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重生后,我的乡贤之路 > 第42章 红旗 谈话

第42章 红旗 谈话(1/2)

目录

雷公和红旗镇相隔不过4公里,路上林秋平给对方打了个电话,约定了地方。

杨志才一直在为他哥的事,不知怎么办?冥冥中犹如天助,机会就来了,真是“无巧不成书”啊!

很快,林秋平把车开到,红旗镇街上一家院子门口,就停了车。

下车后,对大家说,“农村特色土灶柴火鸡,大家尝尝。”看来,他对这里很熟悉,没少来啊!

果然,五个人刚进去,一个30多岁的妇人穿着围裙,过来打招呼,“林镇长,邓书记已经在里面等了,快请进。”

“好的,老板娘。”林秋平回答道。

杨志才从这句话里,感到林秋平和他领导,平时交往应该比较多。有机会的话,可以提一提,随机应变吧!

老板娘带着大家进了最里的一间房里面。

林秋平先进去,然后对着一个40岁左右,戴眼镜的瘦脸男子一一介绍到,“领导,这是我姐,我老婆,小杨和他女朋友小蒋”。

邓书记站起来,和林、白两人都握了手,轮到杨志才时,“邓书记好!”

林秋平看老板娘已经出去了,纠正道,“不要拘束,叫邓哥,看到他就像见我一样。”

邓文杰也说,“小杨吧 ,听秋平讲了你。没事,就叫邓哥。”

杨志才顺势而为,“邓哥好,这是我女朋友蒋蔓。”

邓哥和煦地和蒋蔓握了手,才招呼大家坐下。

揭开木质锅盖,一股鸡肉香味扑面而来,还在锅边贴了一圈白面馍,食欲很快就上来了。

这时老板娘又端来花生米、凉拌白肉、青椒皮蛋、三丝之类,满满一桌,极为丰盛。

邓文杰打开了一瓶五粮液,准备给三人倒上,杨志才赶紧站起来阻止,“邓哥,我白酒过敏,真不能喝。”

林秋平搭话,“志才,邓哥把珍藏的好酒都开了,喝一点吧?”

“林哥,你知道我的,一喝就趴下。这样吧,还是一瓶啤酒陪你们!”

林秋平低声给邓文杰解释了下,于是他俩白酒,杨志才雪花啤酒,林姐三人雪碧饮料。

邓书记定调 为家宴,大家也没客气,开始品尝土鸡。

这年代,农村散养的土鸡那不是盖的。肉质细腻、鲜嫩,关键是还香味扑鼻,真正的绿色食品。

所有人都味蕾大开,吃得津津有味。

吃了好一会儿,邓文杰没有避讳众人,开始询问林秋平的工作情况。

他还对大家解释,“今天都是自己人,平常没有那么多单独相处的时间,我俩聊会儿,你们不要介意哦!”

他俩谈工作,大家肯定没意见的。

林哥说,“亏得志才姐夫介绍情况,目前已经掌握局面,就是不知道怎么找突破口。”

“已经不错了,一个月不到,能站住脚就好。”

“其它的慢慢来,多到

看他俩聊到差不多了,还在沉默。杨志才知道,普通乡镇想要打开局面,那是相当的难。

所以只有他介入进去,不然他哥的事开不了口。于是说,“林哥,有个事我问下你。”

“你说,志才。”林秋平不以为意。

“我大学同学,中旬到新绵开会,他是三江县秋驿镇的财政所长,他那个镇长有意思,叫魏小伟。”

杨志才接着说,“是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毕业的,最近两年升得快,从普通教师,到主任、副校长、校长、教育局股长,目前已是常务副镇长。”

“我们一块吃饭时,感觉他能力很强 ,所以提到你,魏哥说有机会想认识下你。”

邓、林二人都是体制里的老人,对视了眼 。

邓哥先说话,“完全可以,现在国家提倡干部年轻化。你说的这个兄弟,按目前的态势,未来至少副县级,我觉得小林可以交往。”

林哥也点头表示同意。

杨志才这才把那天魏小伟讲的困难,原原本本讲了一遍。邓、林二人均点头认同。

其实,三江、灵川情况相似,几乎每个乡镇遇到的困难都是大同小异:缺钱,缺发展项目。

他引出话题 ,于是,就把支持三江,足球发展的计划全盘讲了一遍。

政治眼光敏锐的两人,听了以后直接眼睛发亮。

邓哥直接表态,“小杨,你这个计划一旦成功一半,魏小伟镇长的发展,还要再上一个台阶,你可要好好和他交往下去哦!”

说完,还意味深长的看了他一眼。

“好的,邓哥,这个月中旬左右,我可能要去三江一趟。一个是看筹备情况,一个是给他们转启动资金。”

“你们两个哥若有兴趣,可以一同考察下。”

“这个提议可以有,到时我们联系下”,说完,邓文杰主动和杨志才交换了手机号。

“志才啊,你这个计划很好啊!可惜不适合我们这里发展。”林秋平感叹道。

“ 我等的就是这句话‘’,杨志才酝酿了这么久,觉得该把计划说出来了。

吃了几口菜,他放下筷子,这才说,“林哥,回来的路上,和林姐偶然谈到,合作投资实业的事 ,我有个不成熟的想法,你愿不愿意听下?”

“你说啊!我们两兄弟还计较什么?!”林秋平急切的说。

“我们现在挣钱越来越多,鸡蛋不能放到一个篮子里。”

顿了顿,“本来计划我自己做的,现在我调整一下。”

“雷公、红旗镇最大的农产品是什么 ?油菜籽。”

“现在附近镇子都没有相关企业,如果先期投资一个土法榨油厂,钱不需要多,但应该见效很快。”

“我需要至少5条土法榨油的生产线,以今年为例,收30万斤油菜籽,榨10万斤成品油出来(3斤籽出一斤油),花费不大”。

林志平刚要插话,邓哥摆了摆手,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品牌和包装,就以小塑料桶吧 ,暂时是3斤、5斤、10斤三种规格,现在市面上没有这样的包装类型。”

“如何销售呢?”杨志才自问自答,

“第一,走单位福利的路子,土法榨油没油烟,保留了油料中的养分和原始香味,优势明显.”

“第二,走周边镇、县便利店和小超市铺货,可以占领相当一部分市场。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用油量是大幅增长,这是一个很大的销售机会。”

“第三,政府出场地,先期工作人员帮宣传,后期媒体电视做广告,知名度和美誉度打开,就能打开更大的市场。”

林秋平不解,“为什么政府工作人员帮做宣传?”

“因为老百姓相信啊!”杨志才说。

是的,现在的政府工作人员形象不错,普通民众的确很相信,这是他们的天然优势。

杨志才打断了林哥想继续问的念头。

“林哥,你听我说,目前油菜籽大约1元一斤。如果我们宣传得当,土法特色菜油卖出4.5元一斤可以吧?”

普通菜油,市面现在价格在4-4.2元每斤。

“有品牌的加持力度,应该是可以的。”邓哥回道。

“其他不算,这可是50%的毛利啊!林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