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山河鉴:隋鼎 > 第162章 对峙

第162章 对峙(1/2)

目录

翌日黄昏,暗红色的太阳像血一样,将耿济镇土黄色的围墙和周围新翻的泥土都染上了一层凄艳的橙红。高鉴立马于镇外一处小丘之上,眉头微蹙,望着眼前这座已然变成刺猬般堡垒的镇甸。他麾下的骑兵依旧在外围游弋,封锁着道路,但镇内王薄军依托工事,显然打定了固守的主意。

“看来,王薄是打算在这里跟我们耗下去了。”高鉴对身旁的刘苍邪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单纯的骑兵袭扰,对于龟缩在坚固据点内的敌人,效果已然大减。

他原本的计划,是等待张定澄主力抵达后,再从容不迫地修筑营垒,将耿济镇团团围困,步步为营,困死王薄。为此,他已派出部分士卒,开始在镇南选择合适地点,平整土地,准备设立寨栅。

然而,王薄显然不打算给他这个安稳扎营的机会。

就在武阳军工兵刚刚打下第一根木桩之时,耿济镇紧闭的北门忽然洞开!伴随着一阵急促的战鼓声,约两千名王薄军步卒,在一员悍将的率领下,如同决堤的洪水,悍然杀出!他们的目标明确,直指正在施工的武阳军营地!

“敌袭!结阵!迎敌!”负责警戒的武阳军军官声嘶力竭地大吼。

刚刚卸下甲胄、正准备投入筑营工作的武阳军士卒们,猝不及防,顿时陷入了一片混乱。仓促间组织的防线,在王薄军这波蓄谋已久、旨在破坏的亡命冲击下,显得摇摇欲坠。虽然凭借精良的装备和单兵素质,武阳军很快稳住了阵脚,并将出击的敌军击退,但筑营工作却被彻底打乱,刚刚立起的几段栅栏被推倒,挖掘了一半的壕沟也被填平了不少。

高鉴脸色阴沉地看着退入镇中的敌军,以及一片狼藉的营地旧址。王薄这一手,狠辣而有效。他不能让自己的士兵在敌人眼皮底下,冒着被突袭的风险修筑营垒。

“传令,放弃此地,后撤三里,加强警戒!”高鉴无奈下令。失去了先机,仓促筑营已不可行,他只能暂时后撤,等待张定澄的到来。

就在这略显憋闷的时刻,西方地平线上,扬起了遮天蔽日的烟尘!一面熟悉的“张”字大旗,在夕阳的余晖中清晰可见。紧接着,是无数黑压压的兵马,如同移动的森林,带着一股肃杀而沉稳的气势,向着耿济镇方向滚滚而来。

“是张将军!张将军到了!”武阳军阵中爆发出阵阵欢呼,原本因筑营受挫而有些低落的士气,瞬间为之一振。

高鉴也长长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连日来罕见的轻松神色。援军,终于到了!

不多时,两军在镇外顺利会师。张定澄风尘仆仆,甲胄上还带着征尘,但眼神依旧沉稳锐利。他与高鉴、刘苍邪简单见礼后,便立刻进入了状态。

“主公,末将幸不辱命。”张定澄言简意赅地汇报,“东路王薄疑兵五千,已于济水白马渡遭我半渡而击,全军覆没,其伪帅吴璘授首。其余人等,纷纷投降,缴获军械旌旗无算。”

高鉴闻言,眼中精光一闪,赞道:“好!定澄兄此战,干净利落,断王薄一臂!”

张定澄微微颔首,继续道:“此外,济北县已于我军追击东路之时,戏剧性开城投降。”他简单讲述了王延嗣“躺赢”接收济北的经过。

高鉴和刘苍邪听得面面相觑,随即不禁莞尔。这倒是意外之喜,济北光复,意味着后方彻底稳固,他们可以全心全意对付眼前的王薄。

“济北既定,我军后顾无忧矣。”高鉴点头,随即脸色一肃,指向远处的耿济镇,“然,眼前这条老狐狸,却扎下了硬刺。定澄你未来之前,我欲筑营,却遭其出城突袭,被迫放弃。”

他详细介绍了这三日来对王薄军的骚扰、对方逐渐适应的过程,以及王薄退入耿济镇后,强征粮草、深沟固守的举动。

“镇中情况,据逃出的百姓零散所言,颇为凄惨。”高鉴语气沉重,“王薄强行‘借’粮,几近刮地三尺,民怨沸腾。由此可见,其军中存粮必然已捉襟见肘,难以久持。军心士气,恐怕也到了崩溃的边缘。”

刘苍邪在一旁补充道:“没错!这两日,王薄接连派出了多批死士,试图从各个方向突围,看样子是去求援的。咱们的游骑虽然拦截了大部,但难保有漏网之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