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她的感动,因剑而泣(1/2)
当周有志再一次拿到赵衡要他配鞘的那柄神剑时,他整个人都处在一种近乎失魂的恍惚里。
寨子里早已传开了。
据说,赵先生为了给夫人打造一柄佩剑,再一次于烈火与钢铁之中,强行烙印下了只存在于神话中的图腾。
那是一种比惊鸿刀的水波纹、山峦纹更加复杂、更加炫目,也更加不可思议的纹理。
当他看到堂弟周有田口的那柄“凤凰羽翼”的神剑时,他手里的刻刀当场就掉在了地上。
而这一次,赵衡的要求,与上次截然不同。
几天后,周有志双手捧着一个狭长的木匣,一步一步,踩着厚厚的积雪,走向赵衡家门前。他的步履沉稳,每一步都踏得极深,仿佛手中捧着的不是一柄剑,而是一座庙宇的香火。他的目光低垂,脸上没有了往日的精明与谦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于朝圣者的虔诚。
院子里,赵衡正陪着铁蛋和果果堆雪人。
清风寨的冬天格外漫长,大雪覆盖了一切,也带来了难得的宁静。两个小家伙穿着厚厚的棉袄,像两个圆滚滚的球,在雪地里追逐打闹,将洁白的雪地踩得一片狼藉,清脆又毫无顾忌的笑声,在冷冽的空气里传出老远。
赵衡半蹲在地上,将一捧雪在手中拍实,安在一个不成形的雪人脑袋上。他脸上的线条柔和,平日里那份洞悉人心的锐利,此刻尽数化作了融融暖意。
“先生。”
周有志在院门外站定,微微躬身,声音不大,却透着一股郑重。
赵衡回过头,视线越过玩闹的孩子,落在他和那个精致的木匣上。他立刻明白了过来,笑着对孩子们柔声道:“你们先玩,爹爹有事。”
他起身,拍了拍手上的雪屑,走到周有志面前。
他接过木匣。
匣子入手微沉,表面被打磨得光可鉴人,每一丝纹理都清晰可见,在冬日苍白的阳光下,泛着一层温润的、油脂般的光泽。
“有劳了。”赵衡对他点了点头,语气平和。
“先生言重!”周有志的腰弯得更低了,声音里是发自肺腑的激动,“能为这等宝剑配鞘,是小的三生修来的福分!”
赵衡抱着木匣,转身走进屋内。
一股暖流夹杂着淡淡的柴火味扑面而来。澹台明月正坐在烧得暖烘烘的火炕边上,借着从窗棂透进来的天光,一针一线地缝补着一件孩子的衣裳。
听到脚步声,她抬起头。
她的动作停顿下来,视线精准地捕捉到丈夫怀中的那个木匣。她原本平静的眼波,在那一刻泛起了一圈清晰的涟… …
“好了?”
她的声音出口,才发觉比平时高了一点,带着一丝自己都未曾察觉的轻快。
“嗯。”赵衡的嘴角噙着笑意,将木匣放在炕桌上,推到她面前,“看看合不合心意。”
澹台明月放下手中的针线活,甚至整了整衣角。她做了一个极轻微、但又确实存在的深呼吸,仿佛即将进行的,是一个需要全神贯注的神圣仪式。
她伸出纤纤玉手,指尖微凉,轻轻搭在了木匣的黄铜搭扣上。
“呀!”
一声被强行压抑在喉咙里的低呼,还是没忍住逸了出来。
木匣开启,内衬是厚实的深红色绒布。
一柄华美到极致的长剑,静静地躺卧其中。
它的剑鞘,不再是惊鸿刀那种深沉厚重的紫檀木。周有志不知从何处寻来了一段极为难得的上好黄花梨木,只取其芯材。木质通体呈现出一种温润的、流动的淡金色,高贵而不张扬。
鞘身上,以登峰造极的阴刻技法,雕出了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图腾。
那凤凰的线条繁复至极,却又流畅得没有一丝烟火气。每一片羽翼都舒展着,蕴含着挣脱束缚、破鞘而出的沛然动势。鞘口与鞘尾,则用精炼的黄铜镶嵌,并细细打造成了祥云的形状,与那凤凰图腾交相辉映,宛若神鸟正翱翔于云海之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