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穿越古代,靠卖猪头肉养活儿女 > 第238章 几两碎银,人心思动

第238章 几两碎银,人心思动(2/2)

目录

赵衡伸出一根手指。

“凡是在矿山、农垦队、基建队这些地方干活的兄弟,只要能担保身家清白,手头上没沾过人命官司的,都可以申请下山。”

“但是,有规矩。不能单独行动,以十人为一队,由一名咱们信得过的老兄弟带队。统一时间出发,统一行动,采买完毕后,立刻归山,绝不许在外面过夜逗留。”

“这既是给了他们自由,也是一份信任。让他们亲身感受到,只要在清风寨踏踏实实地干活,寨子就绝不会亏待他们。”

李铁山眼睛一亮,连连点头,心中暗暗叫绝。

这法子,既给了脸面,又上了枷锁,高明!

“第二等。”

赵衡竖起第二根手指,脸上的笑意收敛,语气变得严肃。

“制糖作坊、酿酒作坊、以及匠作营里负责烧制耐火砖、焦炭的这些核心匠人,一个都不许下山。”

他的声音不大,却透着一股不容置喙的决断。

“这些人,是咱们清风寨的命根子。白糖的秘方,朗姆酒的酿法,高炉的图纸,这些秘密,泄露出去任何一条,都可能给我们招来灭顶之灾。所以,为了他们自己的安全,也为了整个山寨的安危,他们必须待在山上。”

李铁山面露难色:“先生,这……怕是不好交代啊。不患寡而患不均,他们心里怕是会有疙瘩。”

“所以要有第三等安排。”

赵衡胸有成竹。

“你专门成立一个‘采办队’,让王远和李清他们那些读书人去负责。让这些不能下山的兄弟,把想买的东西,想办的事,都列出单子,写明数量,把银子交给采办队。”

“由采办队派专人,或者联系他们在山下的亲眷,替他们去买,去办。”

“东西买回来,一分一毫都不能差,原原本本地交到他们手上。他们想给远方的亲人寄钱寄信,也由采办队代劳。总之,要让他们感觉到,虽然人不能下山,但山寨想着他们,念着他们,事情都给他们办得妥妥帖帖,比他们自己去办还周到。”

一番话,条理清晰,环环相扣。

既堵死了安全上的漏洞,又用更细致的关怀弥补了人情上的缺憾。

李铁山听得茅塞顿开,只觉得眼前这位年轻先生的心思,简直缜密得深不见底。

“先生英明!我这就去办!”

李铁山一躬到底,领了命令,兴冲冲地跑了。

很快,赵衡的三等规矩,传遍了整个清风寨。

起初,那些被明确禁止下山的匠人们,心里确实有些怨言。凭什么别人能下山风光,自己却要被关在山上?

可当李清和王远带着几个斯斯文文的书生,客客气气地拿着纸笔,挨个工坊登记他们的购物清单时,那点怨气,顷刻间烟消云散。

“王师傅,您老家是北边的吧?这棉布要厚实的,我给您记上,一定挑那最抗风的。”

“这位兄弟,给嫂子买的胭脂?要什么牌子的?颜色深点还是浅点?”

“给儿子买鞋?多大尺码?别急,拿根草绳量一下脚长,我们照着买,保准合脚!”

他们问得仔仔细细,甚至比本人考虑得还要周全。

匠人们忽然间明白了。

这不是囚禁。

这是保护。

是因为他们掌握着旁人不懂的技术,是因为他们“重要”,所以才会有这份独一无二的“特殊待遇”。

这种感觉,非但不赖,反而让许多人挺起了胸膛,生出了一股莫名的自豪感。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