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奏折与方向盘间的刻度:规矩里的人情与初心(1/2)
均平二十七年十二月初七清晨,御书房的晨光刚爬上案头的奏折堆,朱静雯就捏着支红笔,对着《关于设立大明百姓汽车集团的请示》皱起了眉。案头的青瓷茶杯还冒着热气,杯底沉着几片枸杞——这是太皇太后常静徽今早特意让小厨房炖的,说她连日练车伤了气血。
“姑母,你看这条。”她把奏折推到我面前,指尖在“由议事会事务院直属,统筹J1A车型生产与民生交通网络建设”的字样上敲了敲,“商以售伯伯说现在民间车企只顾着涨价,工人买得起车却修不起,得有个直属机构兜底,就像当年办民生纺织厂那样。”
我接过奏折,纸页上还留着她昨晚画的批注,“需保障零部件平价供应”的旁边画了个小小的方向盘图案。“思路是对的。”我蘸了点茶水在桌上画示意图,“但直属机构得设监察组,防止像上次南河省农具厂那样吃回扣。你记得在章程里加一条,工人代表占董事会三成席位,这才叫‘百姓汽车集团’。”
朱静雯立刻在奏折上补了行小字,笔尖在纸上顿了顿:“还有这个。”她翻出另一份奏折,封面写着《关于整治企业强制加班的紧急呈报》,里面附着纺织厂女工的联名信,“王恩茂她们厂上周赶订单,硬是让工人连轴转了两天,有个大姐晕倒在织布机旁。”她的红笔在“企业需按《大明劳工保障法》支付三倍加班费,每月加班不得超三十六小时”的条款下画了道粗线,“我让劳工司今天就去查,再敢违规就吊销营业执照。”
正说着,内务处的小周轻手轻脚走进来,手里捧着个木盒:“陛下,刑部交通司刚送的科目二补考预约单,系统显示最早能约十二月十七,还得等十天。周教练说现在学生多,能不能约上还得看运气。”
朱静雯接过预约单,指尖在“需等待十个工作日”的字样上反复摩挲,忽然抬头问我:“姑母,你说我要是五次都考不过,是不是真得重新报科目一?”她的睫毛垂着,晨光在她鼻尖投下小阴影,倒像个担心考砸的学生,哪还有半分皇帝的威严。
“考不过就重学呗。”我故意逗她,伸手抽走她手里的红笔,“当年你批错救灾款额度,不也熬夜重算到天亮?开车和治国一样,错了就改,没什么丢人的。”
她却没笑,从袖袋里掏出个小本子,里面记着驾考规则:“你看这写的,五次不过就得注销学籍,从头考科目一。我这都挂两次了,要是真……”话没说完,御书房的门被轻轻推开,常静徽端着盘蒸山药走进来,银钗在晨光里闪着温润的光。
“娘。”朱静雯赶紧把小本子藏进袖袋,脸颊微微发红。常静徽把山药盘放在案头,目光在她眼下的青黑上停了停:“昨晚又熬到半夜?跟你说过练车别太拼命,身子骨要紧。”她转向我,语气软了几分,“朱姐姐,我这心里总不安生,静雯这孩子认死理,考不过怕是要钻牛角尖。你看……能不能找刑部交通司的人通融通融?”
我刚要开口,常静徽已从袖口掏出张烫金帖子:“我定了城南的‘民生饭庄’,今晚请交通司长和紫金区驾考中心的李所长吃饭,你务必陪我去。咱们不说让他放水,就求个能在考场练两圈的机会,熟悉下场地总没错。”
“这不合规矩。”我把帖子推回去,指尖在《大明公职人员行为规范》的折子上敲了敲,“考场明文规定不让提前练车,咱们这么做,不就是搞特权?”
常静徽叹了口气,拿起块山药递给朱静雯:“姐姐你就是太较真。静雯是皇帝,可她现在也是个学员。你当我不知道规矩?可这人情世故就是如此——上次李所长儿子考功名,还是静雯批的破格录取,这次他帮咱们个小忙,往后他辖区的交通整改,咱们多关照些,这不都是相互的情分?”
朱静雯咬着山药小声说:“娘,姑母说得对,不能搞特殊。我多练几天就行。”常静徽却瞪了她一眼:“你懂什么?等你真考五次不过,重学科目一的时候,百姓该说皇帝连车都学不会,还怎么治国?这不是面子问题,是威信问题。”
御书房里静了片刻,晨光在奏折上缓缓移动,把“民生”“公平”的字样照得格外清晰。我看着常静徽鬓角的白发,想起当年她陪朱标在议事院熬夜改税法的样子,心里忽然有些发沉——她护女心切,可这“人情世故”的口子一旦打开,规矩的堤坝就容易溃堤。
“吃饭可以。”我终于开口,把帖子收进袖袋,“但练车的事绝不能提。咱们就聊聊交通法规,问问补考预约的事,别的不多说。”常静徽眼睛一亮:“还是姐姐有办法!我就知道你最疼静雯。”
傍晚的民生饭庄飘着炖肉的香气,红木圆桌旁,刑部交通司长赵启明正给常静徽倒茶,他的金丝眼镜在灯光下闪闪发亮:“太皇太后放心,补考预约的事我已经跟系统科打过招呼,保证给陛下留个名额。”旁边的紫金区驾考中心所长李志强赶紧附和:“考场最近新换了感应设备,比以前灵敏,陛下多练练准能过。”
朱静雯穿着件月白常服,正低头给大家分碗筷,听见这话脸一红:“李所长别叫陛下,叫我朱静雯就行,我就是个普通学员。”李志强哈哈笑:“朱小姐谦虚了,您在驾校练车的事,周教练早跟我夸过,说您肯下苦功。”
常静徽给李志强夹了块红烧肉,话锋一转:“李所长,听说你们考场的新设备特别先进?我家静雯总说驾校的场地和考场不一样,练起来没底。”李志强立刻接话:“确实不一样,考场的库位窄半尺,边线也更细。太皇太后要是不嫌弃,明天我开特例,让朱小姐去考场看看设备,不练车,就熟悉下环境。”
我握着茶杯的手紧了紧,刚要开口,常静徽已笑着应道:“那可太谢谢李所长了!就看一眼,不耽误你们工作。”赵启明也帮腔:“这有什么?朱小姐学开车是为了下乡调研,方便百姓,咱们交通系统该支持。”
席间的气氛热络起来,他们聊起京北市的公交线路整改,说起J1A车型的普及计划,朱静雯听得格外认真,时不时问起工人通勤的问题,把强制加班的奏折内容融在话里:“赵司长,最近总有人反映加班赶工没时间练车,能不能在厂区设个临时练车点?”
赵启明立刻点头:“陛下提醒得好!我明天就让人去调研,在大型厂区设便民练车点,周末开放,不耽误工人上班。”李志强也说:“我们考场可以派教练去指导,算志愿服务工时。”
饭吃到一半,常静徽借口去洗手间,悄悄拽了我一把。走廊里的灯笼晃着暖光,她压低声音说:“姐姐你看,这不就成了?李所长自己提的让静雯去考场,不算咱们搞特权吧?”我看着她眼里的期待,心里像塞了团棉花——她以为这是“顺水人情”,可特权往往就是这样裹着“方便”的糖衣渗透进来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