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齿轮与算筹编织的亲卫之网(2/2)
\"长公主,有艘福州商船发来求救信号!\"了望手的喊声被雷声吞没。我举起防水望远镜,看见三艘悬挂\"海禁巡查\"旗号的官船正在追击民船,船头立着的不是官兵,而是手持皮鞭的税吏。
\"那是张举人的私兵,借海禁之名劫掠民船。\"林大海啐了口海水,他曾被张举人强征为船工,后背还留着鞭痕,\"他们抢了百姓的荔枝蜜,要献给京城的权贵。\"
\"通知船队,按'雾中渔火'战术救援。\"我握紧油纸伞,伞柄的扳机硌着掌心,\"记住,只缴械,不杀人——但要让税吏们尝尝被皮鞭抽打的滋味,不过鞭子得换成算筹,让他们记住:剥削者的每一笔暴利,都是用算盘算计的血债。\"
战斗在暴雨中展开。江海卫的战船喷出白色水雾,水手们用改良的弩箭射断官船的帆索,我站在船头,油纸伞旋开时击发三枪,精准打落税吏手中的皮鞭。当民船得救时,船上的百姓们抛出荔枝蜜罐,在甲板上滚出金黄的弧线——那是给亲卫队员的谢礼。
\"长公主,他们说要加入渔民兵联防队!\"林大海递来沾着蜂蜜的花名册,上面有渔民、货郎、甚至前税吏的签名,\"那个前税吏说,他终于知道自己算的账有多脏,想重新学算筹,算干净的账。\"
我翻开花名册,在空白处画下麦穗图案:\"告诉他,亲卫学堂的算术课永远为想改邪归正的人敞开。但首先,他得学会用算筹计算渔民的辛苦——比如,一箱荔枝蜜该换多少斤盐,而不是被老爷们抢去换官帽。\"
闽粤交界处的\"皇家采石场\"里,基建飞军司的队员们正在开凿地下兵工厂。李大山赤裸上身,肌肉线条如雕刻般分明,他曾是安徽佃农,如今负责用炸药开山——炸药配方是我用《天工开物》改良的,增加了橡胶粉末以控制爆炸范围。
\"长公主,按您的'劳动军事化',我们把工地变成了课堂。\"他擦拭着额角的汗水,指向正在搬运石块的队伍,每十个人中就有一个举着木牌,上面写着\"1石=10斗=100升\"的换算公式,\"抬石头的兄弟每搬十块,就能学一个算术口诀,学会了就涨半文善值。\"
我跟着他走进隧道,听见有人用凤阳花鼓调唱着乘法口诀:\"三三得九哎嗨哟,剥削者的算盘是毒酒喂......\"歌声在隧道中回荡,队员们的笑声混着石屑飞扬。一个脸上有烧伤疤痕的少年蹲在角落,用炭笔在石壁上画着机械图,旁边放着半块啃过的窝头。
\"他叫石头,原本是景德镇的童工。\"李大山低声说,\"窑主用他的手试窑温,三根手指都烧没了。\"
我在石头身边蹲下,他慌忙用破布盖住画稿——那是改良的炸药引信设计图,虽然稚嫩,却透着灵气。\"画得不错。\"我掏出袖中的燧发枪图纸,撕下半张递给他,\"试试在引信里加根橡胶细管,这样能延缓燃烧速度,给撤离多留十秒钟。\"
少年的眼睛亮了,用残指摩挲着图纸:\"长公主,像这样的管子,窑里用来导烟的竹管能改吗?\"
\"能。\"我从口袋里取出一枚\"劳动先锋\"臂章,别在他的衣襟上,臂章下露出半截烧伤的手腕,\"以后你负责设计引信,跟着神机科技司的匠人学本事。记住,你的手不是试窑温的工具,是创造公平的武器。\"
洪武二十七年端午,亲卫会首批成员授衔仪式在马六甲均平广场举行。三百名队员身着混合各地特色的制服:泉州织工的短打绣着马六甲橡胶叶,波斯驼夫的长袍缝着大明的麦穗纹,前海盗的皮甲内侧绣着阿拉伯文\"和平\"。常静徽设计的臂章在阳光下闪烁,齿轮与算筹交织成环,中央的麦穗正在灌浆——那是用南洋珍珠母贝磨制的。
\"今天,你们是亲卫会的火种,但火种不是用来焚烧世界,是用来照亮人心。\"我举起指挥枪,枪托处刻着全体队员的姓名缩写,\"神机科技司的火铳要打穿剥削者的高墙,江海卫的战船要开辟公平的商路,基建飞军的双手要筑起四民的堡垒,火炮营的轰鸣要唤醒沉睡的良知。但最重要的是——\"我指向广场中央的蒸汽钟,钟体刻着各国文字的\"公平\",\"你们要让每个被剥削者知道,这世界上有一群人,用算筹当笔,用燧发枪当墨,在历史的空白处,书写属于四民的正义。\"
台下爆发出整齐的呐喊,声浪掀动广场上的麦穗旗帜。方鸣谦率领江海卫水军宣誓,他们的战船上新漆了\"均平护航\"的字样;陈铁手的神机飞军展示着可拆卸火铳,枪托打开后能变成简易的医疗包;李大山的基建飞军扛着刻有\"劳动光荣\"的铁锹,锹头镶着缴获的海盗刀刃。
深夜,我在亲卫队的军旗上缝下最后一针。军旗的底色是泉州青瓷的天青色,上面用金线绣着麦穗、算筹、齿轮,还有一行小字:\"For the weavers, sailors, farrs, and all who toil\"(为了织工、水手、农夫与所有劳动者)。当黎明的第一缕阳光照亮军旗时,阿里已经带着神机飞军登上波斯商队的骆驼,他们的燧发枪藏在货包深处,货单上写着\"丝绸、算筹、正义\"。
\"长公主,朝廷的东厂密探又在沿海活动。\"常静徽递来加密情报,眼中闪过忧虑,\"他们在散布谣言,说亲卫队是'妖术军团',要'夺天下人的算盘'。\"
我望着远处的均平灯塔,光束穿透晨雾,在海面上画出金色的航路:\"让他们说去吧。当百姓发现亲卫队的算筹能算出真实的收成,燧发枪能保卫自己的渔船,谣言就会像阳光下的雾气般消散。记住,我们不需要说服权贵,只需要团结四民——因为历史从来不是由算盘后的老爷们书写,而是由握着算筹和燧发枪的劳动者创造。\"
此刻,我握紧手中的燧发枪,枪管上的麦穗纹早已融入掌心的纹路。亲卫队的战船正在起锚,骆驼商队踏响黄沙,基建工地的锤声此起彼伏——这是属于四民的军队,不是为了征服,而是为了让每个劳动者都能在阳光下,用算筹算出自己的未来,用燧发枪保卫自己的尊严。
历史的书页在晨风中翻动,我知道,当亲卫队的足迹遍布南洋与西洋,当燧发枪的火光与算筹的光芒交相辉映,那些曾在史书上流淌的血泪,终将被公平的雨水冲刷干净。而我,作为这一切的见证者与参与者,终将在某个未来的清晨,听见苏维埃大学的全息投影里,学生们用崇敬的语气说:看,这就是四民共济的时代,这就是公平战胜剥削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