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重生后,我的乡贤之路 > 第181章 捐赠 学校

第181章 捐赠 学校(2/2)

目录

细细听来,破格提升的很少,像阿古、刘芸、赵元富等的职位提拔不是很多。

但从业务小白,到岗位中坚,基本上都是在2年时间里,所以名校确有过人之处。

大家谈得最多的是,工资低,用钱的地方多,在人际交往上,存在短板。

当然,在浦东的李思芹,暂时没有这个烦恼,收入高太多。

邓增军则谈到,自己创业和感情上的冲突,让所有人真切感受到现实的残酷。

不过,再怎么难,大家都走得坚实,底蕴深厚。

谢明川则谈到自己,在基层工作的见闻,以及乡镇出成绩的不易,学校是否能搞相关的课题,对毕业学生给予指点与支持。

老师们都比较感兴趣,觉得是个好方向。

轮到杨志才时,“各位老师,同学们,因为酒量小的原因,我选择了一家企业上班,两年不到,就打开了局面,身边团结了一大批干事的大学生 。”

“有时候,努力会被无情的力量打断,去年九月,在我晋升的当口,政策性破产。”

“我苦等5个月,新来的领导能力很弱,战略决策水平低,今年二月辞职单干。”

他接着说道,“企业的不稳定性就在这里,我们这一批大学生基本都走完了。”

“机遇不好,大家只能无奈选择离岗。”

“自己运气好一点,目前已经合资开了几家公司,效益不错。”

他望着大家,“前两周,思芹同学知道 ,我去福建、浙江、上海、江苏等地考察,发现了些问题。”

“明川同学知道得多一些,请大家一定要守住底线,过经济关,才能快速发展起来,具体运作的话,下来后我和芸姐商量,到时通知大家。”

然后结束了讲话。

杨志才的话,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纷纷低声讨论起来 。

院领导敲了敲桌子,“大家静静 ,刚才杨志才同学,说到的困难一直都在,等后面两位同学讲完再讨论。”

翟志武和方惠惠发言,前者谈到了他们山西某地,黑煤窑猖獗,官商勾结很厉害,官僚作风盛行,工作破局很难。

方惠惠作为财务专业人士,谈到财政局里的拨款乱象,都是围绕政绩、喜好立项 ,风险很大。

作为经办人,压力大,也为国家资金低效运用,感到痛心。

院领导也是感同身受,直言就是为各位老师们修住宅楼,财政在别的地方大手大脚,大家集资款够了,就差财政40万拨款都等了2年,现在还悬着。

要知道,区财政负责人还是你们学长,也没有权力签字。

是呀,“我儿子等这套房,已经快两年了,真是急死人了。”秦教授也是插言。

邓增军问道,“秦老师,教过我们的院里老师,有房子的多吗?”

“三个单元,六层,70多户,我们有7户人。”秦教授答道。

“志才,你看?”老大对他说道。

叫过来刘芸,三人低语一番,“老大,我俩各出20万,但以90级会计系的名义捐吧,让大家都有荣誉,如何?”

“可是可以,就是我们其他同学不好意思。”刘芸说道。

杨志才说道,“我还有个想法,我们每人捐30万,留下20万,赞助没拿到奖学金的贫困学生,人品好就可以。”

“我算一下,一学期每人1000,50人的话,一年10万,可以用两年,到时再多捐点,就可以持续下去了,怎么样?”

他说道。

“我赞同 ,当年大家都不容易,有人赞助,能学到更多的知识,这个事可以做。”邓增军说道。

“杨志才,对你的生意有影响吗?”刘芸问道。

“芸姐,我敢说,自然没问题,你去和院领导说下,今天就可以搞定。”他说话时,看向邓增军,老大也是点头。

果然,刘芸过去说了话后,院领导很快和校方请示了,然后对着正在揣测,三人意图的各位同学宣布道。

“各位同学,有个好消息通知大家,你们中的两位同学,愿意捐款60万,帮助学校修建住宅楼,并建立以你们班命名助学奖。”

“我们掌声鼓励!同时,学校苏校长听说这事,马上赶过来,和大家签约合影。”他高兴地说道。

这时,刘芸也将两人的计划说了,名义是“90级会计助学奖。”

杨志才提议,由小娘子做监事,负责审核50名学生的助学资格。

然后他才说,“同学们,我和增军的意思是,90会计系是一个整体,希望我们大家能随时联系,共同前进;更希望未来,我们班,是那个不一样的集体!”

“当然,目前我有点资金,如果哪位同学有困难,一个电话就行了!”说完,才请邓增军讲话。

“我和志才意思一样,我俩先下海,希望能成为同学们的经济后盾,有困难,目前找我俩就够了!”

全班同学都是热烈鼓掌,大家心中涌起一股暖流;90级会计系,无形之中,在三年后,更紧密地团结一致了。

这是成年后的新认知。

蒋小蔓理解杨志才的想法,没有一丝异议。

眨就捐了。

前两天听谢明川说,让红利给他们的时候,和现在比,这格局已经又大了不知多少!

接下来,就是完成捐赠仪式的时候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