:“姑母,我们还得跟东海县的隐藏力量联系——林晓已经带着全国人民监督协会的团队出发了,他们会先找到躲在山里的林阿妹,还有百姓公社的老社长方叔,保护他们的安全,同时收集王虎的罪证;我还让通讯室给东海县的明军秘密情报员发了电报,让他们盯着王虎、张奎、李嵩的动向,有任何异常立刻汇报。”

三月十九日辰时,京北军用机场的螺旋桨声划破长空。我站在跑道边,看着静雯穿着武装司制服,肩上扛着大元帅的肩章,正跟林缚将军交谈。林缚手里拿着《百姓公社国营粮食调配手册》,指着其中一页跟静雯说着什么,显然是在讨论如何快速恢复公社的计划供应。林晓带着监督协会的团队,背着装满传单和明币鉴定手册的背包,跟在后面,蓝布校服的领口别着监督协会的徽章,格外显眼——他们背包里还装着社员粮本样本,是静雯特意让民生部准备的,方便社员登记补领国营粮食。

“姑母,您放心,等我们到了东海县,先给社员分粮,再查证据。”静雯走过来,帮我理了理被风吹乱的衣襟,指尖还带着清晨的凉意,“您在京北盯着全国的情况,要是李嵩的人有异动,我会第一时间发电报给您。”

我点点头,看着他们登上明军运输机,螺旋桨卷起的风吹得机场边的青稞苗微微晃动——那是去年从江南省引进的新品种,本该在东海县的百姓公社推广种植。我想起林缚将军说的“国营粮囤满了,社员的心就稳了”,心里踏实了些。直到飞机变成天边的一个小点,我才转身回议事会——静雯他们在前线谋局,我得在京北稳住大局,防止其他府县的保护伞趁机作乱,还要随时准备调动明军支援他们。

三月二十一日午时,东海府传来第一封电报,是静雯发的:“姑母,我们已抵达东海县,住在百姓公社的旧仓库里,没惊动王虎的人。林缚将军已经带着粮食检测员盘点了公社的国营粮囤,发现计划内的面粉少了八万斤、大米少了五万斤,全被刘三运去黑市卖了——我们已经查封了黑市的一个窝点,追回了三万斤粮食和五万张明币,剩下的还在追查。我让明军士兵乔装成公社的粮管员,替换了原来的人,现在社员正在排队领取计划内的粮食,林晓带着监督协会的人和方叔一起核对粮本、鉴定明币,防止有人冒领、使用假币。”

电报里还提到一个细节:“王虎派了吴涛带着县武装司的人来‘慰问’,问我们为什么突然来东海县,林缚将军说‘奉食安院命令,来检查国营粮食的储存情况,顺便补充春季储备粮’,他们没怀疑,但走的时候吴涛多看了粮车几眼,估计是在盯我们的动向。张奎也从府里派了个‘观察员’来,叫赵鹏,说是‘协助监督粮食发放’,实则是监视我们,我已经让监察员盯着他了,发现他跟刘三偷偷见了一面,还收了刘三给的一个明币包裹。”

我松了口气,立刻回电:“注意跟赵鹏周旋,别暴露真实目的;让林缚将军继续查公社的账本,重点查国营粮食调拨给黑市的审批单,还有明币流水;林晓那边要保护好林阿妹和方叔,别让他们被王虎的人发现。”

三月二十二日寅时,第二封电报传来,这次是林缚将军发的:“议事长,我们有了突破!方叔偷偷给了我们一本秘密账本,上面记录了刘三去年冬天往黑市运粮的次数和数量,还有每次运粮后收到的明币金额——其中有五次,运粮车是东海府武装司的车,司机是张奎的远房侄子张磊!方叔还说,三个议事长死前,都跟他说过‘查到了府里的人参与运粮’,可惜还没来得及上报就出事了。我们还找到了县医周明,他偷偷给了我们柳晚秋的真实尸检报告,上面写的是‘钝器击打头部致死’,不是‘失足摔伤’,周明说‘是王虎的人逼他改的,要是不改,就抓他儿子去黑市当苦力’!”

