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我用马克思主义改变大明世界 > 第123章 监督利剑破沉疴,铁血管控护民生

第123章 监督利剑破沉疴,铁血管控护民生(2/2)

目录

“平锡锡?”张铁山喊了一声,那男人吓了一跳,手机都差点掉在地上,转头看见我们,赶紧关掉直播,站起来搓着手:“各位……各位是?”“全国议事会巡视组!”我亮出证件,看着他桌上的直播设备,还有堆在角落里的茶叶礼盒——上面印着“棉花瑶族乡特产”,“你作为乡议事会议事长,上班时间直播卖茶,还让工作人员去茶馆打麻将,知道这是什么行为吗?”

平锡锡的脸瞬间变得惨白,说话都结巴了:“议事长,我……我就是偶尔直播,不是经常……工作人员出去,是……是去检查茶园了。”“检查茶园?”刘阿姨拿出谢某某拍的视频,放在他面前,“四月初八上午九点,谢某某来办茶叶补贴,你们的办事大厅只开了一个窗口,工作人员还在刷短视频,这也是检查茶园?”平锡锡看着视频,头低得越来越低,最后叹了口气:“我错了……我不该上班时间直播,不该让工作人员离岗。”

我们在乡议事会查了一上午,翻出了他们的考勤记录——四月份有十五天,平锡锡只来了三天,其他工作人员的考勤记录更是混乱,有的“签到后就离岗”,有的“干脆没签到”;还查到了谢某某的茶叶补贴申请材料,上面写着“四月初八提交,待审核”,可直到四月十六,都没人审核,材料上落满了灰尘。“这就是你们的民生服务?”我把申请材料摔在平锡锡面前,声音里带着怒气,“百姓办个补贴要跑空趟,工作人员上班时间打麻将、刷视频,你们对得起‘议事会’这三个字吗?对得起棉花瑶族乡的乡亲们吗?”

中午,远宁县警司的司长鄂德瑟也被叫来,他穿着警服,领口的扣子扣得很整齐,可面对我们的询问,却一直在回避:“四月初十的出警,是……是因为谢某某转发的信息涉及‘道路整改细节’,属于内部信息,需要核查;出警人员没出示文书,是……是因为时间紧急,没来得及准备。”“时间紧急?”李刚副司长拿出《执法核查通知书》的样本,放在他面前,“按规定,就算紧急情况,也必须在出警后24小时内补全文书,你们补了吗?还有,为什么不提前通知当事人?为什么不邀请村干部陪同?”鄂德瑟的额头冒出冷汗,支支吾吾地说不出话来。

下午两点,我们在棉花瑶族乡的会议室召开了临时核查会议,参会的有乡议事会的工作人员、村代表、谢某某和他的家人,还有远宁县监督协会的成员。张铁山首先通报了核查结果:“经调查,棉花瑶族乡议事会议事长平锡锡,在任职期间多次上班时间离岗,纵容工作人员缺岗、失职,导致群众办事难;远宁县警司司长鄂德瑟,违规审批出警指令,导致四名巡捕警在未履行法定程序的情况下上门走访,引发群众恐慌;四名出警人员,未按规定出示执法文书、未提前告知当事人,程序严重违规。根据《大明公职人员问责条例》第八条、第十五条,经全国议事会巡视组研究决定:罢免平锡锡棉花瑶族乡议事会议事长职务,罢免鄂德瑟远宁县警司司长职务,四名出警人员立即开除公职,永不录用!”

