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一家小超市和方老板贷款(1/2)
九十年代初的许昌,低矮的砖房与偶尔拔地而起的崭新楼房交错,骑着二八大杠的市民铃声响亮,偶有挂着外地牌照的桑塔纳或捷达驶过。道路繁忙却又空旷。
方远开着车,摇下车窗,姚珮芳坐在副驾,看着窗外略显杂乱的街景:“这许昌……看起来和开封、郑州不太一样。”
方远已经和这边的领导聊过了,可惜了,豫省自古是农业大省,此时的领导完全不懂也不敢批支持方远的计划,地方小还好说,但是按照方远的规划,让这边领连连拒绝。
许昌也不行了。
汽车突然刹车
“嗯?怎么了?”姚珮芳被突然的急刹弄得差点撞到前面,不满问道。
额,她没系安全带,这时候没几个人系那玩意的。
而且,她胸前饱满,勒着不舒服。
“珮芳,跟我下车一趟。”方远走下了车,姚珮芳不明所以,也跟着方远走进了一家名为“望月楼烟酒胖子店”的小店。
推开玻璃门,店内空间狭小,货架摆放整齐,烟酒种类不算特别丰富,但看得出主人打理得很用心。柜台后,一个年轻男人正低头拨弄着算盘,闻声抬起头。
那男人看上去不过二十七八岁,身形微胖,面容还带着几分年轻人的圆润和青涩,他穿着一件当时常见的灰色夹克。应该是这家店的老板。
“两位老板,买点啥?烟还是酒?”老板站起身,笑着招呼。
“随便看看。”方远笑了笑,目光扫过货架,“老板,你这店开了不少年了吧?看着挺规整。”
“哎,规整啥呀,小本买卖,糊口而已。”老板摆摆手。
“你这烟酒店,不会有假货吧?”
老板明显不满了,扬眉道:“噫~老板,恁别瞧不起人,您四周打听打听,在我这有没有买到过假烟假酒,不瞒您说,我年前还让人坑了,进了一批假烟假酒,赔了不少钱,现在还欠着一屁股债呢!就这样,我也是把那些假的烧了,不会想着坑别人。”
“哦?做买卖难免碰上事儿。那你现在这货……”
“现在我敢拍胸脯保证,我这店里,绝无一盒假烟,一瓶假酒!咱就是吃这碗饭的,信誉比啥都重要!您要是在我这买到假的,不用您动手,我自己把这店牌子摘了砸喽!”
方远看着他因激动而微微发红的脸,仿佛看到了日后那个刻进企业骨子里理念的商业传奇的雏形。
“老板是个实在人。”方远赞许地点点头,“行,我来给我来二十条XX,十箱XX酒,多了我车装不下。
不过我跟你说,做生意嘛,慢慢来,诚信经营,总有翻身的时候。我看你这人,有股子劲头,将来肯定能成事。”
老板笑道:“承您吉言!我这人没别的,就认死理,觉得做生意就得对得起良心。困难是暂时的,我就不信,老老实实卖真货,还能饿死不成?”
方远心中感慨万千。他几乎要脱口而出,提出投资入股,或者以星火文化的渠道帮衬一下。
但话到嘴边,他又咽了回去。他想起后世胖东来的辉煌,恰恰源于于东来早期这段跌跌撞撞、却始终坚持初心的摸索。过早的、强势的外部资本介入,是否会揠苗助长,磨灭掉这种在困境中淬炼出的独特企业精神?眼前的磨难,或许正是未来那艘零售巨轮最好的压舱石。
他最终只是伸出手,重重地拍了拍老板的肩膀,:“老板,记住你今天的话。好好干,守住这份真心。我敢说,要不了几年,你这小店,一定能做成许昌、乃至整个河南都数得着的大买卖!等你真发达了,我再来找你喝酒!”
老板被这突如其来的鼓励和预言弄得一愣,随即咧开嘴,露出憨厚又开心的笑容:“哈哈,中!真要有那么一天,我请您喝最好的酒!老板您怎么称呼?”
“我姓方,叫方远,你也记着我。”方远没有多说,笑着摆了摆手,和姚珮芳一起走出了小店。
回到车上,姚珮芳好奇地问:“你好像挺看好那个老板?”
“嗯,其实,我挺想做他那样的人的。以后我也会努力的。”方远叹道。
可惜胶卷被姚珮芳消耗没了,不然他一定要和这胖东来的雏形,合张影。
于总,等三十年后找你喝酒吧!
离开许昌,方远和姚珮芳又去了洛阳,感受了九朝古都的厚重底蕴。和当地领导接触以后,方远反复对比了一下,发现,原来兜兜转转还是到了原地。
开封,作为北宋的京华,其历史文化背景与他要打造的“宋城”主题最为契合,而且地处平原,交通相对便利,发展空间更大。
而且感谢大和尚,不得不说,少林寺的火爆让开封领导格局会更大一点,打造一个宋城对他们来说第一反应不是侵占了多少耕地,而是如果建成了能吸引多少游客,所以在方远第一站到开封的时候,当地领导就表示欢迎。
再次回到开封,方远没有耽搁,直接与KF市政府的主要领导进行了接触。
最后谈妥,地点最终选定在开封城西北部,龙亭区安远门与万岁山区域之间的一大片开阔地。这里视野开阔,交通便利,历史氛围浓郁。
项目一期规划用地500亩。考虑到这是带动地方发展的大型文化产业项目,KF市政府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土地出让价格非常优惠,最终以每亩3万元的价格,协议出让了土地50年使用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