“府里的人直接参与运粮?”我看着电报,心里的石头落了一半,却又提了起来——张奎敢用府武装司的车运粮,说明他在府里的势力很大,李嵩恐怕也不是最后的保护伞。

三月二十三日辰时,静雯的电报又来了,这次带着些紧张:“姑母!李嵩从省府派了个‘调查组’来东海县,组长是他的门生王辰,说是‘调查百姓公社的粮食供应问题’,实则是来阻挠我们!王辰刚到就找王虎密谈,还去百姓公社‘检查’,问社员‘粮食够不够吃’,社员们都怕他,不敢说实话,只有方叔偷偷跟我说‘王辰收了王虎的十万明币’。我还收到情报,张奎已经调动了东海府武装司的两百人,在东海县周边布防,说是‘维护治安’,实则是防止我们把证据送出去!李嵩还扣了省国营粮库给东海县的春季拨款,说‘东海县粮食供应充足,不需要额外拨款’,想逼我们断粮!”

“保护伞开始反扑了?”我立刻回电:“你们别慌,先稳住局面,别跟调查组正面冲突;让监察员偷偷拍王辰收明币的证据,还有张奎布防的照片;我会让兵事谈议会跟省国营粮库协调,以‘全国议事会特批’的名义,把拨款直接转给你们,不让李嵩插手;明军第六军已经在海清省边界待命,要是张奎的人敢动你们,第六军立刻支援!”

三月二十四日卯时,静雯发来了一封长电报,里面详细写了东海县的局势:“姑母,调查组在百姓公社闹了场事——王辰说我们‘违规调拨国营粮食,扰乱地方秩序’,要扣我们的粮车,林缚将军跟他据理力争,说‘是按食安院命令,给社员补发计划内的粮食,有全国议事会的批文’,他拿不出反驳的理由,就走了,但临走前放了句‘你们别太过分’。林晓那边已经收集到了张磊运粮的照片,还有王辰收明币的录音;林缚将军找到了王虎给李嵩汇款的银行记录,还有李嵩给王虎的秘密电报,上面写着‘把证据销毁,必要时可以断粮逼他们走’。我们已经把证据藏在了百姓公社的青稞囤里,派了明军士兵看守,就等合适的时机送出去。”

电报的末尾,静雯还写了个温暖的细节:“今天有个叫小花的社员,才七岁,拿着粮本领了面粉,跟我说‘阿姨,我终于能吃馒头了’,她妈妈还给我们送了碗红薯粥,说‘谢谢朝廷没忘了我们’。姑母,您放心,我们一定会守住东海县的社员,守住国营粮食,守住明币的干净。”

我拿着电报,眼眶有些发热——社员们的要求从来都不高,只是能吃到一口国营粮食,能用到干净的明币,能有个安稳的日子。这场官斗,我们不能输,不是为了权力,是为了小花手里的馒头,是为了方叔账本里的真相,是为了“民为邦本”这四个字的尊严。

窗外的夕阳渐渐落下,京北的天暗了下来,议事会大厅的灯亮了起来。我看着墙上的海清省地图,手指在东海县的位置轻轻划过——那里有静雯和林缚,有等着粮食的社员,有隐藏的证据,还有虎视眈眈的保护伞。这场官斗还没结束,李嵩背后的人还没露面,证据还没送出来,社员们的粮本还没补全,但我知道,我们已经赢了最关键的一步——民心。

我拿起笔,在《全国百姓公社季度核查报告》上写下一行字:“东海之困,非粮之困,乃权之困;解困之法,非兵之法,乃民之法。民心在,大明在。”写完,我把报告合上,看向窗外的月亮——月亮很亮,照亮了京北的夜空,也照亮了千里之外的东海县,那里的静雯和林缚,应该还在跟保护伞周旋,还在给社员分粮,还在为了正义而谋局。

我知道,这场官斗还会持续很久,还会遇到很多困难,但只要我们守住“百姓为主体”的初心,只要明军和各部门同心协力,只要社员们支持我们,就没有什么能阻挡我们——因为我们背后,是全球统一大明的民心,是千千万万像小花一样的社员,是“民为邦本”的永恒信念。

夜色渐深,公社的路灯亮了起来,橘黄色的光照亮了田埂上的农机和教室里的灯光。远处传来孩子们的读书声,混着机械的低鸣,像一首写给乡村未来的歌,在冬夜里轻轻流淌,流向充满希望的春天。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