话音刚落,会议室里就响起了掌声,谢某某的妻子激动地站起来,朝着我们鞠了个躬:“议事长,谢谢你们!以后我们再也不用怕办事跑空趟了!”村代表老杨也说:“平锡锡在位的时候,我们办个宅基地申请要跑五趟,现在罢免了他,我们总算能踏实办事了!”我看着他们脸上的笑容,心里却没放松——刚接到静雯的电话,说“花省花城府千叶县出事了,议事长遇袭”,语气里满是焦急。

会议一结束,我们就往千叶县赶。路上,静雯的电话又打来了,这次她的声音带着怒意:“姑母,千叶县议事会议事长是从兵事谈议会借调的明军将领,叫陈峰,今天上午在议事会门口被人开枪袭击,还好他有实战经验,躲开了子弹,只是胳膊受了轻伤。兵事谈议会已经向全国议事会提交了申请,要求对千叶县实施全面军事管制——陈峰是明军的老将领,去年还在法兰西加盟省参与过‘古堡安防任务’,现在在千叶县推进‘乡村道路硬化工程’,肯定是有人不想让政策落地,才下的黑手!我已经以女帝身份下令,从现在起,千叶县全面军事管制,所有进出人员必须接受检查,全国监察局、都察院、人民监督协会的巡视组,都要穿防弹衣进去!”

我握着手机,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树林,心里沉甸甸的——千叶县是花省的“茶叶主产区”,去年我们在那里推广了d1电动摩托车,用于茶园运输,还规划了十条乡村硬化路,陈峰正是负责这项工程的。“静雯,你放心,我们现在就去千叶县,一定查清楚是谁干的!”我挂了电话,跟张铁山说:“通知下去,巡视组所有人都穿防弹衣,带好执法记录仪,到了千叶县,先跟明军对接,再开展调查。”

晚上八点,我们抵达千叶县。县城里已经戒严,明军士兵穿着迷彩服,拿着盾牌和步枪,在路口设了检查站,每个进出车辆都要接受检查。我们的民生巡查车刚到县城入口,就看见陈峰将军站在检查站旁,胳膊上缠着绷带,脸上却没了平时的温和,眼神里满是锐利。一见面,他就朝着我敬礼:“议事长,让您受惊了!今天上午十点,我刚走出议事会大门,就听见一声枪响,子弹擦着我的胳膊过去了,还好我反应快,躲到了柱子后面,不然就出事了。现在明军已经封锁了县城,正在排查可疑人员。”

我拍了拍他的肩膀,看着他绷带上渗出的血迹:“你先去医院处理伤口,这里交给我们。兵事谈议会已经跟我们对接,会全力配合调查——是谁不想让道路硬化工程落地,我们一定查出来!”陈峰摇了摇头,声音坚定:“议事长,我没事,这点伤不算什么!道路硬化工程关系到千叶县十个乡镇的茶农,要是我现在去医院,工程就会停滞,那些想搞破坏的人就得逞了!我跟您一起查!”

我们走进千叶县议事会,门口还拉着警戒线,地上有一个弹壳,已经被明军标记了出来。监察局的工作人员立刻开始勘查现场,用尺子量着弹壳到议事会大门的距离,都察院的御史则在询问目击者——议事会的保安说“上午十点左右,看见一个穿灰色外套的男人在对面的茶馆里坐着,枪响后就不见了”,附近的商贩也说“那个男人之前几天都在茶馆里,好像在观察议事会的情况”。

我穿上防弹衣,跟着陈峰走进议事会的办公室,墙上挂着千叶县的道路规划图,上面用红色马克笔画着十条硬化路的路线,每条路线旁都标着“四月底开工”“惠及茶农两千户”。陈峰指着地图,声音里带着惋惜:“这十条路,要是修好了,茶农们拉茶叶去县城,能省半个钟头,还能避免三轮车在土路上打滑——去年有个茶农,就是因为土路坑洼,三轮车翻了,一车茶叶全洒了,哭了半天。我这次借调过来,就是想把路修好,可没想到……”

“放心,路一定会修好。”我看着地图,心里更坚定了——这些路不仅是硬化路,更是百姓的“民生路”,不能让别有用心的人破坏。“我们现在分两组,一组跟明军一起排查可疑人员,一组去走访茶农,看看最近有没有人反对道路硬化工程。”我跟张铁山分工,“你带监察局的人去排查,我带工农代表去走访茶农。”

