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坊市织网与西域暗影(1/2)
新帝登基大典在庄重肃穆又暗流涌动的氛围中完成。六岁的萧启明坐在宽大的龙椅上,身后是垂帘的荣懿太后,身旁是权倾朝野的摄政王萧逐渊。这奇特的权力三角,成为了大胤朝堂新的核心。
萧逐渊以摄政王身份颁布的第一道政令,便是“整饬吏治,清查亏空”,矛头直指瑞王残余势力及在之前商战、邪祀案中暴露出问题的官员和皇商。此举虽得太后默许及部分清流支持,却立刻引发了既得利益集团的强烈反弹。
朝堂之上,以成王(虽老迈,但辈分高)、部分与瑞王有姻亲关系的宗室,以及几位掌管油水部门的老臣为首,或明或暗地抵制新政。他们或哭诉“国丧期间不宜动荡”,或指责萧逐渊“借机铲除异己,独揽大权”,或是在具体清查事务上阳奉阴违,层层设卡。
“摄政王殿下,户部历年账目浩如烟海,若要彻底清查,非三年五载不可,恐误了朝廷日常用度啊。”户部老尚书颤巍巍地出列,一脸为难。
萧逐渊端坐摄政王位,面色冷峻,目光如刀扫过下方:“非常之时,行非常之法。账目要查,朝廷运转亦不可停。本王已调娘子商团精通算学之女子,及国子监算科生员,组成‘清账司’,协助户部办理。三个月,本王要看到结果。”
他将娘子商团的人引入朝堂事务,此举更是引起一片哗然,却也彰显其推行新政的决绝意志。朝堂之争,从明枪暗箭,转向了更复杂的政务博弈与人才较量。
暗卫司地牢,阿史德在反复审讯与药物作用下,终于吐露了一些关键信息。他承认自己乃是西域一个名为“黄金教团”组织的成员,该教团信奉“财富之神”玛门,旨在通过经济渗透与欲望放大,控制各国命脉。帝都的行动,只是他们庞大计划的一环。
“教团……总部在……西域‘千泉之都’萨末鞬……长老会……有……有来自东方,带着……死亡气息的‘暗影使者’合作……”阿史德断断续续地供述,“他们……他们在找……找‘钥匙’……打开……通往更多……世界的大门……”
“暗影使者”、“钥匙”?审讯官立刻联想到销声匿迹的“暗眸”组织!难道他们并未覆灭,而是与西域邪教勾结在了一起?
消息传到萧逐渊与谢清晏处,两人神色凝重。“暗眸”与“黄金教团”的联合,其图谋恐怕远超之前的兵主之祸与财富侵蚀。
经历此番惊心动魄的财富邪神危机,谢清晏对娘子商团的定位进行了深刻反思。商团力量过于庞大,已成众矢之的,且易被类似玛门的力量利用。她与柳明月等人商议后,决定对商团进行改组。
一方面,主动收缩部分过于敏感的行业,将重心转向民生基础、技术创新(如改良织机、水利工具)以及慈善教化。另一方面,将部分股份以优惠价格转让给朝廷主导的“惠民库”,使商团利益与国计民生更深绑定,减弱其私人色彩,转化为半官方的“民生商会”。此举既缓和了来自朝堂的敌意,也为商团在新朝中找到了更稳固、更正向的立足点。
同时,谢清晏自身的神力,在经过与玛门这场直指人心的战斗后,也有了新的蜕变。她不再仅仅将昆吾之力视为净化外邪的工具,更领悟到其“守护”真意,在于激发和守护人心中的善念与良知。她的力量变得更加内敛、柔和,却能与更广泛的人心产生共鸣,如同春雨润物,潜移默化。
然而,谢清晏并未放弃对信息的掌控。相反,她以一种更精妙、更商业化的方式,升级了原本由柳明月掌控的、基于市井乞儿的情报网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