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学渣重生,开局一本高数书 > 第164章 玄冰谷

第164章 玄冰谷(1/1)

目录

“太好了!我们杀死了五阶玄冰巨兽!”士兵们欢呼起来,脸上露出了胜利的笑容。

玄武看着死去的玄冰巨兽,心中松了一口气。这是玄武军团成立后的第一次战斗,也是对士兵们训练成果的一次检验。从战斗的结果来看,士兵们的训练没有白费,他们已经具备了对付高阶妖兽的能力。

“大家收拾一下战场,将玄冰巨兽的尸体带回冀北城。它的冰甲与晶核都很珍贵,可以用来制作武器与铠甲。”玄武说道。

士兵们立刻行动起来,将玄冰巨兽的尸体分解,装在马车上。随后,巡逻队继续沿着玄冰谷巡查,清除了几只残余的冰狼与冰蛇,检查了周围的哨塔与防御工事。

当巡逻队返回冀北城时,已是傍晚。百姓们看到士兵们带着玄冰巨兽的尸体归来,纷纷围了上来,脸上露出了惊讶与喜悦的笑容。“玄将军,你们太棒了!竟然杀死了五阶玄冰巨兽!”“有玄武军团在,我们再也不用怕妖兽了!”

玄武看着百姓们的笑容,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他知道,这只是玄武军团守护北境的开始,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挑战。但他相信,只要玄武军团的士兵们团结一心,刻苦训练,就一定能抵御住任何妖兽的侵袭,守护好北部的每一寸土地,让百姓们过上安稳幸福的生活。

孟仙尘得知巡逻队的战果后,也十分高兴。他来到军营,看望受伤的士兵,表扬了表现出色的石敢当等人。同时,他还与玄武商议,计划在未来三个月内,对北部边境的所有关隘与哨塔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与修缮,进一步加强北部的防御力量,让每一处关隘都成为坚不可摧的屏障。

“玄将军,此次斩杀五阶玄冰巨兽,虽大快人心,但也暴露出一个问题。”孟仙尘坐在军营的议事桌前,指尖轻轻敲击着桌案上的边境舆图,“玄冰谷作为妖兽南下的重要通道,仅靠巡逻队定期巡查远远不够。我们需要在那里建立一座永久性的防御堡垒,作为抵御极北妖兽的前哨站。”

玄武俯身看着舆图上玄冰谷的位置,眉头微微皱起:“殿下所言极是。玄冰谷地形复杂,冰层厚达数丈,寻常工事难以扎根。若要建堡垒,必须用改良后的城砖与冰魄晶核混合奠基,还要考虑防寒与排水,否则冬季冰层消融,堡垒地基容易塌陷。”

“这正是我要与你商议的。”孟仙尘从怀中取出一张图纸,上面画着一座多层结构的堡垒设计图,“我参考了拱形结构的承重原理,将堡垒主体设计为‘三层拱券’结构。底层用冰魄晶核粉末混合抗寒水泥浇筑,厚度达五尺,能抵御玄冰巨兽的撞击;中层设置箭窗与了望台,配备冰魄箭塔与投石机;顶层则为预警卫的哨站,安装千里镜与信号弹发射装置,一旦发现妖兽动向,可立即向黑风关与冀北城传递消息。”

玄武接过图纸,苍劲的指节无意识摩挲着羊皮卷边缘微微卷起的毛边。当他的视线掠过图纸西南角那行蝇头小楷标注的三重机关联动设计时,银眉突然剧烈颤动,玄色蟒袍下的手臂肌肉也随之绷紧。须臾间,他抬起头,琥珀色竖瞳里翻涌着罕见的激赏:殿下的设计既考虑了防御,又兼顾了预警,实在精妙!

他忽然伸出两指,隔空点在图纸底部的结构示意图上,指尖带起一缕若有若无的寒气:尤其是底层的拱券结构,借鉴了上古龙宫的减震之法,能将妖兽撞击的力道分散到四周。话音未落,他又屈指弹了弹图纸中部嵌入晶核的凹槽设计图,再加上冰魄晶核的抗寒能力,这座堡垒至少能抵御六阶以下妖兽的攻击。

玄武忽然将图纸卷成筒状,杖头雕着的龟首与蛇尾发出轻鸣。他望着远处正在搬运石料的工程卫,眉头渐渐拧成川字:不过,建造这样一座堡垒,需要三百车玄冰铁精、五百块千年寒玉,以及至少三千精壮修士。如今工程卫满打满算才八百人,即便昼夜赶工......他轻轻摇头,龟甲般的喉结滚动了一下,兵力实在不足。

“我已经让人从南部调派了两千名擅长耐寒工事建造的工匠,预计三日后就能抵达冀北城。”孟仙尘说道,“粮草与物资方面,后营也已做好准备,会优先保障堡垒的建设。你只需安排好工程卫的士兵,配合工匠们施工,确保工程进度。”

“末将领命!”玄武起身抱拳,心中对孟仙尘的周密安排愈发敬佩。他知道,这座堡垒建成后,玄冰谷将不再是妖兽随意进出的通道,而是北境防御线上的一道坚实屏障。

三日后,南部调来的工匠如期抵达冀北城。孟仙尘与玄武亲自到城门口迎接,看到工匠们推着装满工具与材料的马车,脸上带着坚毅的神情,孟仙尘心中涌起一阵暖流。“各位工匠师傅,辛苦你们了!此次建造玄冰谷堡垒,关乎北境百姓的安危,拜托大家了!”

为首的工匠头领是一位年近六旬的老者,名叫张工头,他从事工事建造已有四十余年,经验丰富。“殿下放心,我们既然来了,就一定把堡垒建好,让妖兽再不敢越境!”张工头拍着胸脯保证,眼中满是自信。

次日清晨,玄武带领工程卫的士兵与两千名工匠,朝着玄冰谷出发。为了加快进度,他们分成了五个施工队,分别负责堡垒的地基、墙体、箭塔、哨站与防御工事的建造。张工头亲自指导工匠们混合抗寒水泥与冰魄晶核粉末,确保每一块城砖都符合标准;工程卫的士兵们则负责搬运材料、挖掘地基,虽然玄冰谷的气温低至零下三十多度,他们的额头上却渗出了汗水。

孟仙尘也时常前往玄冰谷视察工程进度。他发现,工匠们在建造拱券结构时,对拱券的弧度掌握不够精准,容易出现受力不均的问题。于是,他亲自制作了一套“弧度测量仪”。用寒铁打造的半圆尺,上面刻着精确的刻度,能帮助工匠们准确测量拱券的弧度,确保每一处拱券都符合设计要求。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