晚上十点,我们走进千叶县的茶园村,村里的灯大多亮着,茶农们听说我们是全国议事会的巡视组,都围了过来。村代表老周拿着一个账本,跟我说:“议事长,陈将军为了修这条路,跑了我们村三趟,跟我们商量路线,还帮我们申请了‘民生补助’,说‘修完路,茶叶能卖个好价钱’。可前几天,有几个陌生人来村里,说‘修路会占茶园,不给补偿’,还跟我们说‘要是同意修路,以后就没人收我们的茶叶了’。我们跟他们说‘陈将军说了,占茶园会给补偿’,他们就威胁我们,说‘你们要是敢同意,小心家里出事’。”

“那些人长什么样?有没有说自己是谁?”刘阿姨追问,手里的笔记本已经翻开。老周想了想,说:“有三个人,都穿黑色外套,戴着帽子,说话有外地口音,没说自己是谁,只说‘你们别管那么多,不同意修路就没事’。昨天下午,他们还去了隔壁的山茶村,跟那里的茶农说一样的话。”

我立刻给张铁山打电话,让他重点排查“外地口音、穿黑色外套的人”,同时联系花省公安厅,调取千叶县最近的外来人员记录。挂了电话,老周拉着我的手,语气里满是期待:“议事长,您一定要抓住那些人,我们盼这条路盼了好几年了,不能让他们毁了!”我点了点头,看着茶园里的灯光——每一盏灯,都代表着一个盼着路修好的家庭,我们不能让他们失望。

凌晨一点,张铁山打来电话,声音里带着兴奋:“议事长,找到了!明军在县城的一家小旅馆里抓住了三个穿黑色外套的人,他们身上带着手枪,还承认了是受‘千叶县茶叶贩子团伙’指使——这个团伙垄断了千叶县的茶叶收购,要是道路硬化了,茶农们就能自己把茶叶运到县城卖,他们就没法压价了,所以才指使这三个人袭击陈将军,想让道路工程停工!”

我松了口气,看着窗外的夜空——星星很亮,像茶农们眼里的希望。陈峰站在我旁边,看着道路规划图,脸上露出了笑容:“议事长,这下好了,路能按时修了!等路修好了,我请您喝千叶县的明前茶!”我拍了拍他的胳膊,笑着说:“好,到时候我们跟茶农们一起,在新修的路上走一走,看看电动摩托车拉着茶叶,多顺畅!”

第二天早上,千叶县的军事管制还在继续,但县城里已经恢复了往日的热闹——茶农们推着装满茶叶的三轮车,在明军的护送下前往县城,脸上满是笑容;议事会的工作人员也开始忙碌起来,整理着道路硬化工程的招标材料;陈峰将军虽然还穿着防弹衣,但已经在跟施工队商量“四月底怎么开工”。我站在议事会门口,看着这一切,想起了昨天在棉花瑶族乡,谢某某母亲出院时,拉着我的手说“以后我们能踏实生活了”;想起了平锡锡被罢免后,乡议事会的窗口全部打开,工作人员笑着给百姓办手续;想起了静雯在电话里说“姑母,我们的政策,就是要让百姓有盼头”。

藤编提箱里的《准驾车型议案》和《民生政策汇编》叠放在一起,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上面,暖洋洋的。我知道,无论是棉花瑶族乡的缺岗问题,还是千叶县的遇袭事件,都是我们在推进“民生工程”中遇到的挑战,但只要我们坚持“实事求是”,坚持“百姓至上”,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就像静雯说的,“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写在百姓的笑容里”——棉花瑶族乡百姓办事不跑空趟的笑容,千叶县茶农盼着路修好的笑容,法兰西加盟省游客坐有轨电车的笑容,苏格兰加盟省牧民赶马车的笑容,这些笑容,就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接下来,我们还要去闽省、北湖省,去查更多的民生问题,去解决更多的百姓诉求。因为我们知道,全国350个省的百姓,都在等着我们——等着我们把政策落到实处,等着我们把监督的利剑举起来,等着我们把民生的温度送到他们身边。而我们,永远不会让他们失望。

窗外的茶园里,茶农们正在采茶,歌声飘在风里,带着甜丝丝的味道。我知道,这条“民生路”,我们会一直走下去,走得踏实,走得坚定,走到每个百姓的心里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