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我用马克思主义改变大明世界 > 第141章 议事定策循民愿,监政护权守根基

第141章 议事定策循民愿,监政护权守根基(2/2)

目录

就在这时,1%的官员代表里有人轻声说:“全国统筹资金会不会增加财政压力?不如让各省自己想办法……”

马占山立刻反驳:“俺们西北去年财政赤字20万,咋想办法?要是官员代表能少拿点办公经费,不就有资金了?”

官员代表脸一红,不再说话。我敲了敲议事槌:“财政压力可从全国培训总预算里调剂,优先保障工农需求。现在进行表决:同意修改后方案的,请举手!”

话音落下,农民代表席、工人代表席全票举手,妇女、少数民族代表席也齐刷刷举手,商家、科学兵人代表席只有两人弃权,官员代表没人反对——最终以98%的赞成票通过方案。

静雯松了口气,对着代表们鞠躬:“感谢各位代表的包容,这方案能落地,全靠各席位群体的声音都被听见了。”

午休时,静雯拉着我、赵麦圈,还有马占山、苏婉君、扎西去了小厨房,让御厨煮了青稞面,还加了桑蚕蛹酱。马占山边吃边说:“陛下,要是没有35%的农民席位,俺们的高龄诉求根本没人理;扎西兄弟要是没有15%的少数民族席位,双语教材也加不进去。这席位比例,真是替百姓说话的‘硬保障’!”

扎西也点头,用不太流利的汉文说:“以前……以前没席位,牧区的事没人管,现在有了15%的席位,俺们的声音能传到议事会,真好。”

静雯笑着给我碗里加酱:“姑母,您看,这就是您当初坚持‘工农占65%席位’的原因——百姓的事,得让百姓自己说了算。要是席位都被官员占了,方案早变成‘纸上文章’了。”

下午,方案进入“监督条款”讨论,全国人民监督协会的代表们也按群体比例到场:农民监督员占35%、工人监督员占30%、妇女监督员占15%、少数民族监督员占15%,商家、科学兵人监督员各占2%、1%,和议事会席位比例一致。

监督协会的农民监督员李大叔站起来:“俺们监督也按群体来!农民监督员查‘培训名额有没有被挤占’,工人监督员查‘实操课是不是真上了’,妇女监督员查‘女性就业比例够不够’,少数民族监督员查‘双语教材到没到牧区’,而且俺们不接受当地议事会领导,发现问题直接报全国监督协会,谁也别想压下来!”

扎西的堂弟、少数民族监督员扎西平措也说:“去年有个县把培训资金挪用买公务车,当地议事会压着不让说,要是当时有独立监督,肯定能揪出来!现在俺们监督员没上下级关系,发现问题就报,看谁还敢乱花钱!”

静雯立刻表态:“监督条款就按各位监督员说的定,每个群体的监督责任要写清楚,确保方案落地时没人搞鬼。”

夕阳西下时,方案终于全部敲定,静雯拟好圣旨,送到议事会盖章——按规矩,圣旨需经各席位群体代表签字确认,再盖“全国议事会大印”才算生效。马占山、张铁林、苏婉君、扎西依次在圣旨上签名,次仁旺堆还在旁边画了个小木凳,说“这是俺的‘签名’,证明方案里有俺的诉求”。

静雯拿着盖印的圣旨,站在议事厅窗前,看着代表们陆续离开:马占山在给农民代表讲“回去咋组织培训报名”,苏婉君在和妇女代表聊“咋统计女性参训人数”,扎西在教少数民族代表“咋查双语教材发放”。她转头对我笑:“姑母,您看,有这样的议事会、这样的监督协会,方案肯定能落地——次仁旺堆老人能学制家具,李娟姐妹能优先就业,扎西的乡亲能拿到双语教材,这才是大明该有的样子。”

我拍了拍她的肩,目光落在议事厅墙上的“席位比例表”上:农民35%、工人30%、妇女15%、少数民族15%、商家2%、科学兵人1%、官员1%。这串数字不是冰冷的统计,是千万百姓能说话、能做主的保障,是“以民为本”最实在的体现。

晚风拂过大厅,槐角轻轻晃动,我仿佛看到:西北的次仁旺堆在培训课上教年轻人刨木凳,江南的李娟在农机厂焊零件,牧区的扎西拿着双语教材给乡亲讲课——这些场景,便是全国议事会席位比例的意义,是大明初心最生动的注脚。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