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 > 砥410章 西进跫音,砥柱弥坚

砥410章 西进跫音,砥柱弥坚(2/2)

目录

随后的日子,李凌父子进入了异常忙碌的状态。李凌每日需要批阅大量关于粮草调拨、民夫征发、军械制造、边境警讯、以及与朝廷、邻郡往来协调的文书,常常工作至深夜。他尤其关注粮道畅通与民夫安抚问题,数次召见相关曹官,亲自询问细节,解决困难,确保后勤生命线不出纰漏。同时,他还要时刻掌握朔方方向的边防动态,提醒赵破奴不可松懈。

李玄业则几乎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了西域方向。他的书房成了信息汇集中枢,玉门关的王猛、前线的将领、乃至秘密派往西域的细作,各类文书情报如雪片般飞来。他需要迅速阅读、分析、提炼要点,提出初步处理意见,再报父亲审定。他起草的给王猛的回信,既传达了父亲的战略意图,又考虑了前线的实际情况,措辞严谨,指令清晰,连周勃看了也暗自点头。此外,他还需协调西域事务曹的工作,分析各方汇集来的关于匈奴动向、西域各国反应的情报,试图从中勾勒出完整的西域态势图。这番历练,使其对千里之外的战局有了更直观深刻的把握,处理复杂信息、权衡利弊、做出判断的能力飞速增长。

十月十五,玉门关传来好消息:大行令王恢主持的册封大典圆满成功!泥靡正式受封为乌孙王,猎骄靡受封为汉乌孙都督、关内侯。典礼庄严肃穆,玉门关军民及乌孙残部皆感振奋。王恢在完成使命后,已启程返京复命。这意味着汉朝在西域的政治布局,迈出了关键一步。

然而,坏消息也接踵而至。十月二十,玉门急报:匈奴三千骑已进驻车师国北境重镇务涂谷,车师王摄于兵威,态度急剧摇摆,已限制汉使活动。王猛依授权派出的五百汉军骑队,在车师东境与匈奴游骑发生小规模摩擦,互有损伤,局势骤然紧张!同时,河西郡来报,因初冬降雪,南路运输线部分路段受阻,粮队行进迟缓。

压力从四面八方涌来。李凌临危不乱,一方面紧急下令北地加派驮马,抢运御寒物资与精料前往河西,协助疏通道路;另一方面,急令王猛:务必保持克制,以威慑为主,避免升级冲突,重点转向巩固玉门防务,安抚乌孙部众,并加大力度联络龟兹等国,从侧翼牵制匈奴。同时,他将车师局势的最新变化及应对措施,紧急奏报朝廷,请求朝廷从外交层面向车师施压,并说明边境摩擦情况。

十月二十五,又一份重要情报由“潜渊”密探送至李凌案头:匈奴单于庭似对右贤王在西域的激进策略有所不满,认为其过早与汉朝正面冲突,恐影响全局,已遣使申饬。这或许是一个可以利用的矛盾。

李凌立即召李玄业商议。

“业儿,你看,匈奴内部并非铁板一块。单于与右贤王,或有分歧。此或可为我所用。”

李玄业眼前一亮:“父王明察!或可令玉门关,借此机会,外示强硬,内行缓兵。对外,我军在车师边境继续显示存在,摆出不惜一战的姿态;对内,或可尝试通过隐秘渠道,散播消息,言汉廷愿与匈奴单于和谈,共商西域事宜,以此离间右贤王与单于,至少可令其有所顾忌,为我巩固玉门、联络诸国争取时间。”

“善!便依此计,密令王猛,相机行事。”李凌采纳了儿子的建议。

这个十月,北地郡在巨大的压力下,犹如激流中的砥柱,虽有波澜冲击,却始终稳稳屹立,支撑着西进战略的艰难推进。李凌父子在应对层出不穷的挑战中,配合愈发默契,统治的根基也在这场考验中变得愈发坚实。西进的跫音,在坎坷与挑战中,持续向前。

【史料记载】

* 官方史·汉书·匈奴传:“(文帝时)匈奴日已骄……岁入边,杀略人民畜产甚多……”

* 家族史·始祖本纪:“文帝四年冬,凌公总西陲后勤,应对粮秣转运、边警频传之难,举措得宜。西域车师局势紧张,凌公父子稳控大局,刚柔并济。世子玄业协理西域文书,决断益明。”

* 宗教史·紫霄神帝显圣录:“西进跫音,上帝总揽全局;砥柱弥坚,圣域应对有方;圣嗣理繁剧,渐具庙堂之器。”

* 北地秘录·西进维艰:“西略实施,后勤、边情压力骤增;李凌措置有度,世子显才;车师生变,北地从容应对,根基愈固。”

(第四百一十章 完)

目录
返回顶部