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当深渊回响时,我在对校花说烂话 > 第26章 数学课 - 绝对理性

第26章 数学课 - 绝对理性(2/2)

目录

· 参数p(个体痛苦值)的计算存在致命盲区:模型只计算了直接受害者孙晓萍及其父亲的痛苦,却完全忽略了其他知情者(如那个被胁迫修改手册的实验员)的良心谴责,以及这种不公对校园内潜在正义感的扼杀所带来的隐性社会成本。

叶知秋根据林辰的指引,结合自己的逻辑分析,开始构建反驳的论证链。她的声音清晰而冷静,每一条驳斥都如同手术刀,精准地切入模型最脆弱的部分。王胖子虽然不懂复杂公式,但他基于最基本的人伦常情,指出这个模型从根本上就缺乏人性的温度,一个失去公正的系统,所谓的“稳定”不过是建立在流沙之上的城堡。

他们的反抗,并非源于更高的数学技巧,而是源于对生命最基本的尊重,对真相不可磨灭的执着。这三股力量——叶知秋的精密逻辑、林辰的直觉悖论、王胖子的朴素正义——交织在一起,竟让那看似完美的冰冷模型开始剧烈闪烁,公式中的等号扭曲、断裂!

公理那光滑的银色头部表面,第一次出现了细微的、如同电路过载般的裂纹。

【警告……逻辑冲突……参数溢出……】

【个体情感变量……无法被完全量化……纳入计算……错误……错误……】

冰冷的电子音变得急促而混乱。

最终,整个数学模型在一声无形的哀鸣中彻底崩溃,化作漫天飘散的荧光碎屑。

【验证失败。命题基础存在非理性漏洞。】

【奖励发放:认知碎片- “理性的虚伪”。】

一枚仿佛由破碎数据流和水晶棱镜构成的碎片,缓缓落入叶知秋掌心。透过它,能看到当年决策会议上,那些道貌岸然者如何用“大局”、“稳定”等词汇,精心编织着那个将活人生吞的数学陷阱。

离开纯白空间,三人都感到一种精神上的极度疲惫,但眼神却更加坚定。他们戳破了“理性”的谎言。

---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