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少年包青天》公映(1/2)
接待了袁家班一行,方远回到住处,屋子里空荡荡的。
虽说岗岗已经回到了首都,但是她忙着春晚排练,回到家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到了深夜。两人反而没碰上过几次面。
这天,方远和终于挤出半天休息时间的杨玉莹,相约去看一场电影。
正是星火文化出品的电影版《少年包青天》。
尽管之前与夏衍先生探讨的电影发行分账改革前景光明,但体制变革绝非一日之功。此次电影发行,依然沿用着现行的统购统销模式。
最终,全国各电影公司订购的拷贝数汇总起来,达到了2875个。净利润直接超过了千万大关。
电影院座无虚席。影片选取了电视剧中最为扑朔迷离的《狸猫换太子》(即“翻龙劫”单元)进行改编。
灯光暗下,熟悉的主题旋律响起。
剧情开始,第一个特写镜头是八贤王。
有一说一,陈道明这个造型是真的帅。
八贤王一个人坐在椅子上,侧着头闭着双眼,看起来像是在小憩。
但是镜头逐渐往后拉,背景整个显示出来,看得出来是一个用于祭祀的宫殿,旁边熏香袅袅。
然后突然一个特写,八贤王手里拿着一个滴着血的烛台,在他的身边,躺着一个死去的宫女,睁着眼睛,看着他。
“啊!”观众席上不禁传来了惊呼声。
剧情开头,便是八贤王被卷入宫女秀珠离奇死亡的案件,处境岌岌可危。
原本已经离开京城的包拯一行,临危受命介入调查。
影院里鸦雀无声,观众迅速被带入紧张的氛围中。杨玉莹下意识地握紧了方远的手,小声说:
“一上来就这么紧张……”
随着调查深入,秀珠死前在卖面的六子那里留下一幅画,画上是一个怀中抱着一口锅的人。包拯认为这幅画暗喻凶手是太监郭槐。
协助包拯破案的捕头小刀突然被杀,地上用鲜血写着“郭槐杀我”。
但是如此直接的线索,包拯却并不认为事情有那么简单,随着调查的深入,案件竟牵扯出一桩尘封二十年的宫廷秘辛——当今皇帝宋仁宗的身世之谜。
经过反复的调查,最后发现凶手竟然还是八贤王!
包拯和公孙策与八贤王对峙,八贤王坦然承认:这一切都是他布的局,他愿意承担所有的责任。
当事情似乎尘埃落定的时候,事情再起波澜。
楚楚发现一块黄绫襁褓沾上酒后显出字迹,包拯看后拿着襁褓直奔六子面馆。
观众已经傻了,目不转睛的盯着屏幕,所有人都已经被剧情吸引。
“这个六子,难道就是.....”包拯喃喃自语。
包拯调查出真相以后,并没有马上揭露,观众看的抓心挠肝的,但是有一件事也让他们牵肠挂肚。
就是已经直接承认所有罪行的八贤王,被判了斩立决,庞太师要亲自监斩八贤王,千钧一发之际包拯等人截法场救了无辜的八贤王。
众人被召到金殿上,包拯讲出了“狸猫换太子”的往事。
宋真宗时期,李妃与刘妃同时怀孕,真宗许诺谁先生下皇子便立为太子。李妃先生下健康皇子,刘妃与权宦郭槐合谋,用一只狸猫换走了初生婴儿,并诬陷李妃产下妖孽。
李妃因此被打入冷宫,而那位被换走的真皇子流落民间,成了在街头卖面的“六子”。
杨玉莹看得全神贯注,几乎屏住了呼吸。当包拯最终确认卖面郎“六子”就是当年被换走的真太子时,影院里响起一片恍然大悟的唏嘘声。
当六子知晓自己身世后,面对巨大的身份转换和权力诱惑,却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冷静与豁达时,观众席中传来了低声的赞叹。
不得不说,周杰的演技真的是经得起考验。
他在断案的时候是表情认真,而且眼神与神态是表演得相当的到位,观众看到他在断案时思考的时候,也会不自觉的跟着他的思想去想问题。
而且跟陈道明等老戏骨对戏丝毫不落下风。
尤其是郭槐,是由人艺的老演员童超扮演的。
不认识?《茶馆》里的庞太监,还有《高山下的花环》里的雷军长。
就是那个“有一个神通广大的贵妇人,她竟有本事从千里之外把电话打到我的前线指挥所!”的那个。
周杰和这种级别的演员对戏,没有丝毫青涩。
当包拯把矛头直指当今太后的时候,郭槐怒斥道:
“包拯,你放肆!”
“你大胆!”包拯毫无畏惧,反而凛然对郭槐喝道。
“哇!好帅!”观众席传来一阵赞叹声。
杨玉莹也小声对方远说道:“平时看周杰那小子其貌不扬的,但是演起戏来,气场确实不一样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