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洪荒之牛魔 > 第249章 应运而生,至方寸山

第249章 应运而生,至方寸山(1/2)

目录

诸圣合力,虽将洪荒重塑为四大部洲,天地秩序初定,那场魔劫留下的创伤却非朝夕可愈。尤其是西牛贺洲,虽有多宝如来坐镇灵山,以寂灭佛法净化魔气,引东方玄门精英入西方,重立佛教,提振气运,然其根本——那被魔祖罗睺近乎抽干的本源之力,恢复得极其缓慢。放眼望去,依旧多是黄沙戈壁,绿洲零星,比之东胜神洲的钟灵毓秀、南赡部洲的人烟鼎盛,相差何止万里。

这一日,诸圣神念再聚于三十三天外的虚无之处。

女娲娘娘周身环绕造化清气,显然已经从被魔祖罗睺重创的伤势中恢复过来,眸光扫过西牛贺洲方向,轻声道:“西方根基受损过甚,单凭自身恢复,恐需无量量劫。天地人三道欲要圆满,西方不可或缺。”

元始天尊面色复杂,玉清仙光凛冽:“多宝既已承西方气运,当有振兴之责。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老子的神识化身依旧缥缈,声音却直指核心:“东土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气运昌隆。可引东土气运,西渡润泽,以补西方之不足。”

此言一出,诸圣皆默,旋即了然。这便是“西游”之策的雏形。非是强取,而是以一场宏大的、蕴含教化与机缘的“行程”,吸引东胜神洲、南赡部洲的目光与气运流向西方,如同引水灌田,潜移默化中壮大佛门,滋养西牛贺洲干涸的本源。此乃阳谋,合乎天道运转,亦能磨砺心性,传播大道。

诸圣意志既定,天道自有感应。冥冥中,一条贯穿东西的气运之线开始悄然编织,只待那应运而生的“引子”出现。

东胜神洲,傲来国地界。

临近东海,有一山,名曰花果山。此山堪称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自开清浊而立,鸿蒙盘后而成。山上丹崖怪石,削壁奇峰,瑶草奇花不谢,青松翠柏长春。仙桃常结果,修竹每留云。一条涧壑藤萝密,四面原堤草色新。正是百川会处擎天柱,万劫无移大地根。

在那山顶正当顶上,有一块五色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有二丈四尺围圆,按正历二十四气。上有九窍八孔,按九宫八卦。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

自开辟以来,此石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五官俱备,四肢皆全。便就学爬学走,拜了四方。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

那金光凛冽,直透九重天阙,惊动了高悬三十三天的凌霄宝殿。

宝殿之上,仙官神将林立,瑞气千条。端坐九龙沉香辇上的天帝昊天微微抬眼,目光似能穿透层层云霭,落向那下界东胜神洲。

“下界何事,金光上冲太虚?”昊天声音平和,却带着无上威严,自封神之后天庭气运暴涨,如今的昊天已然突破到了准圣巅峰修为。

有巡天灵官出班启奏:“臣奉旨巡视,那金光乃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一仙石所产石猴,目运金光,射冲斗府。如今服饵水食,金光将潜息矣。”

昊天垂眸,略一推演,便知端倪。量劫方过,天规新立,严禁准圣及以上轻易出手,天庭亦需休养生息。下界生灵化生,本是寻常,只要不违逆天条,扰乱乾坤,便无需过多干涉。

“下方之物,乃天地精华所生,不足为异。”昊天淡淡道,随即不再关注。众仙神亦各归其位,天庭复归肃穆。

那石猴却不知自己方才惊动了天道。他在花果山中,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猴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真是“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

一日,天气炎热,与群猴去那山涧中洗澡。见一股涧水奔流,真是滔滔不竭。众猴都道:“这股水不知是那里的水。我们今日趁闲,顺涧边往上溜头寻看源流,耍子去耶!”

喊一声,都拖男挈女,呼弟呼兄,一齐跑来,顺涧爬山,直至源流之处,乃是一股瀑布飞泉。众猴拍手称扬道:“好水!好水!原来此处远通山脚之下,直接大海之波。”

又道:“那一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不伤身体者,我等即拜他为王。”

连呼了三声,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

好猴!你看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他住了身,定了神,仔细再看,原来是座铁板桥。桥下之水,冲贯于石窍之间,倒挂流出去,遮闭了桥门。却又欠身上桥头,再走再看,却似有人家住处一般,真个好所在。

但见那:翠藓堆蓝,白云浮玉,光摇片片烟霞。虚窗静室,滑凳板生花。乳窟龙珠倚挂,萦回满地奇葩。锅灶傍崖存火迹,樽罍靠案见肴渣。石座石床真可爱,石盆石碗更堪夸。又见那一竿两竿修竹,三点五点梅花。几树青松常带雨,浑然像个人家。

看罢多时,跳过桥中间,左右观看,只见正当中有一石碣。碣上有一行楷书大字,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石猴喜不自胜,急抽身往外便走,复瞑目蹲身,跳出水外,打了两个呵呵道:“大造化!大造化!”

众猴把他围住,问道:“里面怎么样?水有多深?”

石猴道:“没水!没水!原来是一座铁板桥。桥那边是一座天造地设的家当。”

众猴道:“怎见得是个家当?”

石猴笑道:“这股水乃是桥下冲贯石窍,倒挂下来遮闭门户的。桥边有花有树,乃是一座石房。房内有石锅、石灶、石碗、石盆、石床、石凳。中间一块石碣上,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真个是我们安身之处。里面且是宽阔,容得千百口老小。我们都进去住,也省得受老天之气。”

众猴听得,个个欢喜,都道:“你还先走,带我们进去,进去!”

石猴却又瞑目蹲身,往里一跳,叫道:“都随我进来!进来!”

那些猴有胆大的,都跳进去了;胆小的,一个个伸头缩颈,抓耳挠腮,大声叫喊,缠一会,也都进去了。跳过桥头,一个个抢盆夺碗,占灶争床,搬过来,移过去,正是猴性顽劣,再无一个宁时,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

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

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自此,石猴高登王位,将“石”字儿隐了,遂称美猴王。

美猴王领一群猿猴、猕猴、马猴等,分派了君臣佐使,朝游花果山,暮宿水帘洞,合契同情,不入飞鸟之丛,不从走兽之类,独自为王,不胜欢乐。春采百花为饮食,夏寻诸果作生涯。秋收芋栗延时节,冬觅黄精度岁华。

如此快活逍遥,不知过了几度寒暑,大抵有三五百载。

一日,正当猴王与群猴在洞中欢宴,享用那瓜果酒馔之时,他却忽然无故堕下泪来。

众猴慌忙罗拜道:“大王为何烦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